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培训机构:南京大学EHS中心机构简介:近年来,企业及部分高校实验火灾爆炸事故频发,给企业及高校带来极大的经济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亡。如何有效的管控来自实验的风险?本课程旨在根据实验的风险特征,指导学员如何建立有效的实验EHS管理体系以及标杆企业实验的良好实践分享。

  • 标签: 高校实验室 管理体系 EHS 培训机构 风险特征 南京大学
  • 简介:本文通过对影响实验安全的硬件、软件、"三废"排放以及实验安全事故的类型等方面对实验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 标签: 实验室 安全 管理
  • 简介:结合已有的规则结构分析结果,设置不同的掉层跨数、掉层数量的掉层结构,以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IDA)结果为依据,运用多模态Pushover法(MPA)和传统的Pushover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规则框架结构,除MPA外,掉层结构的掉层部分在各类侧向力分布模式相对于IDA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有较大差异。SRSS分布下在掉一、二层位置,过高估计结构的响应。上接地层以上部位各侧向力下的层间Pushover曲线较IDA曲线误差较小。掉层的楼层的层剪力在上接地位置存在明显的突变。掉层跨数的改变对上部楼层弹塑性分析结果影响较小,但跨数的改变会改变同等烈度下结构的层间Pushover曲线和内力响应。与此同时,掉层跨数的增加会减轻"剪力突变"现象。伴随着掉层层数的增加,掉层部分均匀分布和倒三角分布与IDA下层间推覆曲线的差异会扩大。总之,相对于传统Pushover分析,MPA分析的结果更接近于相对准确值,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精度。

  • 标签: 安全工程 山地建筑 掉层框架结构 多模态推覆分析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简介:临近新年,北京交通大学3名学生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2018年12月26日。2018年12月26日上午9时34分,北京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2号楼一实验发生爆炸。10时20分,火情得到控制,但事后现场可以清楚闻到刺鼻的气味。

  • 标签: 实验室安全 事故警示 爆炸 北京交通大学 化学 指挥中心
  • 简介:以广州李坑垃圾焚烧厂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厂周边土壤中总及甲基分布特征,并探讨两者质量比分布相关。结果表明: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中总质量比为56.0-103.2ng/g,平均值为78.92ng/g,高于广州市白云区土壤中总平均质量比72.0ng/g;甲基的质量比为0.146-0.978ng/g,平均值为0.630ng/g;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中甲基质量比占总质量比的0.25%-0.97%,两者质量比相关系数为0.807。

  • 标签: 环境学 生活垃圾焚烧 周边土壤的总汞 周边土壤的甲基汞 分布特征
  • 简介:为了解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居民的暴露情况,在青岛市城阳区、李沧区、崂山区和即墨市收集223名居民的头发样品,发含量用冷蒸气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表明,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居民的发质量比范围为0.02—28.75mg/kg,均值为0.06mg/kg。在223份样品中,有23份发质量比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1mg/kg的限值,占总数的10.31%,说明青岛市存在人群发生暴露的健康风险。即墨市和李沧区居民的发质量比高于城阳区和崂山区居民的发质量比。在各影响因素中,发质量比与性别、食鱼频率没有相关关系,与年龄成正相关关系,有饮酒习惯的居民的发质量比明显高于没有饮酒习惯居民的发质量比。

  • 标签: 环境科学 发汞 青岛 健康风险
  • 简介:对Fe(Ⅲ)单独沉淀、Fe(Ⅱ)单独沉淀、Ce(Ⅳ)单独沉淀、Fe(Ⅲ)-Ce(Ⅳ)和Fe(Ⅱ)-Ce(Ⅳ)沉淀5种制备体系产物去除As(Ⅴ)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Fe(Ⅱ)-Ce(Ⅳ)体系最优。进一步优化评价Fe(Ⅱ)-Ce(Ⅳ)制备体系中铈的加入量。基于经济一性能平衡的考虑,优选得到了Fe(Ⅱ)-Ce(Ⅳ)体系中Ce(Ⅳ)加入量为0.03mol/L的吸附剂Fe(Ⅱ)-Ce(Ⅳ)03(简称FC),其饱和吸附容量达到85mg/g。动力学测试表明,FC去除As(Ⅴ)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在pH=4~7范围内,吸附容量受pH值影响不明显。对FC材料造粒后的吸附剂颗粒进行再生寿命评价,批量试验结果显示其能够重复利用7次。颗粒柱试验结果表明,在空^U流速(SV)分别为10h^-1、20h^-1、30h^-1时,出水砷穿透前(〉10μg/L)分别刘应4000、2400、2160倍的倍柱体积处理赶。对FC材料进行的表征测试显示,FC呈无定形结构,其质子位密度为9.97个/nm^2,质子化常数pK1=3.09,pK2=-10.02。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除砷 铁铈氧化物 吸附 颗粒吸附剂
  • 简介:通过浸渍-焙烧的方法制得铁改性活性炭,并将之应用于废水中甲醛的吸附。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溶液质量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对改性活性炭吸附甲醛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铁改性活性炭对甲醛水溶液的等温吸附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在25℃、活性炭投加量为10g/L、吸附时间为360min时,铁改性活性炭对甲醛的去除率为91.8%;用准一级、准二级及内扩散动力学模型拟合吸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符合该吸附过程;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描述等温吸附过程,该吸附过程服从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为3.3967mg/g。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铁改性活性炭 甲醛废水 吸附 动力学
  • 简介:新生态MnO2是一种高效吸附材料,用MnSO4和KMnO4反应制备了该吸附剂,并表征了其基本性质.新生态MnO2对As(Ⅴ)具有很高的吸附去除率和较快的吸附速度,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二级速度方程;吸附pH曲线呈"∽"形,pH=6.5时出现一个吸附峰值;pH=5.5时,As(Ⅴ)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pH=6.5时符合Freundlich型;稀NaOH溶液是As(Ⅴ)的有效解吸液,1mol/LNaOH溶液浸泡1h后,As(Ⅴ)的解吸率可达82.7%.

  • 标签: 环境工程 新生态MNO2 吸附 解吸 去除
  • 简介:为了研究单车事故中柱状物对客车驾驶的影响,采用三维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3D建立了客车正面撞击刚性柱的数值模拟模型。刚性柱直径依据美国法规FMVSS214来设定,分别为254mm(D)、381mm(1.5D)和508mm(2D),客车初速度分别设置为30km/h、40km/h和50km/h。基于GB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美国法规FMVSS214《侧面碰撞保护》试验要求,分别开展不同速度(30km/h、40km/h、50km/h)及不同刚性柱直径(254mm(D)、381mm(1.5D)、508mm(2D))工况下客车正面撞击刚性柱虚拟仿真试验。选取12个参数来评价刚性柱对客车驾驶完整的影响,包括驾驶左侧6个测量点和驾驶右侧6个测量点,驾驶左侧结构6个测量点的最大位移表示驾驶左侧结构的最大变形量,驾驶右侧结构6个测量点的最大位移表示驾驶右侧结构的最大变形量。结果表明:刚性柱直径一定时,初始速度越大,驾驶完整越差;初始速度一定时,刚性柱直径越大,驾驶完整越好。

  • 标签: 安全工程 耐撞性 客车 刚性柱 正面碰撞 驾驶室
  • 简介:将褐煤样品加入含染料酸性红B的模拟废水中并加碱,褐煤中的腐殖酸溶解,而后加盐酸使腐殖酸絮凝。利用溶解的腐殖酸结合与褐煤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达到去除废水中该染料的目的。结果显示,褐煤对酸性红B具有很好地去除效果,但受到作用时间、溶液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要达到最佳去除效果,结合过程最少需要120min,吸附过程需要480min。初始质量浓度越高,废水中酸性红B的去除率越低,但当初始质量浓度在250~500mg/L时,去除率最小,但变化不大。结合过程pH值升高与吸附过程pH值降低均有利于该染料的去除。褐煤投加量增加,去除率提高,当初始质量浓度为250mg/L,褐煤投加量达到4mg/mL时的去除率达99%。离子强度的增加有利于褐煤对酸性红B的去除作用。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褐煤 酸性红B 结合 吸附
  • 简介:以滇池表层水、中层水、上覆水及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TN、NH+4-N和NO-3-N的质量浓度及分布特征,并估算了沉积物-水界面氮的扩散通量。结果表明:在滇池水体中,草海区域氮的质量浓度最高,其次是外海Ⅰ区,区域差异特征明显;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的NH+4-N、TN也以草海区域的质量浓度最高,其次是外海Ⅱ区和Ⅳ区,草海间隙水的NO-3-N质量浓度仅为0.60mg/L,与外海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别。从垂直方向看,各种形态的氮在表层水、中层水、上覆水中质量浓度相当,而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NH+4-N、TN质量浓度分别为上覆水平均质量浓度的14倍和6倍,间隙水中NO-3-N质量浓度与上覆水平均质量浓度差异不明显。在沉积物-水界面中,NH+4-N平均扩散通量为592.48μmol/(m2·d),呈现出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氮以NH+4-N为主向上层水体释放的趋势。

  • 标签: 环境学 分布特征 水体 间隙水 滇池
  • 简介:2012年6月.金湖县安监局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办公大楼。办公条件改善了.办公该如何设置?金湖县安监局没有忘记“传承、激励”的作用.专门开设了一间“荣誉”。

  • 标签: 办公大楼 办公条件 安监局 金湖县 办公室
  • 简介:消防控制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控制中心和信息中心,也是火灾扑救时的指挥中心,因此在建筑物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消防控制可以说是消防系统的司令部,如何规范的管理好这个司令部,使之充分发挥作用,这是至关重要的。……总之消防控制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消防设备良好运转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真正使其成为防灾的中心。消防设施对保证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作用已被无数经验所证明,无论多么先进的的设备,如果缺乏严格科学的管理,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标签: 消防控制室 “规范” '安’'消’结合 以软补硬 以新补旧
  • 简介:以河南省郑州市明化镇组细砂热储层为岩土介质,模拟地热水温度环境,分别开展溶质溴、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室内土柱淋滤模拟试验,对比研究其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由CXTFIT2.O拟合穿透试验数据得到Br^-在松散孔隙型细砂热储层中的纵向弥散系数在40℃时为3.735cm^2/h,20℃时为2.057cm^2/h。NO2^-在运移过程中存在硝化作用,40℃时的硝化作用比20℃时强。NH4^+—N在岩土介质中存在较强的吸附作用。由CXTFIT2.0拟合试验数据得到氨氮在40℃和20℃的阻滞系数Rd分别为79.14、107.3,但其硝化反应可以忽略。并且淋滤过程中,氨氮淋滤液的pH值逐渐上升,40℃时从7.46。7.68增大到8.78,20℃时最大值达到9.04。

  • 标签: 地球化学 细砂热储层 运移规律 纵向弥散系数 亚硝酸盐 氨氮
  • 简介:为了研究平顶山十矿各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差异,检测分析了地下水中天然有机质含量和荧光特性的垂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天然有机质含量在垂向上先急剧减少后逐渐稳定,且浅部含水体与深部含水层存在显著的有机质含量差异,深部含水层之间则难以区分;浅部含水体中有机质含量高,各荧光指纹区的荧光峰均有显现,且荧光峰强度较高,第四系水中各荧光峰强度略小于地表水;深部含水层中,荧光峰数量与含水层深度成负相关,Ⅱ区和Ⅳ区的荧光峰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其他荧光峰的强度则逐渐减小。研究表明,利用天然有机质含量和荧光特性,能够建立各含水层在垂向上的水化学特征。

  • 标签: 安全工程 天然有机质 地下水 荧光性 平顶山十矿 垂向分布
  • 简介:为考核超压防护急救车通过生物污染区域时的车厢环境安全,运用CFD方法和拉格朗日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对车厢内的生物污染物运动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车厢内污染物浓度场的分布状态。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拉格朗日颗粒随机轨道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生物污染物运动扩散的时空分布特点,超压防护急救车车厢环境安全良好。

  • 标签: 安全工程 超压防护 急救车 生物污染物 浓度场 数值模拟
  • 简介:上世纪末,全国火灾发生数及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比以往有所增加,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也触目惊心.从火灾个案中可以看出,火灾中人员是否能够及时安全疏散成为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建筑物地下由于出口少,疏散步行距离长,起火后,被困人员更不能象地面建筑那样便于疏散.鉴于此,有必要对其疏散设计进行探讨.

  • 标签: 地下室 火灾 安全 疏散设计 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