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在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实践的时代”,“无用之学“的哲学一时陷入了危机。哲学要走出困境,除了需要相应的社会、经济基础之外,还需要哲学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试”和创造,以适应时代,为形成中华民族的“核心理念”,迎接“理论时代”的到来而做好自身的准备。

  • 标签: 社会转型时期 哲学 经济 时代感 个性化 创造性
  • 简介:长期以来,春秋时期《周易》的哲学内涵没有得到充分阐发,因而直接影响了《周易》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从概念的澄清入手,结合《左传》、《国语》中的易学材料,对春秋时期隐藏在“占筮之书”形式下的《周易》文本的理论结构进行阐发,以明确《周易》的哲学内涵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周易》文本中的哲学内涵可以概括为以“阴阳观念”为基础的“八卦←→六十四卦←→本卦·之卦”这一套由低阶、中阶而高阶的推理模型。

  • 标签: 《周易》 哲学 内涵
  • 简介:探究《周易》本真是现当代易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易学的一般定义是"研究《周易》的学问",所以《周易》文本是易学研究的中心;其次,通过对易学史的简要回顾可以进一步凸显出"探究《周易》本真"这一基本问题的重要性;最后,从当代易学的研究成就和研究方向来看,探究《周易》本真是当代易学研究的根本任务。

  • 标签: 易学 当代易学 根本任务
  • 简介:理性并不足以代表哲学。哲学就像诗歌、小说和戏剧一样,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品。哲学家置身于特定时代和环境中,和平常人一样有血有肉,他们的思维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的见识和个人情感的影响。人们习惯把哲学家关于幸福的思考想象得古怪而高不可攀,而忽略了他们的哲学中也有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和利益的思想。以柏拉图为例,其晚期作品显示出他对于适度原则的重视,以及他在"幸福"问题上的妥协。由此可以纠正以往对柏拉图伦理思想的一些偏见和误解。

  • 标签: 量度 幸福 柏拉图 适度 菲丽布
  • 简介:知觉内容如何是概念的?这是当代认识论中所关注的关键问题.麦克道威尔的概念论认为,只有概念性的东西参与进辩护活动中,因此知觉内容必然是包含概念的.他的概念论可以总结为两点:C1,知觉内容是概念的;C2,概念来自后天语言学习.特拉维斯对麦克道威尔的观点展开了批判,指出了麦克道威尔的概念论是一种存在问题的表征理论,同时指出作为概念论基础的“似真之看”是不可能的,从而使C1被证明是不成立的.麦克道威尔承认特拉维斯的批判并进行修改,他分别提出M1(直观能力是一种概念能力)和M2(知觉内容中仍然存在某些概念)两个措施进行修改.但是本文将指出这两个修改非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使修改后的C1与C2相冲突.从而证明概念论的主张是不一致的,麦克道威尔依旧无法说明知觉内容如何具有概念.

  • 标签: 知觉内容 概念性 直观 特拉维斯与麦克道威尔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