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镌刻石经是藏传佛教信众的一个传统,刻人自称“朵多”。“朵多”们将经书,经文,佛像等刻在石片上,除了方便保存流传外,更意在经由刻的艰难过程为来世积修功德。

  • 标签: 拉萨 藏传佛教 佛像 艺术品
  • 简介:在沙漠环抱下的红海深处,隐藏着一个富饶、瑰丽但又十分脆弱的海底花园。让我们在这片安静而又温暖的海域里展开一段旅行,去探寻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 标签: 海深 沙漠 隐藏 花园 海底 旅行
  • 简介:采用半静水式实验方法,研究Pb^2+暴露30d对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生理状态和耳后分泌蟾蜍甾烯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b^2+浓度(0.68~5.46mg·L^-1)升高,蜕皮和自发活动减少,存活率下降。进一步采用液相-质谱检测技术发现,0.68mg·L^-1Pb^2+暴露下,10种蟾蜍甾烯水平出现1.5倍以上变化。5.46mg·L^-1Pb^2+暴露下,17种蟾蜍甾烯水平发生下调(〉1.5倍),其中bufarenogin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他物质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Pb^2+暴露对蟾蜍耳后中蟾蜍甾烯物质具有潜在影响。

  • 标签: 铅离子 中华大蟾蜍 蟾蜍甾烯
  • 简介:东巴古籍能保留至今,而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是用东巴纸作为载体的。从古到今,东巴纸的造纸工艺作为纳西族神秘的东巴文化中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全靠手工艺人们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相传沿袭下来,曾经兴盛也曾一度绝迹,历尽沧桑变迁……

  • 标签: 造纸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化遗产 东巴文化 造纸工艺 纳西族
  • 简介:尘/土以及含阻燃剂产品的皮肤接触是四溴双酚A(TBBPA)重要的人体暴露途径。为研究TBBPA皮肤亚慢性暴露毒性效应,选择无特定病原菌级别(SPF级)Wistar雄性大鼠作为受试生物,分别设空白对照组(K)、溶剂对照组(Z),以及20mg·kg^-1(A)、60mg·kg^-1(B)、200mg·kg^-1(C)、600mg·kg^-1(D)共4个不同剂量的TBBPA暴露组,采用皮肤接触的方式连续暴露90d。暴露期间观察大鼠状态并称重,于第91天解剖大鼠,分离主要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对暴露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研究发现,皮肤暴露TBBPA后,90d暴露期间不同实验组Wistar大鼠在表观形态、行动、进食方面无差异,TBBPA暴露导致大鼠体重略微降低,但各处理组间大鼠体重无显著差异;90d暴露后不同剂量组间大鼠的器官脏器系数没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不同剂量组大鼠皮肤暴露区域均有一定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及部分组织胶原间隙增宽。研究结果表明,TBBPA90d亚慢性皮肤暴露对Wistar大鼠无明显毒性效应。

  • 标签: 四溴双酚A Wistar雄性大鼠 亚慢性毒性 皮肤暴露 生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