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碳纳米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碳纳米材料进入水环境中,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效应。本文在介绍了碳纳米球、石墨烯、碳纳米管3种碳纳米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碳纳米材料的水环境行为,重点综述了碳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研究现状,以及可能的致毒机制,并指出今后碳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毒理学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

  • 标签: 碳纳米材料 水环境行为 毒性效应 毒性机制
  • 简介:麻天然材料包装的推广应用是中国实现绿色包装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食品包装中使用麻天然材料环保又安全卫生.该文对我国麻的特性,麻包装的特点进行了梳理,阐述了麻包装应用现况,着重分析了麻在现代包装应用的新形式.

  • 标签: 天然材料 包装
  • 简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危及到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从源头上控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首要措施。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法与情景分析法,以水稻(双季稻、单季稻)、小麦-玉米、蔬菜(叶菜、根菜和果菜)的产地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铜的输入途径(大气沉降、磷肥、有机肥以及灌溉水)和输出途径(籽粒/可食部位、秸秆/残余物以及地表排水),并通过文献查阅和采样分析建立数据库,在平衡分析基础上为了保障100年土壤铜累积不超过设定的情景水平,当土壤铜背景值含量分别增加50%,100%和150%时,推导出磷肥、有机肥以及灌溉水的重金属含量安全阈值,磷肥中铜含量应控制在65175mg·kg(-1)范围内;畜禽粪肥中铜含量应控制在3595mg·kg(-1)范围内。灌溉水质标准应控制在4070μg·L(-1)范围内。这将为我国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和源头预防控制,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 标签: 重金属铜 来源 平衡 农作物 安全阈值
  • 简介:苦瓜是江南各省春夏主要瓜类蔬菜种类之一,为了获得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苦瓜杂交组合,今年共收集了12个杂交材料进行了观察、配组、杂交.观察结果表明:以B01、B02、B08这三个苦瓜品种为雌性最强的亲本.

  • 标签: 苦瓜 亲本材料 配组 观察
  • 简介:在对长沙20多家不同星级酒店应用植物材料进行调查中,对植物的种类和频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20个酒店室内所用的植物有90种左右,其中占总用量48.54%的室内植物依次集中在天南星科(14.73%)、龙舌兰科(9.11%)、棕榈科(8.98%)、百合科(6.74%)、大戬科(4.49%)和桑科(4.49%)等6个科的42个属中.调查中发现长沙各个星级酒店应用的植物种类差异较大,应用20种以上的酒店都是四星级、五星级的酒店,三星级酒店植物应用种类在10种左右.对长沙酒店室内植物材料的应用特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出长沙酒店室内植物以观叶植物为主、注重室内植物体量问题、注重室内植物的文化特征等结论,提出了长沙酒店室内植物应用需增加室内植物品种,增加观花、观果植物种类并应增强植物的养护管理等建议.图12,参10.

  • 标签: 植物材料 植物景观 应用特色 室内 长沙酒店
  • 简介:随着纳米科技与工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并最终汇聚到土壤环境中,对土壤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由于土壤生物具有多样性,选择具有代表性、敏感性并便于获取的土壤模式生物作为实验受体进行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评估环境毒理效应研究尤为重要。较为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几种典型土壤模式生物的特点,为纳米材料毒理研究中受试生物的选择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大量基于典型土壤模式生物的纳米材料毒性研究资料,归纳了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分析探索了纳米材料毒性机理,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 标签: 纳米材料 模式生物 生物毒性 秀丽线虫 蚯蚓
  • 简介: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仅其自身具有毒性,还会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迁移转化和毒性效应。文中总结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的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几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量子点和零价金属)与重金属或有机物复合时造成的生物毒性,包括不同层次毒性指标响应(生物整体、生物积累、大分子水平)和毒性机制的探讨,展望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毒性 复合效应
  • 简介:纳米银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医疗、化工、生物等许多领域,增加了与人类接触的可能性,因此关注其生物安全性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近年来纳米银的抗菌性和生物安全性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纳米银的皮肤毒性、呼吸系统毒性、消化系统毒性和其他组织毒性,其次分析了体外细胞毒性和细胞内纳米银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最后对纳米银材料的人群暴露生物安全性纳米银与银离子毒性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旨在为纳米银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建立标准的纳米银安全性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 标签: 纳米银 抗菌性 生物安全性
  • 简介: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的大量增多,纳米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正引起世界范围的重点关注.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自然环境而产生多种环境行为。可能引起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其生态学影响也不可忽视,目前国际上对纳米材料生态学影响特别是环境行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价值的研究结果非常少,仍有众多不确定的生态安全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纳米材料的来源、进入环境的途径、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综述.

  • 标签: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生态毒理学 环境 安全性
  • 简介:石墨烯是一种新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和光学性质、超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潜在的生物相容性,在材料和电子产业、能源、环境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石墨烯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也随之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细胞毒性、毒性影响因素和毒性机制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石墨烯纳米材料可通过气管滴注、吸入、静脉注射、腹腔注射以及口服等方式进入体内,通过机械屏障、血脑屏障和血液胎盘屏障等积累在肺、肝、脾等部位引起急性或者慢性损伤;目前有关石墨烯毒性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线粒体损伤、DNA损伤、炎性反应、凋亡等终点氧化应激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不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浓度、尺寸、表面结构和官能团等对石墨烯的生物毒性影响不同。鉴于当前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对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进而为石墨烯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 标签: 石墨烯纳米材料 动物毒理学 细胞毒性 影响因素 毒性机制
  • 简介:2014年5月8日来源:ChemicalWatch网站据VinylPlus--一项旨在实现欧洲聚氯乙烯(PVC)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自愿性计划发布的一份报告,相比2007年,在2013年,PVC中铅基稳定剂的使用下降了81%。到2015年底前,这些稳定剂将被完全替代。根据该组织的2014年报告,PVC行业正在用高分子量邻苯二甲酸酯和其他增塑剂替代低分子量邻苯二甲酸酯。尽管一些PVC产品中存在被禁止的添加剂在法律上构成一些挑战,VinylPlus宣布,该组织在去年成功再生了444468吨PVC材料

  • 标签: 高分子量 邻苯二甲酸酯 行业可持续发展 低分子量 化学品安全 http
  • 简介:选择湖南省内具有代表性的A,B,C三处铀矿冶设施,深入调查了设施本身周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现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铀矿山及其周边邻近区域内介质中的空气氡浓度、γ辐射空气吸附剂量、铀矿区水(泉水)和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结果显示,C矿区的个人剂量值明显低于退役治理行业标准,表明C铀矿区退役治理效果较好,而A矿区和B矿区的个人剂量值均略高于退役治理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治理.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和建议.表2,参8.

  • 标签: 铀矿山 放射性污染调查 对策
  • 简介:通过收集内蒙古自治区部分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企业周边的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和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防范措施,旨在为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巴彦淖尔铅锌矿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主要受到Zn、Cd、Pb和As的污染,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表明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Zn〉Cd〉Pb〉As;其他研究区也均有Zn或Cd超标现象.

  • 标签: 土壤 重金属污染 环境质量 污染防治
  • 简介:化学品污染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为实现可持续的化学品管理,需定量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内由化学品排放造成的生态影响。然而,当前的化学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往往指向零碎的危害性或毒性终点,未能综合出整体性指标来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所承受的损害,亦不能衡量人类活动排放的化学品总量与环境承载容量的相对大小。作为环境足迹一员,化学品足迹继承了"足迹"指标的特点,可定量表征生态系统受化学品影响的程度,并结合生态阈值环境承载容量,有助于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有望成为公众、企业、决策者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概述了化学品足迹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介绍了现有的化学品足迹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案例研究,讨论了化学品足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化学品足迹 环境足迹 承载容量 环境可持续性 风险评价
  • 简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生态弱势群体的农民的生态理性逐渐苏醒.但是,农民生态理性仍处于萌芽阶段,表现出差异性和有限性等弱点.从利益角度看,生态利益属于农民的根本利益,影响农民生态理性的因素主要是政策引导、农民素质以及环境问题自身.提升农民生态素质使之走向生态自觉,关键是环境教育体制的变革.表1,参13.

  • 标签: 农民生态理性 生态利益 公共决策
  • 简介:竹柳目前已在全国普遍种植,但竹柳的产业化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生物质能源方面.文章针对竹柳自身优势、产生的综合效益、目前在纸浆和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开发现状未来将走的两种模式进行了综述,对其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参33.

  • 标签: 竹柳 效益 生物质能 纸浆 一体化
  • 简介:丝瓜是长江流域度过"春淡"的重要瓜菜之一.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云贵高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近7年的推广,早冠丝瓜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为了更好的推广丝瓜新品种,现将早冠丝瓜系列品种推广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早冠丝瓜 推广 栽培技术
  • 简介:该文以泡沫混凝土材料作为外墙自保温材料,结合武汉某住宅建筑实例,借助DeST-h能耗模拟软件,以未保温墙体作为基准模型,通过比较几组不同厚度的自保温墙体,以净现值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墙体的经济厚度;借用minitab16软件的曲线拟合功能,计算分析了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墙体的最佳经济厚度,为泡沫混凝土作为建筑节能墙体材料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图2,表3,参7.

  • 标签: 建筑节能 泡沫混凝土 自保温墙体 经济性
  • 简介: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rusYeetFu,1983年)是一种优良的试验用鱼,具备成为模式生物必要条件。本文总结了稀有鮈鲫生物生态学研究情况,分析了稀有鮈鲫在多个应用领域与模式生物斑马鱼、青鳉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推动模式生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 标签: 模式生物 稀有鮈鲫 斑马鱼 青鳉
  • 简介:掌握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的经验与不足,为加速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总结衡阳市油茶产业的种植规模、产业产值、基地建设、加工能力等现状.衡阳市油茶发展具有政策给力、模式丰富、集群发展、财政支持、机制灵活等特点,但也存在资金、风险、土地流转、科技支撑、品牌优势等方面的欠缺.衡阳市油茶产业要实现飞跃发展,应当切实做好拓宽投资渠道、化解投资风险、规范林地经营、提升科技水平、打造优质品牌等方面的工作.

  • 标签: 油茶 产业 经验 对策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