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朱兰 张雷 陈刚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26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器官移植科,上海 200433
  • 简介:摘要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nDSA)介导的慢性活动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caAMR)是引起后期移植肾功能丢失的主要原因,因缺乏特效手段而治疗棘手。通过肾移植全程管理,从预防dnDSA的产生、计划性监测dnDSA变化、及时明确病理诊断和尽早启动综合治疗着手,将有利于caAMR的防治和最终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

  • 标签: 肾移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长期存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支链氨基酸(BCAA)对肝细胞癌(HCC)治疗后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索关于口服BCAA对HCC患者死亡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0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一名研究者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研究,1 179例患者。总体结果显示,HCC治疗后口服BCAA对1年死亡无明显影响(RR=0.85,95%CI:0.68~1.06,P=0.16),3年死亡明显低于对照组(RR=0.73,95%CI:0.61~0.88,P=0.000 7),5年死亡也明显降低(RR=0.57,95%CI:0.34~0.96,P=0.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射频消融(RFA)术患者,BCAA组与对照组相比,1年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0.14~6.5,P=0.97),而3年死亡明显降低(RR=0.59,95%CI:0.43~0.81,P=0.001);对于肝切除术患者,两组在1、3年死亡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0.90,95%CI:0.44~1.88,P=0.79;RR=0.97,95%CI:0.71~1.33,P=0.85)。另外,对于白蛋白水平,在不考虑HCC治疗方式的情况下,补充BCAA可提高白蛋白水平(SD=0.45,95%CI:0.29~0.90;P=0.000 1),但对肝切除术患者无明显影响(SD=0,95%CI:-0.41~0.41,P=0.99)。结论补充BCAA可能改善HCC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及远期预后,该作用与手术方式有关,BCAA可降低RFA术后患者远期死亡,但对肝切除术患者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氨基酸类,支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死亡率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癌痛患者疼痛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1至12月收治的128例Ⅳ期NSCLC伴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2例,女36例。入院常规检测外周血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将CD4阳性T淋巴细胞表达≥45%定义为CD4高表达组,<45%定义为低表达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所需时间、阿片类药物应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计算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OS、PFS的影响因素。结果CD4高表达组疼痛控制所需时间[M(Q1,Q3)]为18.6(4.6,21.5)h,低于CD4低表达组的28.2(7.1,38.9)h(P=0.012);CD4高表达组吗啡用量[M(Q1,Q3)]为88.6(42.5,295.0)mg,低于低表达组的145.8(82.5,442.5)mg(P=0.010);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肠梗阻、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高表达组的OS和PFS[M(Q1,Q3)]分别为12.5(8.1,13.8)、8.5(3.1,9.4)个月,均高于CD4低表达组的8.6(4.1,12.9)、6.5(2.1,7.9)个月(均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D4高表达是影响患者OS(HR=0.876,95%CI:1.224~6.641,P=0.004)和PFS(HR=0.675,95%CI:1.742~5.930,P=0.031)的保护性因素。结论CD4阳性T淋巴细胞高表达Ⅳ期NSCLC伴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时间更短,吗啡用量更少,OS和PFS更长。

  • 标签: CD4阳性T淋巴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癌性疼痛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医治的65例早期活髓隐裂牙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医治方式的不同,分设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3例),对照组行综合措施医治,研究组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医治,比对两组医治疗效、牙齿病变情况以及牙髓活力保存。结果研究组医治疗半年及1年后的成功率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1年后的成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牙髓炎、牙髓坏死、继发性龋齿级根尖周炎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总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保存牙髓活力32(96.96%)例,失败1(3.12%)例;对照组为25(78.12%)例、7(21.87%)例;研究组牙髓活力保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医治可提高其医治疗效与牙髓活力保存,并改善牙齿病变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金属烤瓷 全冠修复 早期隐裂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寻找降低剖宫产的有效方案。方法总结分析2004—2010年剖宫产的病历资料,并与同期自然分娩组进行对照,采用随机抽样取材法。结果6年平均剖宫产为52.5%,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占首位,明显高于WHO提出的不大于15%的目标。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不断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降低剖宫产,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率 社会因素 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更加全面广泛变量构建一个新的预测小细胞肺癌(SCLC)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为SCLC的7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592例,女130例,年龄23~82(61±9)岁。使用随机种子数133将患者分为训练集(422例)和验证集(300例)。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使用Log-rank检验分析临床变量对SCLC预后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基于多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整合布莱尔评分(IBS)以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区分能力、预测误差值和临床净收益,并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提出的第8版TNM分期进行比较。结果男性、单核粒细胞计数(MON)异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异常、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异常、M1a期、M1b期、M1c期、放疗、化疗≥4周期和预防性脑照射(PCI)是SCLC预后的影响因素[HR值(95%CI)分别为1.39(1.00~1.92)、1.29(1.02~1.63)、1.41(1.11~1.80)、2.02(1.48~2.76)、1.09(0.77~1.55)、1.44(0.94~2.22)、2.01(1.49~2.71)、0.75(0.57~0.98)、0.40(0.31~0.51)和0.42(0.26~0.68);均P<0.05)]。基于以上变量建立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814(95%CI:0.765~0.862)和0.787(95%CI:0.725~0.849),高于第8版TNM分期[0.616(95%CI:0.558~0.674)和0.648(95%CI:0.581~0.715)];校准曲线表明其预测SCLC的2年生存与实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BS表明其较TNM分期具有更小的预测误差值(训练集:0.132比0.169;验证集:0.138比0.169);DCA表明其较TNM分期有更宽的阈值范围(训练集:0.01~0.96比0.01~0.85,验证集:0.01~0.94比0.01~0.86)和更高的临床净获益(训练集:列线图在0.19~0.96阈值范围内获益高于TNM分期;验证集:列线图在0.19~0.94阈值范围内获益高于TNM分期)。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性别、MON、NSE、Cyfra211、M分期、放疗、化疗周期和PCI共8个变量的SCLC 2年生存列线图模型,能够为SCLC更准确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列线图 生存期 预测 随访研究
  • 作者: 李运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9-19
  • 出处:《科学技术创新》 2008年第9期
  • 机构:摘要: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关系到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根据立地条件类型,顺应气候条件的变化,按照客观规律组织造林生产,才能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造林获得成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河道糙是推求洪水流量和进行其他水文分析的重要参数,论述了河道糙的含义,论证了在恒定非均匀流情况下,用能量方程处理流速水头变化和局部损失的问题;此外,还根据高坦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秋浦河高坦河段糙的规律性,对用比降—面积法测流有参考价值。

  • 标签: 高坦站 河道糙率 能量方程 分析
  • 简介:摘 要:近年来,国家和政府不断加强对林业建设的关注度和建立力度,尤其是在现阶段各项资源快速消耗的情况下,植树造林工作已经逐步位于林业建设非常重要的位置。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开展造林工作,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提高树木的成活和保存,促进我国林区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影响树木成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造林成活和保存

  • 标签: 造林 成活率 保存率 措施探究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可以反映机体的系统炎症状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L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一定的预后价值。在肝癌的治疗中,基于NLR构建的预后模型较常规分期系统显示出更大的预后效能。由于肝癌的异质性,在不同的研究中NLR的预后效能差别不一,而且单纯使用基线NLR评估预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了解NLR的临床实用价值,笔者对NLR在肝癌预后中的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癌,肝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临床举措。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未投保的中老年人可能更会面临不良健康结果的风险。我们比较了全国代表性的投保和未投保的中老年人群的死亡,这些人按种族、收入和有无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脏病来分层,使用倾向评分法来调整众多特征。缺乏健康保险和白人的调整死亡显著较高;收入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脏病有关。将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未投保的中老年人可能会极大地改善这些群体的健康结果。

  • 标签: 未投保 死亡率 糖尿病 私人健康保险 疾病 低收入 保险状况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对围生儿死亡的影响。方法对八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07年剖宫产为46.93%,显著低于2008-2011年的60.59%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在剖宫产指征中,妊娠并发(和并)症始终处于第1位,社会因素上升为第2位,难产为第3位,胎儿窘迫为第4位。围生儿死亡2004-2007年为15.7‰,2008-2011年为20.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死亡,但随着剖宫产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死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围生儿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形态学分类计数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20年6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参与筛查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健康供者4 221名,年龄36(3~72)岁,其中男2 520名,女1 701名。按照年龄分为4组:儿童组:≤14岁[334名,年龄11(3~14)岁];青年组:>14岁且<45岁组[2 855名,年龄33(15~44)岁];中年组:≥45岁且<60岁组[929名,年龄49(45~59)岁];老年组≥60岁[103名,年龄62(60~72)岁]。此外,同一年龄组根据不同性别分为2组。儿童组又根据造血特点将其分为儿童1组[48名,年龄6(3~7)岁]和儿童2组[286名,年龄11(8~14)岁]。按照临床血细胞形态学常规检验方法,对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及巨核细胞细胞数/4.5 cm2)进行分类计数。比较不同年龄组和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细胞计数结果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临床意义的不同组分别建立形态学分类计数参考区间。结果儿童与成人组之间、成人组不同性别间细胞计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因此对儿童组、成人不同性别组分别建立参考区间。儿童1组外周血分叶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态学计数参考区间分别为46.65(43.97~49.32)%和44.00(10.60~65.10)%,儿童2组分别为50.73(49.50~51.96)%和39.55(38.36~40.74)%,成人组分别为57.00(39.00~75.23)%和33.00(17.00~52.00)%。儿童1组骨髓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晚幼红细胞、成熟淋巴细胞形态学计数参考区间分别为11.54(10.68~12.41)%、14.20(13.19~15.21)%和23.99(22.06~25.92)%,儿童2组分别为12.50(7.00~21.50)%、15.00(9.50~25.50)%和21.02(20.24~21.81)%,成人男性组分别为13.50(7.50~21.00)%、16.50(10.50~26.00)%和15.50(7.50~26.00)%,成人女性组分别为14.50(8.00~24.50)%、14.50(9.00~23.00)%和17.50(8.50~29.00)%。儿童1组和2组粒红比参考区间均为1.86∶1(1.14∶1~3.23∶1),成人男性组为1.96∶1(1.12∶1~3.19∶1),成人女性组为2.22∶1(1.30∶1~3.69∶1)。儿童组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和产板型巨核细胞参考区间分别为138(25~567)、86(13~328)个/4.5 cm2,成人组分别为92(13~338)、38(3~162)个/4.5 cm2。结论建立了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形态学分类计数的参考区间,有助于提高临床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疾病筛查、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水平。

  • 标签: 骨髓 外周血 分类计数 形态学 巨核细胞 参考区间 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