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欧直公司近期与埃文郡消防与救援(F&RA)一起进行了一次为期五天的演习,评估EC145型直升机在当地及区域中的作用。据报道,欧直为此演习花费了25万英镑。伦敦F&RA也对直升机空中支援很感兴

  • 标签: 型直升机 局评估 救援局
  • 简介:对基于CATIA、VPM的结构维数字化设计技术的主要技术环节:CATIA维数字样机定义、VPM数据管理、维标注及标准件库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探索实现结构维数字化设计的具体技术流程。

  • 标签: CATIA VPM 三维数字化设计
  • 简介:飞机的装配和安装工作在飞机制造占有重要的地位,飞机装配和安装工作量占到整个飞机制造工作量的50%~60%。在传统的飞机设计生产过程,飞机装配的问题只有靠实物协调才能发现和解决,效率低,成本高,而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使在设计阶段解决装配问题成为现实。本文结合S-92尾斜梁的设计全过程,阐述了维实体数字化预装配技术(DPA)的概念、特点和基于CATIA软件一种方法。

  • 标签: 预装配 实体 无纸化
  • 简介:俄罗斯卡莫夫设计的卡-50“噱头”是一种白昼反坦克直升机,该机的单驾驶员设计反映了卡莫夫设计在发展海军型直升机系列中所获得的关于座舱工作负荷方面的经验。正待进入俄罗斯陆军航空兵服役的卡

  • 标签: 共轴式直升机 俄罗斯 驾驶员 陆军航空兵 直升机市场 原苏联
  • 简介:本文介绍了602所应用CAE技术的现状,并介绍了应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分析的经验,和应用先进的CAE技术的体会,指出了工程应用的不足,展望了CAE技术的应用前景。

  • 标签: CAE技术 MSE/NASTRAN MSC/PATRAN 分析软件 有限元
  • 简介:本文论述了刚体元在有限元分析作为传力结构的特殊用法,并针对其使用时出现的问题一一作了详细分析。最后,探讨了刚体元在模型简化的应用。

  • 标签: 刚体元 有限元 模型
  • 简介:为了得到更为真实准确的平尾损伤情况,通过对平尾载荷测试剖面的数据分析,结合平尾结构的受载形式,提出了外场平尾特征载荷的一种新算法。该算法已经普遍用于外场平尾损伤计算,在保证了外场飞行安全的同时,也缓解了平尾更换压力。

  • 标签: 水平尾翼 外场损伤计算 特征载荷
  • 简介:一直希望在战争中一试身手的AH—64“阿帕奇”直升机在1989年机会终于来了。在“正义事业”行动之前,美国第82空降师第1营B连的11架AH—64用C—5A飞机空运部署到巴拿马阿马多堡。AH—64的初次作战尝试是短暂和非决定性的。作为“狼”特遣队的装备,AH—64与AH—1E和OH—58C直升机一起从1989年12月20日开始到1990年

  • 标签: 直升机飞行 伊拉克 特遣队 雷达站 海湾战争 飞行员
  • 简介:为了解除直升机旋翼桨叶挥舞面载荷和摆振面载荷在测量的耦合效应,提出了两种解耦方法:分析解耦法和物理解耦法。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比较,确定两者的优缺点,为型号应用提供方法借鉴。

  • 标签: 旋翼桨叶 载荷标定 解耦方法 挥舞面 摆振面
  • 简介:2001年11月,美国陆军发布了题为《目标部队概念》的白皮书,强调在目前的陆军转型过程中航空兵装备正在发挥重要作用。陆军参谋长新关将军在白皮书的前言中指出.白皮书是对《陆军构想》和后来发布的野战条令FM1-0《陆军》及FM3-0《作战纲要》的进一步阐述。接着他还解释说:“此外,白皮书还广泛阐述了政府、国防工业和科研部门为满足目标部队需要必须提供的先进能力和核心技术。”

  • 标签: 美国 陆军航空兵 武器装备 突击能力 空中力量
  • 简介:针对直升机飞行测试电阻应变片的大量使用,如何在满足一定的性价比条件下提高其测量精度一直是测试人员研究的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ABWINDOWS/CVI6.5和MATLAB7.0平台的BP(BackPropagation)改进算法与数据融合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应变片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通过桥路设计与本文软件算法相结合的技术,大大克服了应变片的非线形、温度漂移等严重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 标签: BP算法 应变片 数据融合技术 非线形 温度漂移
  • 简介:本文在分析了Cuthill-Mckee节点编号法[1]以后,指出了该方法的缺陷,进而提出了选择最佳边界点,作为网络节点编号(或重新编号)的起点(即序号为1);提出了用动态归划法的思想逐步挑选下一个编点,从而达到节点编号优化目的;结合用有限元素法求解大型结构矩阵时进行节点编号的需要,对图论的网络节点有关定义作了适当修改和补充。

  • 标签: 网格节点 节点编号优化 矩阵带宽 有限元素法
  • 简介:介绍了直升机旋翼系统主要的阻尼识别方法,分析了一些典型参数对识别精度的影响,并采用MATLAB软件编制了数据处理程序,选取了一段试验数据,对种阻尼识别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Fourier级数的移动矩形窗法具有较好的识别精度。

  • 标签: 阻尼识别 移动矩形窗法 Hilbert法 FOURIER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