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但他本人与后来的儒家却未能追问仁者为何应当爱人。未能追问这一根据直接关涉并影响到儒家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包括孔子哲学的经验性思维方式、儒家伦理的义务论性质、公私观与权利意识缺位,以及中国法律史上的民法缺失的问题。等等。哲学的形而上发问的意义也由此可见。

  • 标签: 孔子 儒家伦理 义务论 权利
  • 简介:Erscheinung、phaenomenon(Ph覿nomen)、Schein是康德哲学中的重要概念。Erscheinung、phaenomenon(Ph覿nomen)以及相关的英译词appearance、phenomenon从20世纪初起就一直被稳定地译为“现象”,但最新的一些译自德文的康德著作中译本中,出现了“显象”、“现相”等多种译法。而Schein及其英译词illusion译法一直不太稳定,目前的译法一般是“幻相”和“假象”。中译中出现的“像”、“象”和“相”三个字在汉语中确实容易混淆。我们究竟该如何翻译这些词?通过考察历史文献、康德原著以及相关汉字的用法可初步得出结论:康德批判哲学中的phaenomenon(Ph覿nomen)一般应译为“现象”,Erscheinung可译为“显象”,Schein似应译为“假象”。

  • 标签: 康德 现象 显象 假象
  • 简介:摘要:自我没有广延,已成定论,但胡塞尔晚年试图对这一定论发起挑战.因为他发现行为会“起效”,而“效用”会在自我中沉淀“堆积”起来,形成有“广度”、“深度”和“厚度”并延展着的存在,这些存在构成自我的习性、人格、禀赋或倾向并以此组成心灵的持守着自身特质的“本体”。经过进一步的论证,自我的这种广延被等同于胡塞尔晚年所探讨的“原对象”。从后者出发,耿宁在讨论阳明学派的道德意识时所提出来并企图在胡塞尔现象学的框架内加以解决的“寂静意识”的难题会迎刃而解.这种意识所包含的非对象性特征、静谧性的体验以及伴随性的情绪都得到了说明。

  • 标签: 胡塞尔 耿宁 自我 广延 原对象 “寂静意识”
  • 简介:刘述先先生于2016年6月6日晨驾鹤西去。惊悉噩耗,不胜震悼!刘先生是江西吉安人,1934年出生于上海。他是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博士,曾在该校任教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讲座教授兼任哲学系主任,退休后在台湾“中研院”从事研究,并兼任台湾数所大学的讲座教授。

  • 标签: 刘述先 牟宗三 当代中国哲学 儒家思想 当代新儒家 理一分殊
  • 简介:认识主体是表象者。它以心智对对象作表象。感性纯直观和知性纯粹思维都是作表象。它们是经验性直观的表象和知性的一般概念思维的表象的前提、基底和条件。心智本身作为主体意识就有一种表象能力来保证诸表象的综合统一性,使所综合的表象确定地对应于客体,从而为认识创造了条件,使之成为可能。心智所认识的是物体的表象。表象是对物体的表象,是物体所有的。表象是由心智的结构和机能所决定的,但它们毕竟是这种机能施于物体后而呈现或者说给出的东西。表象又区别于物体本身。物体缘于同认识主体结成认识关系,进入心智的纯直观而被表象为现象,而物体本身独立自在,远比表象丰富。表象对于科学具有表征意义。"科学作为实践"的观念只是引发科学哲学发生"实践转向",不存在"实践科学观"取代"表象科学观"的问题。"表象"和"实践"都是对科学的内涵的把捉。

  • 标签: 康德 表象理论 科学观
  • 简介:2015年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奠基人冯契先生诞生100周年,逝世20周年。2014年5月14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方克立教授到上海做了《冯契研究与冯契学派———论当代中国的学术学派》的讲座,作为明年冯契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活动准备工作的一项内容。方教授对冯契哲学的同情了解和高度评价,以及他对冯契学派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将他的讲座发言刊载于此,以飨读者。

  • 标签: 当代中国 冯契 学派 学术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逻辑经验主义是一场哲学运动的产物。其目标不是为科学作辩护。而是试图改造哲学。尔后,哲学家与科学史学家对逻辑经验主义观点的批判,使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哲学得以诞生。内在论的科学哲学以理解科学为目标,外在论的科学哲学以打开科学的黑箱为宗旨,两者不是替代关系和继承关系,而是平行发展的,它们代表了理解科学的两个极端。20世纪以来,这两条进路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向。这种融合表明了科学哲学的研究正在从认识论转向知识荤一

  • 标签: 理解科学 批判科学 认识论
  • 简介:传统的科学哲学有关科学理论的公认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宣告失败以后,有些科学哲学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发展出一种结构主义的科学理论结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缺点又排除了历史学派的极端,值得我们加以重视。这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强调科学理论分析在科学哲学中的重要性并批评了新经验主义否定系统理论和普遍规律的片面性。

  • 标签: 集合论 模型 理论元素 理论网络 理论金字塔
  • 简介:从越界视角审视胡塞尔的现象学,不仅胡塞尔在意向性学说和范畴直观理论上的突破得到了新的理解,就连他在意识和自我这样的核心概念上对近代哲学的颠覆也可以更容易地为我们所确认。从越界视角审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我们会获得两个异于常识的观点:海德格尔早期所宣称的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越界是一种伪越界,他对存在、此在及其超越性的理解与胡塞尔的基本思想相去不远,他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甚至可以包容在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之中;而海德格尔在中后期逐渐认识到的关于存在的自身隐匿性和归闭性的思想表明他已越过了意识现象学的疆界。此外,从越界视角阅读两篇书评,评论中关于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价值、纯粹自我的直观可能性、意向相关项与时间图型的关联、还原的合法性以及反思的两难性等问题都可以得到别具一格的回应。

  • 标签: 胡塞尔 海德格尔 现象学存在论 越界
  • 简介:知识论首先关注的是知识的定义。但“知识就是被辩护的真信念”这个经典定义却遭到了“盖梯尔问题”的打击。普兰丁格致力于知识论大厦的推倒重建,建立起了以“保证”为核心的知识论体系,他认为这有助于解决“盖梯尔问题”。他的思想有一定的启发,但也存在其偏颇之处。

  • 标签: 普兰丁格 保证 盖梯尔问题 知识论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法为我们思考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新的视野。然而,它首先需要应对的是“人类命运冲突体”之类的立场,后者的代表显然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自从1993年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之后,此论俨然成为讨论文明之间关系不能回避的范式。中国学界也对之作出了回应。人们时常注意从中国古代哲学中寻找应对资源,然而,中国哲学界的天下主义观点以及试图用忠恕之道应对文明之间关系的观点,具有内在的致命不足。与之相对,中国现代思想对解决文明之间冲突关系、构建命运共同体具有生命力,对此可以谭嗣同的仁学、蔡元培的世界主义为例加以说明。

  • 标签: 文明冲突论 天下主义 忠恕之道 中国现代思想
  • 简介:本文讨论杨国荣教授所著之《伦理与存在》、《道论》到《成己与成物》三书②,主要分两部分,其一为对三书“写作特质”的外部观察与定位,其二为对其中核心术语“本体论”一词的使用意义之考察。

  • 标签: “本体论” 写作特质 杨国荣 概念使用 教授 伦理
  • 简介: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全球化与文化冲突、价值冲突”的讨论是一个热点问题。价值认知、认同与选择的困惑是当今世界遍布“道德困惑”的时代难题,也是新时代的老问题。从人类历史来看,新的时代和大国崛起呼唤引领世界未来的价值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当今时代走出价值独断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两极”困窘的中国方案。在价值取向上人类生存发展的至上性、在价值主体上的多主体性、在价值目标上的超越性、在价值结构关系上的利益相关性、在价值取向上的未来发展性、在价值构建上的自觉自愿性、在价值行为主体上的宽容性、在价值主体行为上的交流互鉴性以及在人类共性问题治理上的相互协调性共同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价值内涵。

  • 标签: 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价值内涵
  • 简介:哲学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问题的基础性、学科的自觉性和方法的独特性。反思平衡、概念分析和先验论证是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凭借这些方法,针对“科学是什么?”的问题,方可分析三种典型科学模式的基本构成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揭示这些科学模式得以可能成立的先在的解释性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哲学科学常识》一书中涉及的哲学与科学之间关系的论述提出了若干评论性的、商榷性的见解。

  • 标签: 反思平衡 概念分析 先验论证 科学模式
  • 简介:“慎独”之“慎”为“思”之义,“独”为内心精一的状态。“慎其独”即“思其心”之义。将此义验证于《大学》、《中庸》、《荀子·不苟》、《礼记·礼器》四篇中,可发现同样有效。通常意义上的“谨”、“敬”、“诚”作为省思内心的当下状态或反思后的结果,只是“慎独”工夫所涵具的内容而非“慎其独”一词的涵义。

  • 标签: 慎独 五行 思心
  • 简介:儒学在当代中国近30年来有充足的发展,就儒学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显然有贞下起元的趋势。但当前儒学能否面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同时挑战,既克制现代性的工具理性而又基于理性建立整体的价值观点,既超越个体化的自由任性而又能在群体性中激励个体的创新,应是儒学当今追求的方向。事实上,儒学也面临着存在与发展的困境,这显然是儒学对自身的发展的历史不能有效地掌握,对儒学的反思精神以及本体与宇宙的基础性不能有深切的认识所致。至于与其他传统的哲学理念如何沟通而实现其独特性与独立性,更有待相互认知对等的深化。何以至此?固可以做出诸多解说,但如果未能维护儒学本有的真诚性,又未能持续发展其创生性,在自然有为的生命意义的自觉中,发挥儒学本有的德性精神与实践力行精神,贯注于理论的建设与文化价值的创建,则即有所获也必“既得之,必失之”。海峡两岸儒学发展各有一偏,一为唯识化的心性哲学,一为经学化的政治哲学,加上外来的只着眼于关系主义的角色伦理,构成了当前儒学发展的“三偏”。相应于此的“三正”之说是:相对于心性哲学可以发展更具积极性的生命哲学;相对于经学政治哲学可以论述易学与儒学的交互整合,形成一套向往以德法为本体的政治诉求;同时,可以提出生命责任伦理来规范极易流于表象主义与自欺欺人的角色伦理。

  • 标签: 儒学 真诚性 创发性 三偏 三正
  • 简介:权力传承是关乎国运的大事,是政治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理问题,是现象学应该研究的现象。《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一书通过现象学的时间观对权力传承进行了新颖独到的论述。通过它所拓展的视野,我们看到权力传承首先是一个原本的时间问题;法家政治将权力实体化、绝对化、现在时化,这种传承几乎是注定要失败的;儒家基于亲子间的原本时间—意义关系,通过礼乐教化来兴发、维持权力传承,这是它破除和取代法家权力传承模式的重要原因;民主制对于君主制的优势在于权力传承中相互共在的时间结构。但是历史和现实也显示民主制在权力传承方面也存在不少需要克服的问题。

  • 标签: 权力传承 法家 儒家 君主制 民主制
  • 简介:陈嘉映《说理》一书的主题是“说说理之理”,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理”。“说理之理”有什么内涵,“说理之理”为什么值得论说,可以通过对西方哲学从reason(理性)经过rationalit、,(合理)到reasonableness(讲理)的思想演化过程的考察得到理解。把理性(reason)不仅理解为合理(rationality),而且理解为讲理(reasonableness).有助于克服当代哲学中理性独断主义和理性虚无主义的非此即彼。当代西方哲学家从不同角度论述的讲理(reasonableness),与梁漱溟先生进行中西比较时所说的中国文化的“理性”,很值得做一深入比较。

  • 标签: 理性 合理 讲理 梁漱溟 哈贝马斯 罗尔斯
  • 简介:宗教语言问题的实质是“上帝”概念如何被“人”所赋义的问题。以艾耶尔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坚持“经验指称”的赋义方式,认为“上帝”概念不符合基于经验事实的“可证实性原则”,故必须被拒斥;而普兰丁格则认为,“上帝”概念的赋义应当始于人的“信任”情感,只要相信者拥有这份信任情感,则“上帝”概念对他来说就是实在的、有意义的,这是一种“情感赋义”的谈论方式。二者的区别在于谈论宗教语言的出发点不同:“经验指称”的起点是人的经验。而“情感赋义”则始于人的情感。不同的出发点引导了人对“上帝”的不同理解过程。

  • 标签: 宗教语言 上帝概念 经验指称 情感赋义
  • 简介: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我国哲学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从事古希腊哲学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古希腊罗马哲学大会,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2014年,在浙江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古希腊罗马哲学大会上,隶属于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的古希腊罗马哲学学会成立。伴随着这一过程,国内学者研究古希腊罗马哲学新的论文、专著、译著不断出现,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学术研究的繁荣发展。云南大学哲学系曹青云副教授的《流变与持存: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一书自2014年11月出版以来,受到国内古希腊哲学界的关注,并引发了相关学术讨论。笔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对当代中国学者进行古希腊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产生了一些思考,希望在此和大家分享和讨论。

  • 标签: 古希腊哲学 哲学研究 亚里士多德 当代中国 方法论 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