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红外光源可用于开展太阳辐射热效应试验,但在执行标准环境谱时,必须对红外光源进行热效应等效,才能模拟等效的环境效应,否则将会引起过试验或欠试验考核。本文在自行研制的测试平台上对目前太阳辐射试验常用的全光谱光源与红外光源进行了热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全光谱光源与红外光源热效应等效辐照度近似呈线性关系。

  • 标签: 全光谱光源 红外光源 热效应等效
  • 简介:根据我国气候环境和要研型性性能,编制了适用于军机复合材料结构的标准加速湿热老化谱,并系统研究了国产材料体系的老化效应,得出了指导和修改结构设计的有益结论。

  • 标签: 复合材料 湿热老化效应 飞机 结构设计
  • 简介:通过空空导弹发射装置的振动环境试验,得到模拟弹体和发射装置的振动响应特性试验,但试验结果不能反映真实飞行状态下的结构振动响应特性。为此,结合导弹发射装置的飞行状态参数,分别从振动试验的总体设计方案、试验加载和夹具系统的设计技术、试验样品所承受的力及力矩的平衡方式、外载荷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满足导弹发射装置结构惯性力/力矩的模拟原则以及耐振动强度需求的振动试验方法。

  • 标签: 静/动耦合振动 动力学环境 载荷模拟 动态测试
  • 简介:阐述了发动机中多余控制的重要性、多余的定义以及现有发动机发展状况下多余的新含义.同时,对发动机中的多余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多余物产生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并根据各因素剖析多余控制的主要方法,即本文的重点.全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总结了发动机从设计、工艺、生产、装配、试验、检验等长年实际操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最后,叙述了多余的常用检查与排除方法,并对未来新一代发动机多余的控制方法作了介绍.

  • 标签: 发动机 总装 多余物 控制 排除
  • 简介:本文将构件细节效应系数法应用于广布疲劳损伤的多元件损伤(MED)结构,给出了出现首条裂纹及多条裂纹时寿命的分析方法,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试验中出现12条裂纹的寿命反推出现第一条裂纹的寿命与物理试验结果,误差在15%以内,对疲劳分析来说是非常接近的,工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大,基本也在工程可接受范围内。

  • 标签: 细节数 多元件损伤 广布疲劳损伤 寿命
  • 简介:为研究三维时序效应对多级涡轮效率的影响,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三维CFD计算软件NUAA-Tur-bo,对GE公司高效节能发动机两级高压涡轮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其中,边界条件的设置采用了相位延迟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涡轮性能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先后验证了二维时序效应、三维时序效应对涡轮流场的影响,并利用非定常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证实应用三维时序效应,可改变第一级转子叶片尾迹在第二级转子叶片前缘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二级转子叶片不同叶高处吸力面尾缘的附面层流动,最终能够提高涡轮效率。

  • 标签: 高压涡轮 非定常计算 相位延迟法 弯曲叶片 三维时序效应
  • 简介:通过引入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修正Lemaitgre-plumtree疲劳模型,证明了在含微缺陷结构中缺口处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与疲劳极限存在的相关关系,即K1=α-1/α'-[1];建立了以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自变量的损伤变量D(K1)的表达式,阐述了其损伤力学性质;最后推导出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与腐蚀影响系数间的关系表达式。

  • 标签: Lemaitgre-plumtree疲劳模型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腐蚀影响系数
  • 简介:在某发动机燃烧室的工作范围内,对排气污染进行了测量研究,所测污染包括一氧化碳(CO),未燃碳氢(UHC),氮氧化(NOx)与冒烟(SN).测量程序按美国SAE制订的ARP1256A和ARP1179A两文件进行。由于该燃烧室内的高温(1700K),高压(4.0MPa),对燃气取样和取样系统必须作特殊考虑,设计的取样感砂和取样系统所测得的污染数据和燃烧效率,与其它类似燃烧室对比,完全符合规律。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试验 排放物 测量 联样
  • 简介:试验研究了国产复合材料缝合结构的吸湿特性、基本力学性能及湿热效应,层板缝合后的吸湿量大约提高30%左右,弯曲强度下降20%左右,层间剪切强度提高大约20%;吸湿对缝合结构的性能影响不大,仅对压缩强度有15%左右的影响;高温严重影响缝合及未缝合结构的性能,特别是压缩性能,对缝合层板的影响大于未缝合层板,在170℃高温下,未缝合层板压缩强度保持率为17.8%,而缝合层板仅为14.6%,设计高温环境使用的缝合结构应特别注意。研究结果可供结构设计参考。

  • 标签: 复合材料 缝合结构 力学性能 湿热效应 飞机结构 强度
  • 简介: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在某型发动机上首次开展了研制。在装配调试过程中,出现了径向磁悬浮轴承和推力磁悬浮轴承的耦合问题。本文介绍了耦合效应的现象和故障排除,保证了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的稳定悬浮。

  • 标签: 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 耦合效应 机械措施
  • 简介:利用商用Numeca软件模拟了一个1.5级压气机中的时序效应现象。研究了导叶-静子周向相对位置变化时中间转子叶片表面非定常气动力及压力系数的变化。该1.5级压气机为南航低速压气机试验器(LSC)的简化结构,各排叶片数之比为1:1:1。为了孤立分析尾迹和势扰动的影响,还进行了导-转和转-静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导叶-静子的周向相对位置。可以使中间转子叶片表面非定常气动力的一阶响应幅值显著减小。

  • 标签: 压气机 时序效应 压力系数 非定常气动力
  • 简介:对现有几种端壁损失模型进行取长补短的综合,提出了一种“混合方法”,这种方法能同时较好地估算端壁损失值及其沿径向的分布规律,减少了目前损失计算中对端壁损失分布考虑的任意性,对于今后的损失及其模型的研究、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轴流压气机 损失 计算 三元效应 端壁损失
  • 简介:论述了发动机试验工艺系统多余物产生机理、多余控制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VFW技术建立的便携式简易内窥镜多余图像检测系统。主要对软件设计思路进行了论述,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在现有试车台工艺系统多余控制中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多余检测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试验系统单元部件多余检测效率。并使检测手段便捷化。

  • 标签: VFW技术 内窥镜 多余物
  • 简介:航天产品多余控制是保证和提高航天型号研制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航天产品多余控制方法和装置普遍存在检测效率低、精度低及价格高等问题。针对上述现象,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的多余自动检测及清洗系统。系统由超声波管路清洗装置、多余检测装置、上位机和信号采集装置组成。基于STM32微处理器的控制功能,能够实现对发动机管路多余的自动清洗和检测,并能够实现液位信息和清洗结果的实时采集、传输、显示和存储,并可根据检定结果触发清洗装置进行二次清洗。同时,系统能在自动清洗和手动清洗之间进行切换。旨在解决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多余的检测和排除的问题,并有效地提高多余检测和控制的效率和可靠性。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管路 STM32微处理器 多余物控制 超声波清洗
  • 简介:一种铼作为基材、铱作为涂层和铱-陶瓷氧化作为复合涂层的22N推力室,采用GO2/GH2进行了热试。推力室完成了以下试验,一台在额定混合比(MR)4.6,室压(Pc)0.469MPa下,工作了将近39h;另一台在额定混合比5,8,室压0.621MPa下,工作了13h以上。另外四台推力室,采用改进的工艺制造的铱-氧化作为复合涂层/Re推力室也进行了热试。在GO2GH2低混合比下的试验表明:在地面可贮存推进剂的相对较低氧化气氛的燃气中,燃烧室的寿命能大大提高。在靠近喷注器附近的区域里,处于混合比接近17的试验表明:混合过程的推进剂可能使铱涂层破坏,而氧化涂层则起着保护涂层的作用。铱一氧化复合涂层/Re推力室能够在苛刻的氧化燃烧气氛中使用,如高混合比GO2/GH2、氧/烃以及液体火炮推进剂。其中一台在额定混合比16.7,室压0.503MPa下,工作了1.3小时。

  • 标签: 氧化物涂层 Ir/Re 燃烧室 研究
  • 简介:为消减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中工艺管道的多余,消除试车隐患,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理论,从人机环境综合考虑,对多余物产生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探寻工艺管道多余物产生的根源。根据集对理论,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同一度、对立度、波动度,探讨人机环境因素间耦合关系,确定多余物产生的关键因素。针对多余的人机环境关键因素,结合实际工作,制定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过程的多余控制及检查方法,有效减少或消除发动机试验过程多余的产生,保证发动机试验过程顺利安全进行。

  • 标签: 发动机试验 多余物 检测
  • 简介:简要介绍了最新颁布(2002年6月17日)的美国军用手册MIL-HDBK-17F《复合材料手册》,探讨了性能表征对复合材料在结构中应用的作用,概述了国内的研究现状,并具体介绍了MIL-HDBK-17F中对国内复合材料体系研究及在结构应用中可借鉴的若干内容,并对我国复合材料性能表征标准化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性能表征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军用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