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抗生素滥用导致抗性基因(ARGs)泛滥问题引起人们日益关注。目前关于抗性基因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方面,但是关于抗生素对ARGs传播影响研究还相对缺乏。质粒是ARGs传播重要载体,因此以基于RP4质粒大肠杆菌(E.coli)接合转移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盐酸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氯哒嗪、磺胺异唑在单一暴露条件下对RP4质粒接合转移影响。根据单一暴露结果设计混合抗生素浓度比,探究抗生素联合暴露实验对质粒接合转移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暴露条件下,只有盐酸四环素对含有四环素抗性RP4质粒接合转移频率有低促高抑hormesis效应;在联合暴露条件下,对RP4质粒接合转移无促进作用抗生素会抑制四环素hormesis效应,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生素环境风险。并且用受体理论解释了抗生素对质粒接合转移hormesis效应产生机制,为目前尚无定论hormesis受体理论机制提供了证据支持。

  • 标签: 四环素 磺胺 磺胺增效剂 抗性基因 大肠杆菌 基因水平转移
  • 简介:近年来,大量规模化养猪场不断出现,任意排放病死猪尸体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影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利用sq复合菌剂、病死猪、米糠、泥炭土作为原材料,在发酵箱内,经过7d反复发酵搅拌后生产有机肥工艺流程,从微生物接种浓度、原材料投放C/N比例、原材料含水率、反应时翻堆间隔时间方面进行单因子试验,探究复合菌剂在工艺流程中最优反应参数.结果表明,微生物复合菌剂在接种浓度为2%,微生物与原材料碳氮比例为28∶1,原材料含水率保持在50~60%,12h堆翻一次工艺条件下反应效果最佳.

  • 标签: sq复合菌剂 病死猪 接种浓度 含水率
  • 简介:从嫁接方法、嫁接时间、砧木径级等方面探讨了日本红枫‘珊瑚阁’嫁接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切接法嫁接日本红枫‘珊瑚阁’成活率高于撕皮嵌接法,嫁接时间以2月日本红枫‘珊瑚阁’腋芽未萌动时为佳,砧木地径越粗越有利于嫁接后接穗生长,嫁接后需注意嫁接口保湿遮阴.

  • 标签: 日本红枫'珊瑚阁’ 砧木 接穗 嫁接方法 嫁接时间
  • 简介:本文选取泥炭、生物质炭、木炭和活性炭4种含碳材料,结合以经济底栖生物菲律宾蛤仔(Venerupisphilippinarum)为受试生物生物累积实验和Tenax连续萃取法,阐述不同碳质对沉积物中4种菊酯类农药生物有效性影响,并将Tenax萃取结果与底栖生物累积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碳质添加导致沉积物中菊酯类农药快速脱附组分(Frap)降低,极慢速脱附组分(Fvs)增大,生物有效性降低,且4种碳质对Frap影响有所不同,然而因为菊酯类农药理化性质,Frap差异并不显著。Tenax6h和24h单点萃取组分与快速脱附组分相关性显著(P〈0.0001),基本可以代替完整脱附动力学评价生物有效性,但是对于组成复杂,有机碳(OC)和黑炭(BC)含量高沉积物进行研究评价时仍应注意由此产生偏离。Tenax快速脱附组分与2种底栖生物累积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2=0.38,P〈0.0001),表明在OC和BC含量不同沉积物中,Tenax萃取技术也可以预测菊酯类农药在经济底栖生物菲律宾蛤仔体内累积量,进而为沉积物中HOCs环境质量和相关水产品质量评估提供更为快捷、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菊酯类农药 碳质 Tenax萃取 生物有效性 沉积物
  • 简介: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外源添加Mo对2种价态砷(As(Ⅲ)和As(Ⅴ))胁迫下水稻吸收积累Mo和As影响。结果表明,这2种价态As对水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As(Ⅲ)比As(Ⅴ)对水稻毒害更明显,添加Mo可缓解As对水稻毒害。As添加可影响水稻根系和茎叶对Mo吸收积累,但是不同价态As对Mo积累量影响不一致。同时,Mo添加也可以显著地降低水稻根系和茎叶对2个价态As吸收积累。在100μmol·L^-1As(Ⅲ)处理下,添加0.1和0.5mg·L^-1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38.8%和52.8%,茎叶As积累量分别降低5.1%和10.6%;当As(V)浓度为100μmol·L^-1时,添加0.1和0.5mg·L^-1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15.4%和62.4%,茎叶As积累量分别降低11.9%和23.7%。Mo添加还能显著地降低2种价态As在水稻根系和茎叶中富集系数。因此,通过施用适量Mo肥可以用来防治农田As污染,降低As对人体健康危害。

  • 标签: MO AS 水稻 胁迫作用 富集系数 根长
  • 简介:黑老虎是一种历史悠久民间用药,也是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一种药食两用水果,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现就近30年来黑老虎在生物学特性、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价值及栽培繁育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黑老虎研究、开发与利用、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黑老虎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 简介:铬(chromium)是一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重金属,进入人体后可导致急慢性中毒,具有神经毒性、基因毒性、致癌性和免疫毒性。了解六价铬(hexavalentchromium,Cr(Ⅵ))细胞毒性,进一步探究Cr(Ⅵ)毒作用机制,可为防治Cr(Ⅵ)对人群健康损害提供实验依据。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oltage-dependentanionchannel-1,VDAC1)参与调控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影响细胞凋亡;同时VDAC1也是BCL-2家族重要结合位点,它可与BAX/BAK相互作用形成孔道,使线粒体内凋亡相关蛋白,如细胞色素C等,进入胞浆,引起细胞凋亡。但VDAC1影响细胞凋亡的确切路径与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使用L02人正常肝细胞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慢病毒包装法建立VDAC1低表达细胞系,检测在相同浓度Cr(Ⅵ)处理条件下,与非染毒组相比,不同受试细胞生存率、凋亡情况、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生成量、线粒体功能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变化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与VDAC1正常表达细胞相比,VDAC1低表达组在Cr(Ⅵ)染毒情况下,细胞生存率升高,凋亡率下降,细胞内ROS生成量减少,MPTP活性增加不明显,胞浆内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和AIF含量降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VDAC1参与了由六价铬诱导线粒体依赖性肝细胞凋亡,并且抑制VDAC1表达可减轻因Cr(Ⅵ)暴露而引起L02肝细胞损伤。

  • 标签: 六价铬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凋亡
  • 简介:你恐怕从未听过萨凡纳(Savannah)这座美国南方小城名字,但你可能不会忘记电影《阿甘正传》开头,阿甘坐在街心广场长倚上等公车.

  • 标签: 北美洲 古城 广场
  • 简介:蓝莓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功能水果,目前国内蓝莓市场供不应求.传统扦插繁殖方式无法为蓝莓栽培提供大量优质种苗以满足大规模种植蓝莓需要.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需要繁殖材料较少且繁殖系数较高,如果使用这种方法来快速繁殖种苗可以缓解目前苗木市场供应困难局面.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蓝莓组培研究中至关重要无菌系建立研究进展,以期为蓝莓组培进一步系统研究提供参考.表1,参31.

  • 标签: 蓝莓 组织培养 无菌系
  • 简介:采用UV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双倒数法,在pH=7.40缓冲溶液中系统研究小分子荧光素与β-环糊精包合作用.摩尔比法确定小分子荧光素与β-环糊精包合比n_(β-CD):n_(FL)=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0×10~4L/(mol·cm).双倒数法确定结合常数K~Θ18℃=7.21×10~5L/mol.热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得到:(1)Δ_rH_m~Θ=7.93×10~4J/mol,Δ_rH_m~Θ为正值,说明包合作用吸热;(2)Δ_rG_m~Θ291.15K=-3.27×10~4J/mol,推测β-环糊精与荧光素包合作用有自发进行可能;(3)Δ_rS_m~Θ291.15K=384.68J/(mol·K),由此可知,β-环糊精与荧光素相互作用为熵所驱动.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 标签: 荧光素 Β-环糊精 包合物 包合作用
  • 简介:微塑料一般指直径小于5mm微小型塑料颗粒或碎片,海洋中常见微塑料类型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由于形状、颜色多变,分子量大,结构稳定,粒径范围与浮游植物相近,海洋中微塑料很容易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其他海洋动物等产生影响。微塑料还可以为病毒、细菌提供附着载体,影响浮游植物分布,进入海洋生物消化道或进一步转移到组织中对机体产生毒性效应,甚至通过捕食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对高等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此外,微塑料可以作为海水中痕量化学物质吸附载体,对生物产生联合毒性。根据目前对微塑料研究进展情况,未来应加强对海洋微塑料分离、鉴定技术研发以及海洋微塑料生物毒性效应和生物传递效应机制等问题研究。

  • 标签: 微塑料 海洋环境 生物毒性 生物传递 联合毒性
  • 简介:到了冬候鸟迁飞季节,新闻上又爆出不少恶劣捕鸟事件。从夏天开始,我就在关注一个面积虽小、却不可小看湿地保护区,这里的人和鸟,用一种奇特方式共同生活着。而在这个冬天,这个候鸟越冬地迎来了一位贵客、

  • 标签: 越冬地 田鸡 湿地保护区 冬候鸟
  • 简介:基于2001、2009和2016年平江县TM遥感影像,应用RipleyK函数分析了平江县县域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以期为平江县可持续发展及景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1~2016年间,平江县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大;耕地、水域和园地面积则逐渐减少,其中水域面积减少趋势较平缓.在研究期间,研究区各种景观类型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均发生了显著改变,总体表现为水域、建设用地和耕地空间聚集程度降低,分布均匀度增加;林地空间分布随着面积降低聚集性增强;园地空间分布则趋向于随机分布,聚集程度减弱.

  • 标签: Ripley K函数 景观格局 多尺度 平江县
  • 简介: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rusYeetFu,1983年)是一种优良试验用鱼,具备成为模式生物必要条件。本文总结了稀有鮈鲫生物生态学研究情况,分析了稀有鮈鲫在多个应用领域与模式生物斑马鱼、青鳉存在不足和差距,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推动模式生物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 标签: 模式生物 稀有鮈鲫 斑马鱼 青鳉
  • 简介:通过对宁乡市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进行了初步调查了解,总结了宁乡生活垃圾处理主要分类模式,分析了现有模式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提供参考.图4,参11.

  • 标签: 农村 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模式 问题
  • 简介:石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功能退化、岩石裸露生态地质灾害,但其根源是脆弱地质环境,故其治理必须从地质条件入手.植物地境是植物地下生境,是植物生存地下空间,由土壤、部分母质及包含在其中水分、盐分、空气、有机质等构成.地境再造即是人工塑造植物所需地境条件,为植物生存提供基础.地境再造模式包括植物地境特征调查、地境空间再造、土壤再造和适应所选物种种植过程.事实证明,植物地境再造模式适用于石漠化治理.图4,参10.

  • 标签: 石漠化 地境再造 生态地质
  • 简介:转基因作物潜在健康和环境风险一直以来颇受争议,转基因作物加工成动物饲料后可能会诱导动物产生免疫应激反应,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繁殖等。鱼类是水生脊椎动物代表,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监测,但目前转基因作物对鱼类饲用安全性研究还相对较少。文章基于转基因作物作为鱼饲料原料对鱼类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现状,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对鱼生长表现、生理生化、脏器功能及发育、组织病理以及行为活动等方面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问题,并对今后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转基因作物 鱼类 生态毒理学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
  • 简介: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难降解工业废水,组分复杂,生物毒性高,大多采用生物处理联合物化深度处理工艺,以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排放标准,但其排水安全性仍然令人担忧。为研究工艺排水安全性,选择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sus)血红细胞、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为测试生物,研究了焦化废水及各处理阶段出水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变化,进而识别影响生物毒性水质因子。焦化废水经过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出水急性毒性比进水下降71%,遗传毒性下降为90%以上轻度以下损伤,显示生物强化处理对焦化废水生物毒性有良好去除作用。生物处理出水再经过深度处理后,则表现出不同毒性变化:活性炭吸附法对生物急性毒性消除最佳,但遗传毒性较生物处理出水有所升高;臭氧氧化法不仅水质改善效率差,且最终出水生物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均升高;臭氧催化氧化法对水中残留有机物去除效率较高,但也造成出水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升高。各水样对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与有机物、氮等水质指标表现出较强相关性,而遗传毒性与水质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评价和改进处理工艺、保障水体生态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焦化废水 生物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生物处理 深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