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弄清楚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要明确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我们判断当代中国历史方位的重要依据。从经济社会形态看,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主体社会形态看,当代中国正处于从'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渡时期;从技术社会形态看,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从交往社会形态看,中国正处于从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时期。

  • 标签: 当代中国 经济社会形态 主体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 交往社会形态
  • 简介:科学把握西柏坡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深化认识,获得新知,要把党中央进驻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作为参照坐标,以主体自身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当前在哪里等为切入点,结合考察西柏坡精神的思想源头进行研究。西柏坡精神的实质,是谦虚谨慎、永葆本色、正视挑战、面向未来的不懈进取奋斗精神。"不懈进取奋斗",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

  • 标签: 西柏坡时期 党的历史方位 西柏坡精神
  • 简介:历史方位可用不同的坐标向量标注,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可建构多维、立体的坐标体系。其中,时间坐标标明新时代的进入节点,架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轴;空间位置标明新时代的地域范围,彰显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社会主要矛盾标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所在,折射出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演进历程;发展阶段标明新时代承前启后的发展脉络,蕴含“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方位坐标 时间 空间 社会主要矛盾
  • 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上,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对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向纵深,就要保持定力、耐心和韧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注重发挥法治的支撑保障作用,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注重发挥良好政治文化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

  • 标签: 新时代 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对邓小平东西部富构想的继承与发展。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时.重温邓小平东西部富构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西部大开发战略 共同富裕思想 经济结构 经济政策
  • 简介:一、系统地考察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意义分析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于共同富裕问题十分重视,他提出和创建了科学的共同富裕理论,并且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今天,我们之所以强调应当系统地探析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及其实践,这是因为:

  • 标签: 共同富裕理论 理论与实践 邓小平 社会主义 系统 共富
  • 简介: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始终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1956年至1957年,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可贵的探索。在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和党际民主的建设方面提出了很多闪光的思想和设想,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体现了我们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

  • 标签: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 民主政治建设 中央领导集体 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民主 党内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