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迷宫堰亦称“折线型堰”是堰顶平面形状为锯齿形的一种特殊堰型.它的溢流前沿宽度比直线形堰长几倍.在较低水头时具有较大的过流能力.加上它的经济、高效、方便布置和便于管理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泄水宽度受限.但又需提高泄流能力的泄水建筑物中。

  • 标签: 迷宫堰 泄水建筑物 过流能力 平面形状 泄流能力 直线形
  • 简介:针对采用《宁夏暴雨洪水图集》计算设计洪水、计算成果与典型实测暴雨洪水频率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宁夏地区洪峰与洪量的发生频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差。洪峰与洪量不同频的现象较多,与设计条件认为是同频率的暴雨产生同频率的洪水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宁夏 暴雨洪水 重现期
  • 简介: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监控系统担负着分配来水、调节配水、优化调水的监控任务,通过搭建"3+1"层应用结构和"1+1"型双网结构,设置"总调中心集中调度监控模式"、"现地站自我闭环控制模式"和"区域应急调度监测模式"3种调度控制模型,采取分级存储和分层配置的数据存储机制,构造了一个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工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各泵(闸、阀)站的远程集中监控、区域应急调度和现地自动监控,为河北省已建但仍采用离散监控的水电站、泵站及闸站提供了实现"统一调度"和"集中监控"的借鉴模式。

  • 标签: “3+1”层应用结构 “1+1”型双网结构 调度控制模型 数据存储机制
  • 简介:在堆积体及破碎的岩体边坡锚索施工中较容易出现卡钻、埋钻、洗孔困难等现象,而且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采用跟管钻进工艺钻至一定深度后,换用138直钎继续钻进至终孔,并在钻进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固壁灌浆,以利于非跟管段的孔壁稳定,避免卡钻、埋钻等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减少事故、提高功效;此方法可用于各种特殊地质情况,钻进方法更加稳妥,钻进速度更快,施工质量更好,投资更省。

  • 标签: 堆积体 锚索 钻孔工艺
  • 简介:应用生化工艺对河道污染水体进行修复是目前最经济的一条途径,但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生物脱氮过程中可利用碳源不足,从而影响其处理效果。本研究采用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来强化受污染水脱氮性能,与传统单点进水方式相比,两段进水对有机物和总氮去除率有显著提升,CODMn平均去除率从50.6%提升到66.3%;总氮平均去除率从31.4%提升到60.9%。沿程统计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曝气区,数量为5.58×106,反硝化细菌主要集中在非曝气区的中后段,数量为6.49×105。同时检测沿程溶解氧和各氮素浓度,溶解氧浓度沿程降低,最后出水仅为0.2mg/L;氨氮在曝气区转化为硝态氮,在非曝气区硝态氮还原成氮气,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分布特征。

  • 标签: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膜 分段配水 脱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