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信天翁恋情大揭密》——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加岛信天翁,每年的繁殖期长达9个月。在确定关系、求偶、营巢工作完毕后,雌鸟将在未来的7周内与59只不同的雄鸟交配85次之多,结果有1/6的小信天翁成了“私生子”。但雄鸟仍会哺育“养子”,“夫妻关系”也将维系终生。对于加岛信天翁这一奇特的繁殖方式,动物学家们至今还难以解释。

  • 标签: 雌鸟 求偶 营巢 加拉帕戈斯群岛 哺育 交配
  • 简介:说起海南岛。熟悉历史的人会想起它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流放之地。明代清官海瑞贬居之所。革命武装红色娘子军的故乡。喜欢旅游的人知道它是日益升温的旅游热点地区。热衷观的人则认为海南岛是一个风光秀丽、独具特色的观地。

  • 标签: 海南 观鸟地点 旅游景点 中国
  • 简介:在这种“海洋巨鸟”的启发下,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写下了自己最美的诗篇之一——《信天翁》。这些鸟类在远离海岸线的地方生活,从南极洲到北太平洋,处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 标签: 信天翁 鸟类 爱情 北太平洋 海岸线 南极洲
  • 简介:去年这一年,我们依然在各自的生活中辛勤奔波,依然见缝插针地走进旷野,或者像候鸟一样满世界飞翔,短暂停留后又赶赴下一场约会……但无论我们有多忙,走得有多远,却始终被对自然的热爱所温暖,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召唤。

  • 标签: 观鸟
  • 简介:长尾阔嘴恐怕是我最喜欢的一种了。最初我只在友发的照片里见过,第一眼看到它们,我就惊了——这种太契合我这种动漫迷的心理了,它啥也不做,只凭头上“戴着”的一顶黑色“头盔”,就可爱得不得了,逗笑得一塌糊涂;而它身上各处羽毛的颜色搭配,又是那么的清新、精美.

  • 标签: 戴头盔 种鸟 颜色搭配
  • 简介:英国博物作家威廉·亨利·赫德森曾说:“从我记事以来,我的志向和主要志趣就是观察和聆听每一只最佳状态下的。”观猛禽时,那些自由的大鸟冲着我们的方向飞来,要借着气流爬上山谷、飞越我们身后的山巅、避开不停旋转的风机叶片,一直朝着它们先辈千年来所选择的方向飞去。总要去完成一次飞行,人类也在宇宙中飞行。本文作者漫谈了自己所经历和听闻的观界2018年大大小小的好事儿坏事儿,其中有些事儿,说不定您也听说过……

  • 标签: 观鸟 记忆 飞行 最佳状态 风机叶片
  • 简介:本刊讯(记者连小楠)12月16日晚,在昆明塞林格咖啡,参与《人与自然》杂志2014年第12期"红嘴鸥进城记"供稿的摄影作者、杂志全体编辑成员与热心读者一起,进行了一场愉快、热烈的现场交流。执行主编杨青向大家介绍了《人与自然》最近的情况,讲述了办刊的想法。然后,随着投影展示一张张红嘴鸥进昆明城29年来的经典老照片,照片的作者——跟踪拍摄了红嘴鸥多年的老摄影家们,一一将图片背后人与的故事与在场的读者、编辑细细分享。红嘴鸥,这个昆明的老朋友,已经从一群候鸟,变成昆明的城市精

  • 标签: 人与自然 塞林格 跟踪拍摄 昆明城 杨青 日常语言
  • 简介:褐喉食蜜2009年才正式被记录为中国鸟类大家庭的一员;橙胸咬鹃犹如一个大芒果一般停歇在树冠层,这个"大芒果"在国内可不太容易见到;灰岩鹪鹛则是植物园绿石林的特色鸟类,是喀斯特地貌环境中孕育出来的物种;紫金鹃以其迷人的色彩深深吸引着观爱好者的眼球,其紫罗兰的梦幻色泽在阳光下会更加夺目。本文讲述了作者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观节上观察四种明星及它们的生活环境、邻居的故事。

  • 标签: 观鸟 橙胸咬鹃 紫金鹃 金花蛇 鸟节 石林
  • 简介:看《人与自然》的时间不长,之前是一个酷爱旅游和摄影的师兄推荐的,他说这本杂志有~种难得的对人和生灵的关怀。好奇之下便拿来翻了翻,从此便放不下了。第三期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更是体现了一种深深的人文关怀。蒙古草原上的草原民喉、东非大草原上的牧羊人、东南亚珊瑚三角区的巴瑶人,亚马孙河硫域中的印第安部落……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生物物种,更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让我们懂得要为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而鼓舞喝彩,这是我们人类自由寻找生活方式的权利,也是世界原本的样子。

  • 标签: 生活方式 权利 文化多样性 《人与自然》 蒙古草原 生物多样性
  • 简介:美好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的美好而化!是一种“平衡和谐爱”的生活方式,它反思和超越了工业文明下的生活方式。还原了生命的本真、本来和本元,它是美好的心性的产物和承载者。同时,也将点燃人类文明转化的星星之火,总之。美好的生活方式让人的心性更加美好。让社会更和谐,让自然更健康。

  • 标签: 生活方式 生命 还原 工业文明 人类文明 和谐
  • 简介:环洞庭湖坡耕地氮磷流失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以环洞庭湖红壤坡耕地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秸杆覆盖3000kg/hm2(A)、常规施肥+秸杆覆盖6000kg/hm2(B)、常规施肥+地膜覆盖(C)对玉米生长和面源氮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其中径流量较CK减少了18.7%~25.3%,而泥沙流失量减少了11.3%~24.5%.覆盖处理A、B、C氮总流失量分别降低33.6%、41.9%、48.3%;磷总流失量,覆盖处理A、C分别降低15.4%、21.6%,而覆盖处理B与CK相近.秸秆与地膜覆盖有利于玉米增产,秸秆与地膜覆盖不仅一定程度提高氮磷化肥肥效和肥料利用率,而且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 标签: 红壤坡耕地 农业面源污染 秸秆与地膜覆盖 肥料利用率 洞庭湖
  • 简介:在介绍了目前我国农业污水的来源,主要特征和排放现状的基础上,简述我国农业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动态,重点对近几年我国农业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阐述,同时对处理技术及工艺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业污水处理的难点,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设计和选择农业污水处理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今后农业污水治理的政策,法规及技术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议.表3,参21.

  • 标签: 农业污水 处理技术 现状 处理方式
  • 简介:为准确评价臭氧(O3)浓度升高对农作物的影响,运用田间原位开顶气室(open-topchamber,OTC)研究了高浓度O3对油菜光合作用、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实验包括3种O3水平,一种为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CF),两种高浓度O3处理: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加入恒定浓度为100nL·L^-1的O3(CF100);经活性炭过滤后的空气加入具有日变化特征,其平均浓度和剂量与CF100相同的O3(CF100D).结果表明,CF100和CF100D均能使油菜叶片膜透性和H2O2自由基含量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photosynthesisrate,Pn)降低,最终导致油菜生物量和产量降低.与CF相比,CF100和CF100D熏气下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分别降低3.7%和18.6%.同时,实验还表明,CF100D对油菜的影响大于相同剂量的CF100.以上结果表明:1)高浓度的O3(CF100和CF100D)能够破坏细胞膜系统,减少光合色素数量,降低光合速率,从而降低作物生物量和产量;2)相同平均浓度和剂量的高浓度O3,对油菜的影响因熏气方式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目前采用的O3,平均浓度和O3,剂量指标不能准确评价O3,浓度升高对油菜的影响.

  • 标签: 熏气方式 O3剂量 油菜 产量
  • 简介:试验以尼罗罗非鱼作为受试动物,通过直接投喂未经处理的新鲜藻细胞和喂食相同量经超声波破碎过的藻细胞,比较了罗非鱼在摄食完整蓝藻细胞与摄食破碎的蓝藻细胞时微囊藻毒素-LR(MC-LR)在其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代谢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喂食破碎蓝藻细胞还是未破碎的蓝藻细胞均可在罗非鱼肝脏和肌肉中检出MC-LR,细胞破碎组肝脏和肌肉的富集能力高于未破碎组.富集第3d,即可在肝脏和肌肉中检出不同程度的MC-LR,肝脏中MC-LR的含量显著高于肌肉,随着富集时间的延长,MC-LR的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破碎组肝脏和肌肉分别在染毒的16d和11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21μg·g-1和0.071μg·g-1);未破碎组则分别在染毒的24d和21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56μg·g-1和0.036μg·g-1).整个富集阶段破碎组肝脏MC-LR的平均值为1.171μg·g-1,略高于未破碎组的1.029μg·g-1;破碎组肌肉含量的平均值0.051μg·g-1,高于未破碎组的0.029μg·g-1.将细胞未破碎组的罗非鱼进行释放阶段的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的肝脏能快速清除MC-LR,释放13d时达到释放阶段的最低值(为0.241μg·g-1),与肝脏相比,肌肉对毒素的清除要缓慢得多.

  • 标签: 微囊藻毒素-LR 罗非鱼 富集 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