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印象当中.菲律宾海军只是东南亚地区一支实力很一般的海上力量。区区两万多名军官士兵.再加上一百来艘老旧又多为二手货的军舰.其所能执行的也大多是诸如近岸巡逻,护渔之类的常规任务。当一天前听说会有菲律宾军舰来访时,我着实吃了一惊。难道这些“爷爷”级的军舰真的能远涉重洋来上海?

  • 标签: 菲律宾 海军 ”胡马邦”号护卫舰 舰炮 武器装备
  • 简介:1974年,苏联伊留申设计局设计了伊尔-76中中型运输机.北约代号“耿直”。目前伊留申设计局已改制为奠斯科的伊留申航空股份公司联合体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的塔什干飞机生产企业。目前伊尔-76在艘军中被用作作战支援运输飞机.用于运送步兵和轻装甲部队.能在简单的前线机场起降。伊尔-76还可执行伞降任务.可空投货物或经妥善包装的军用车辆。

  • 标签: 伊尔-76中程中型运输机 研制 飞行试验 苏联 伊留申设计局
  • 简介: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远院士曾公开表示:“近十年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备实现载人登月的能力”.此言一出.引起许多人的不解.有人问道:“美国人在上世纪60年代就登上过月球,为什么如今反而上不去了?”

  • 标签: 载人登月 探月工程 科学家 美国人
  • 简介:根据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作为主权国家所拥有的宣战及威胁使用武力权力,不过,这并不代表日本放弃集团自卫权的行使。由于近年来东北亚局势诡谲多变,特别是朝鲜不审船(身份不明船只)入侵领海和在日本国内接二连三的渗透事件更是让向来对防卫事务接近漠不关心的日本国内舆论大为震惊。为了因应冷战结束后的作战态势,日本陆上自卫队近年来引进了许多新装备,而在2003年的“富士总合火力演习”中也有不少装备公开亮相,展现陆上自卫队面对未来挑战的不同走向和思考。

  • 标签: 日本 陆上自卫队 装甲车辆 军事演习
  • 简介:JSTARS,代号E—8,美军军事新概念的产物,JSTARS即“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oIntSurveillanceTargetAttackRadarSystem),由波音公司707/300客机改装。主承包商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1982年这一概念开始进入实际计划阶段,并很快被定为优先发展项目。E—8机组成员4名,一般还搭载15至25名任务专家。

  • 标签: 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 707/300客机 改装 E—8飞机 美国军队 巡航导弹
  • 简介:据国外媒体披露台湾军方目前朝3个方向来进行军事现代以应付对岸在201O年后所可能带来的战略优势。第一个方面是强化海空军的力量,并加强防空导弹的部署,尤其是新购人的“爱国者”导弹。第二方面是导弹防御系统的建构:包括购人“神盾”级驱逐舰及2座早期预警雷达,当然台湾对THAAD系统也表现出高度的兴趣至于所谓的“天马”及“天戟”地对地导弹的发展状况,外界依然无法得知。

  • 标签: 军事现代化 披露 战略优势 发展状况 中国 台湾省
  • 简介: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近年正在推动一项大计划,为其老旧的舰艇做汰旧换新,9·11事件后在布什政府的推动下、更是加速海岸警卫队现代的脚步,整个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构想是:采购新型飞机、舰艇、无人机与直升机.并利用新型传感器将外部威胁阻挡在距离美国80千米以外的地方。

  • 标签: 美国海岸警卫队 舰艇采购 传感器 作战任务 战术思路
  • 简介:台陆军为了进一步实施“精进案”,持续进行组织编装高速,原先为囚应机动化作战的摩托步兵旅和装甲步兵旅,在2004年进一步合并为机械步兵旅,目标为组建“量小质精,战斗力旺盛”,并且适合本岛地形及作战环境的“快速打击部队”。

  • 标签: 陆军 作战环境 装甲 战斗力 打击 部队
  • 简介:信息战是中国大陆的称谓,在台湾的军方和学术界将此称为资讯战。简略而言,信息战(InformationWarfare,IW)乃是运用信息武器装备与其技术,在进行对敌方信息系统破坏、干扰、摧毁与利用之同时,亦力求我方信息系统不受敌之破坏、干扰、窃取和摧毁之信息攻防战而此目的在于阻绝和攻击敌方之信息与其装备,并保护我信息与装备免于受破坏和攻击、以确保信息流通和精确优势的作为。

  • 标签: 信息战 军事建设 中国 跨越式发展
  • 简介:1996年3月台海危机之后美中关系发生变化,当时,美国向台湾附近海域派遣2个航空母舰战斗群。随后美国和日本又为强化美日安保条约采取行动。由此,大陆开始认为,未来美国很可能军事介入台海冲突,出现大陆与美国发生武装冲突甚至重大战争的可能。因此,大陆开始认真准备与美军作战的问题。在一系列的准备行动中,大陆迅速扩建可以对美实施战略核威慑与核打击的洲际导弹力量。

  • 标签: 中国 军事战略 核武器 洲际导弹 发展规模
  • 简介:F-111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可变后掠翼战机(Variable-Geometrywing),大概也是有史以来在发展过程上最受争议的飞机之一。这一切都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说起。那时美国空军计划发展一种全能型战斗机,要求该机拥有战斗机的速度、轰炸机的有效载荷、以及运输机的航程,结果发展出来的是一架重达100吨的庞然巨物。

  • 标签: 变后掠翼 战斗机 实用化 PART 战机 土拨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