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第二大草原、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正面临变“秃”的危险。为了拯救这个美丽的草原,一项“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生态移民工程正在新疆展开。

  • 标签: 巴音布鲁克草原 生态移民工程 新疆
  • 简介:顺酐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未反应原料、副产物CO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等,对其进行处理使之达标排放,回收其中可利用的物质或能量有重要意义。吐哈石化厂顺酐装置采用CONSER公司工艺技术,新增部分尾气回收生产工艺路线,回收40%的尾气中的正丁烷,实现了蒸汽分阶利用,排放的废气中SO2、NOx、颗粒物等达到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

  • 标签: 吐哈油田 顺酐 溶剂吸收 尾气循环 挥发性有机物(VOC)
  • 简介:创新和绿色已经成为今后驱动经济转型的两个最重要的因子。从绿色创新发展的资源环境维度、经济社会文化维度出发,以区域绿色创新与发展为主线,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旨在系统梳理区域绿色创新的微观影响因素与过程,分析绿色发展问题的内涵与演变。绿色创新发展来自于多重因素与制度在生产、扩散和使用新知识与新技术等方面的相互作用,而绿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可持续现代化与城市转型。在国内外的绿色实践中,总结了能源可持续利用、节能服务业与低碳城市建设等研究的前沿问题。

  • 标签: 绿色创新 新内涵 微观影响因素 能源可持续利用 节能服务 低碳城市建设
  • 简介:1.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召开,标志性成果引领环保大发展。2.国家环保“十二五”规划发布,优先实施8项环保重点工程。

  • 标签: 环境新闻 国内 环保 标志性
  • 简介:为了探讨生态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特征,以及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区为研究区,选取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了几种常用景观格局指数随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寺堡区土地景观要素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是草地,其次为耕地;各类土地景观变化较为复杂,总体而言,红寺堡区土地景观正朝着破碎度、异质性程度增加的趋势发展。

  • 标签: 移民安置区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红寺堡
  • 简介: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西南沿海地带,南濒北部湾,西与越南交界,总面积3000公顷。保护区建于1983年。2001年7月,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的研究计划——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2008年2月加入国际重要湿地。

  • 标签: 环境教育 现实联系 生态文明 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