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1997年8月作了关于治理黄土高原的重要指示,为再造壮丽秀美的祖国山河和治理黄土高原指明了道路。本文根据“提出一个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工程规划,争取15年初见成效,30年大见成效、为根治黄河作出应有的贡献”的宏大计划,实现“再造一个壮丽秀美的黄土高原”的雄伟目标,并根据黄土高原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重视水土保持措施,广泛应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优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挖掘水土保持农业措施的具体对策”,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 标签: 国土资源 秀美山川 持续发展 发展对策 黄土高原
  • 简介:针对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特点,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借鉴可持续发展理论,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方法,对流域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全面分析和定量评价。

  • 标签: 小流域 雨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 简介:本文针对高原区施工,描述了合理的组织机构、正确的配置资源、建立高原区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如何提高高原施工效率来应对高原区施工的方法,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高原地区 施工对策
  • 简介:本文从陕北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出发,本着全局规划、统筹兼顾及近水近用、因地制宜的原则,使水资源短缺地区通过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解决缺水问题,达到水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 标签: 陕北 能源基地 水资源 水利经济 优化配水 开发利用
  • 简介:引渭工程位于中国陕西西部,引水流量60m^3/s,灌溉农田13.3万hm^2,于1969年开工兴建,1971年建成通水,至今已运行了24年。

  • 标签: 中国 工程 应对 西部 陕西 开工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黄土地区特有的“喀斯特”洞穴地貌,形成条件和主要因素,黄土喀斯特造成国土资源和水土的严重流失,以及造成其它方面的危害。对如何治理和预防黄土喀斯特的发生发展提出了若干意见。

  • 标签: 黄土喀斯特 水土流失 预防 潜蚀 冲蚀
  • 简介:经过黄土塬区的铁路、公路、灌溉渠道,常遇到黄土开挖高边坡,其稳定性涉及到交通和渠道运行的安全。关于这种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有许多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边坡的滑坍事故仍经常发生,如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区塬边渠道,在修建期就发生了10余次滑坍事故,运行期间又发生多次滑坍事故,又如陇海铁路的豫西段和宝天段在雨季经常有路堑滑坍。有不少实例说明.边坡抗滑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常常与实际不符,例如算出的抗滑安全系数大于1,而实际上已发生滑坍,而不滑动的地方反而小于1。本文就黄土开挖高边坡稳定分析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谈一些看法,进而寻求抗滑计算中的误差所在,并提出我们以后工作中的对策,以提高边坡稳定分析的精度与可靠程度。

  • 标签: 开挖 高边坡 抗滑 边坡稳定分析 宝鸡峡 渠道
  • 简介:西安市黑河引水(二期)见子河渠道工程引水隧洞是较典型的黄土隧洞,其断面形式为马蹄形断面,对于黄土隧洞来说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通过介绍其设计,分析了这一断面形式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黄土 衬砌 断面形式 优化设计 引水隧洞 马蹄形断面
  • 简介:水库蓄水后,岸坡变形形成主要为崩塌、滑坡、错落、剥落、冲刷磨蚀,其中以崩塌最为普遍。由于水库岸坡结构岩性的不同,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最后演变形成的相对稳定岸坡有磨蚀岸坡、堆积岸坡和磨蚀堆积岸坡等三种形态。

  • 标签: 库岸 岸坡变形 水库蓄水 冲刷 磨蚀 相对稳定
  • 简介:陕北地区水资源缺乏,河流水体在局部范围已受到了污染。本文依据陕西省水功能区的水质保护目标要求,对现状水资源质量进行评价,认为该区河流最突出的超标污染指标为CODcr和氨氮。文章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该区8条主要河流的纳污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提出河流污染物入河控制总量和削减量的目标方案,以期为陕北河流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依据,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水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 标签: 纳污能力 河流水体 河流污染 COD 水质模型 氨氮
  • 简介:计划利用莱索托水利工程从莱索托向南非最终输出70m^3/s的水,以保证南非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地带:比勒陀利亚—威特沃特斯兰德—弗里尼欣地区供水。1986年两国签订了条约,决定书发源于莱索托、流向西南的森库(Senqu)河系中的水通过一系列大型水库和长达200km的隧洞北调,实施这项30年总体计划已从IA阶段开始,该阶段包括卡茨(Katse)坝的施工,长82km的隧洞开挖,以及莱索托的穆埃拉地下水电站施工(见《国际水力发电和坝工建设》1989年第5期和6期,1990年第3期)。本文介绍1992年的进展,特别是隧洞掘进方面的详细情况。南非方面的业主是Trans-Caledon隧道管理局(TCTA),莱索托方面的业主是莱索托高原开发管理局(LHDA)。

  • 标签: 业主 南非 商业 计划 地区 开发管理
  • 简介:本文在对陕北黄土高原库坝群泥沙淤积治理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该区地貌特征、水土流失成因出发,提出解决库坝群泥沙淤积的途径。具体采用沟头、支毛沟、干沟及坡面的综合治理,实现相对就地拦截泥沙,从而达到控制库坝泥沙淤积的目的。

  • 标签: 库坝群 泥沙淤积 沟道 坡面治理 拦截泥沙
  • 简介:一般所称的“黄土”,包括黄土黄土状土两大类。黄土状土根据粒度组成,又分为黄土状亚粘土、黄土状亚砂土和粉质粘土。按黄土的堆积时代可分为老黄土、新黄土和新近堆积黄土。老黄土均为黄土状土。黄土地区是指堆积的地层主要为黄土,或黄土间夹有砂层、砂卵石层,下伏有其它地层的地区。

  • 标签: 黄土地区 粉质粘土 砂土 砂层 砂卵石层 堆积
  • 简介:原地区修建的河堤大坝,有一些是筑于透水性较强的粘性土基或砂基上,这些工程多数未采用防渗措施或防渗措施不当,造成了较严重的渗流问题,有的导致工程失事。通过进行垂直铺塑防渗技术处理,从根本上改善了大堤渗流条件,延长了渗径,消除了渗漏情况,确保了大堤安全。天津北辰工程实际证明,垂直铺塑防渗技术是堤防防渗处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 标签: 垂直 铺塑 防渗
  • 简介:本文在简述了黄土特征的基础上,对黄土滑坡分布规律、形成条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论述。总结了对黄土滑坡的稳定性评估,并相应地提出了对黄土滑坡的整治意见和防治措施。

  • 标签: 黄土滑坡 分布规律 形成条件 稳定性
  • 简介:通过侵水前后湿陷性黄土的快剪试验,发现侵水后土样的抗剪强度明显低于天然状态下土样的抗剪强度,且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与土的类别有关。粉土类湿陷性黄土侵水前后的抗剪强度在各级压力下变幅相当,并且抗剪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黏聚力的降低上,降幅达92%;侵水前后粉质黏土类湿陷性黄土的抗剪强度变化随压力变化分为快速变化和缓慢变化两个阶段,根据土的湿陷程度不同抗剪强度发生快速变化的起始压力也不同,其中内摩擦角的变化随湿陷系数的降低而减小,黏聚力的变幅与土的湿陷程度以及压缩系数有关。

  • 标签: 快剪试验 黏聚力 内摩擦角 粉质黏土 粉土 湿陷程度
  • 简介:本文论述了调水对保证我省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关中和陕北地区的调水方案,并设想了初步的配置方案。

  • 标签: 陕北地区 调水 关中地区 水资源 需水量
  • 简介:为拓展压实水泥土在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以水泥掺量、粉煤灰掺量和含水量为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方案,击实试验法成样,试验研究了压实水泥黄土28d和56d的力学特性,分析了各因素对水泥土的干密度、强度和弹性模量的作用规律、作用机理,弹性模量与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对压实水泥黄土的干密度影响极显著,含水量的影响显著,水泥掺量的影响不显著。水泥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应考虑粉煤灰掺量的影响,可不考虑水泥掺量的影响。粉煤灰能显著提高压实水泥黄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尤其是后期强度。水泥掺量对压实水泥黄土两个龄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均极显著,粉煤灰掺量的后期影响极显著,含水量的影响显著。

  • 标签: 水泥黄土 强度 弹性模量 干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