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垃圾焚烧飞灰中铅的含量。重点研究了铁氰化钾的用量以及加入盐酸羟胺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铁氰化钾可以促进铅烷生成,盐酸羟胺可起到抑制干扰的作用。方法的检出限为0.39μg/L,回收率为83.6%~101.3%。

  • 标签: 垃圾 飞灰 原子荧光法 微波
  • 简介:针对发光杆菌的发光度随着污染物农度增高而呈线性降低的相关性,采用发光杆菌的相对发光度来表示污染物毒性,试验探讨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采用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度为50%时毒物浓度(即半数有效浓度EC50)来表示钻井液的综合生物毒性。实验结果表明:HgCl2的半数有效采度为0.126mg/L,此时的钻井液泥水比为1:104。

  • 标签: 发光细菌法 钻井液 生物毒性 污染物浓度
  • 简介: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方法中,标准碱性法具有较强的抗氯离子干扰能力,但对于高氯离子浓度水样,在酸化后的滴定过程中高锰酸盐可使氯离子氧化导致滴定终点难于辨认。采用高锰酸盐氧化-碘量法(以下简称碘量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试验得出:碘化钾加入量为4—5mL(0.5mol/L),氯离子浓度在12000ms/L以下对测定结果基本无影响;Fe^3+对结果有负干扰,当用氟离子掩蔽后,Fe^3+浓度对测定结基本上无影响;碘量法的回收率在96%-102%之间。

  • 标签: 氧化剂 碘化钾 碘量法 高锰酸盐指数 氯离子 干扰
  • 简介:建立了一种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乙醇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活性炭管吸附采样,异丙醇/二硫化碳混合解吸液解吸,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以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乙醇的含量。该分析方法处理样品简便快速,无干扰,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乙醇的监测。

  • 标签: 环境空气 气质联用仪 乙醇 活性炭管
  • 简介:以家用微波炉,全聚四氟乙烯微波消化罐和HNO3/H2O2消解体系溶样,选择最佳溶样条件,对发样和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并和传统湿法(HNO3/HCLO4)消解体系溶样做了对比,通过测定和比较,表明微波溶样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原子吸收光谱法 样品 误差 分析
  • 简介:依据线性最小二乘法的数学特性,提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表水中总铜的不确定度的简化评定方法,通过识别和分析不确定度源,对不确定度进行量化,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地表水和废水中的总铜含量直接法测定中不确定度的快速评定。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法 总铜 不确定度 评定
  • 简介:为了分析0.250mol/L与0.025mol/L重铬酸钾法测定炼油催化剂行业高氯废水COD的适用性,进行了比对实验。结果表明:两者测定结果相差60.5~76.8mg/L;高浓度重铬酸钾法精密性较好,RSD%≤4.8%,准确度较高,与氯气校正法测定结果基本吻合,相对误差≤6%;低浓度的重铬酸钾法精密性相对较差,RSD%≥8.1%,与氯气校正法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大于40%,准确度低。在控制稀释水样Cl-浓度500~800mg/L范围时,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适宜于高浓度的方法。

  • 标签: 催化剂行业废水 COD 氯离子 重铬酸钾法 氯气校正法 相对误差
  • 简介:用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测定总磷时,实验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克拉玛依市环境科研中心监测站对延长SnCl2,KH2PO4试剂的使用保存期,提高显色的稳定度,降低空白值的方法做了大量试验,试验表明,SnCl2-40%丙三醇溶液,KH2PO4使用液均有很好的稳定性,使用期达到2个月,钼酸铵溶液中,加入酒石酸锑钾钼蓝显色有良好的稳定性,用本方法和标准方法测定水样的结果无显著差异,其准确度与精密度均能达到要求。

  • 标签: 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 总磷 测定 精度 环境监测
  • 简介:建立以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7种Aroclors(Aroclor1016、Aroclor1221、Aroclor1232、Aroclor1242、Aroclor1248、Aroclor1254、Aroclor1260)的方法。通过对7种Aroclors色谱图分析,确定7种Aroclors定量峰,共计22种多氯联苯单体。采用Aroclor标准溶液进行校准曲线、方法检出限、准确度及精密度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5以上,检出限范围为0.001~0.003g/L,对0.20g/L的水样进行回收率及精密度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1.2%~1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1%~13.8%。

  • 标签: 多氯联苯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地表水
  • 简介:通过使用CIC-D120离子色谱仪对水中SO3^2-、SO4^2-测定,采用SH-AC-4亲水型阴离子色谱柱分离,优化淋洗液浓度配比和加入有机改进剂很好分离亚硫酸根和硫酸根离子。实验表明:采用3.3mmol/LNa2CO3+7.4mmol/LNaHCO3+10%丙酮作淋洗液,SO3^2-、SO4^2-离子分离效果最好;对同一样品进行精密度试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5.4%;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率试验,回收率在91.8%~101%之间。分析表明本法能使测定的选择性、准确性、精密度和速度得到改善,且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线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亚硫酸根 淋洗液 分离效果
  • 简介: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水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的色谱条件:采用梯度淋洗,流动相为水、乙腈,分析时间为16min。采用标准溶液系列进行分析,绘制工作曲线,并计算回归系数。进行了回收率、检出限实验,当取样量为1L时,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回收率均在85%以上,RSD〈1%。在现场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水源原水以及沿线的干渠中,检测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其平均浓度范围为0.4-1.8μg/L,均小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限值。出厂水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工作曲线 精密度 准确度 回收率
  • 简介:摘要:利用双层滤膜采集气溶胶时两层滤膜中Be-7活度不同,测定气溶胶滤膜过滤效率。通过分析,该气溶胶滤膜的过滤效率平均为82%,在放射性分析时需考虑过滤效率修正。

  • 标签: 天然放射性核素,Be-7,气溶胶滤膜,过滤效率
  • 简介:运用国标非分散红外法测定油田污水中石油类物质含量时,存在一些难点问题.用以下方法解决石油类物质含量高及萃取难的问题:(1)可将试样按一定比例稀释至仪器可测的范围;(2)对于四氯化碳本底值不一致的问题,可以制备低本底值的四氯化碳,或用加权平均法配制适宜本底值的混合样四氯化碳;(3)对于仪器不稳定的问题,对同一个样品至少进行两次测定,取第2次测定时的第3min时刻的读数值.上述方法,可以提高油田污水水样的萃取率和测定精度.

  • 标签: 非分散红外法 油田污水 萃取 加权平均法 四氯化碳
  • 简介:研究了CO对SO2测定的干扰.采用不同浓度CO对定电位电解仪显示值的贡献建立数学模型,用此模型对SO2测定值进行修正,最后对不同固定污染源进行监测,将SO2修正值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数据进行比对.实验表明,CO对SO2测定的干扰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经修正后的SO2浓度值和SO2真实浓度数值之间基本无显著性差异.低浓度CO对SO2测定的干扰接近0,而高浓度下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值经修正后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的数据相比,相对误差在-1.1%~9.8%,满足同步监测精确度要求.

  • 标签: 定电位电解法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干扰
  • 简介:笔者通过研究建立了应用单标多点校正和英蓝超滤单元的非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降水中Li^+、Na^+、NH^4+-N、K^+、Ca^2+、Mg^2+6种阳离子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样品无需过滤即可上机分析测定;检出限低,范围在0.005~0.04mg/L;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稳定在96.7%~104.6%;线性范围广,待测离子之间无明显干扰,可同时快速测定降水中不同浓度的阳离子。同时该方法降低了标准品配制和样品前处理的复杂性。

  • 标签: 阳离子 离子色谱 英蓝超滤 单标多点校正 降水
  • 简介:简要介绍了在水中矿物油的测定过程中,无水硫酸钠铺垫厚度对石油醚萃取液脱水过滤速度及水样测定结果的影响,得出了水样污染越重,石油醚萃取液中含的水份越多,无水硫酸钠铺垫厚度应适当加厚,但测定结果仍满足环境监测要求的结论。

  • 标签: 矿物油测定 脱水过滤 铺垫厚度 测定结果
  • 简介:比较了手动进样与自动进样分析非甲烷总烃(NMHCs)的结果,确立了采用玻璃注射器采样-气体自动进样系统双柱单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对NMHC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自动进样保证了进样的一致性,一次可连续自动分析多个样品,自带反吹清洗技术有效地避免了样品间的交叉污染,提高了气体中NMHCs的分析效率、准确度和精密度;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气体中的甲烷和总烃,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0.99991,甲烷、总烃和NMHCs的方法检出限为0.02mg/m3、0.04mg/m3和0.03mg/m3。

  • 标签: 非甲烷总烃 自动进样 气相色谱 玻璃注射器
  • 简介:通过对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氯化氢含量的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对实验室质控样和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均能达到要求,且F检验法分析表明实测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然而,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的测试过程操作繁琐,误差较大,稳定时间较长,且硫氰酸汞具有剧毒,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残液也难以处理。离子色谱法分析操作简单,过程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降低样品受污染的可能性并保证分析质量。

  • 标签: 氯化氢 空气 分光光度法 离子色谱法
  • 简介:本文介绍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硫化物时,如何降低空白值、提高硫化钠标液的稳定度以及提高酸化吹气回收率的原理和方法。

  • 标签: 水样 硫化物 光度法 吹气 空白值 酸化
  • 简介:为了寻找钻井固化物中石油类含量测定的最佳萃取条件,使用四氯化碳振荡萃取,利用红外测油仪进行比色的方法,通过对样品含水量、样品颗粒大小、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等因素进行实验验证。确定了最佳的萃取条件:含水量为3.90%,经过简单处理不需要过筛,室温下水平振荡30min。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0%~9.40%,加标回收率为82.2%~108.0%,检出限为0.014mg/g。

  • 标签: 钻井固化物 石油类 红外法 相对标准偏差 加标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