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主要矛盾"是毛泽东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毛泽东最早使用"矛盾"这个概念,是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而最早使用"主要矛盾"的概念,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形成比较成熟的关于矛盾问题的系列论述,即毛泽东的矛盾观,其标志性成果是《矛盾论》。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主要矛盾"提出过一系列的命题和判断。从中我们即可以看出他对"主要矛盾"地位和内涵的规定,又可以分析出他之所以成功解决问题和最终出现偏离的理论根源。

  • 标签: 毛泽东 “主要矛盾” 认识出发点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两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命题。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概念与命题内涵的认识尚不尽一致,有多种不同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核心命题,是本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建构的逻辑前提和基础。而对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核心命题相关的重要命题的厘清,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其学科建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 转化 核心命题
  • 简介:马克思一边对资本主义发动激烈的批判,一边对自己时代的种种正义言说给予冷嘲热讽,这种独特的姿态既给马克思的"资本批判"蒙上一层暧昧的色彩,同时也给人们反思"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留下了充分的余地。在英美学界,塔克尔第一个描绘了"反对正义的马克思"的思想形象,而伍德则追随塔克尔,就马克思的"正义批判"提出了更加繁富而细密的论证,布坎南把塔克尔和伍德的这种观点称之为"塔克尔—伍德命题"。本文力图从起源处展示"反对正义的马克思"的思想原像并对英美学界的此一论辩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希望能够真正廓清正义概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原始位置并进而通达研究正义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境域。

  • 标签: 正义 道德 历史 法权 生产方式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凸显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明确提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对于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 标签: 新时代 党的建设 政治建设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际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同为毛泽东在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提出的两个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与王明政治论争的产物,而在'中国实际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这一口号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毛泽东思想',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实质上,这两个命题的关系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一种承继关系,我们在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时,必须重视中国实际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实际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毛泽东思想
  • 简介: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目前,学界从不同角度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实现路径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但是,研究中也存在研究深度不够、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对共享发展的理论渊源与演进、实践历程与经验、时代价值与意义、推进原则与路径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共享 社会主义的本质 综述 中国特色 研究成果 大发展
  • 简介:从伦理视角审视,习近平总书记共享发展理念聚焦发展过程中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受益性不均等问题的解决,具有丰富的伦理特质和伦理意义。共享发展理念,体现出从共富追求到共享理念新发展的价值伦理,基于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公平伦理,彰显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追求的责任伦理。探讨共享发展的伦理指向,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长征之路意义重大。

  • 标签: 共享发展 共同富裕 伦理指向
  • 简介:网络为民价值理念是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日新月异,让13亿多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成为中国特色信息化发展的必选之路。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人民期待和需求,把握网络信息化发展规律,立足互联网全球化的新态势和我国具体国情,不断以创造性的理论和战略举措推动我国网络信息化的繁荣发展,积极践行网络为民的价值理念。习近平网络为民价值理念贯穿于建设网络强国、创新互联网技术和培养网络人才、建立互联网治理体系和保障网络安全、发展网络经济和繁荣网络文化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中。

  • 标签: 习近平 网络为民 价值理念
  • 简介:马克思在《导言》中阐发了'生产与消费同一性'命题,该命题强调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是由特定生产方式决定的、以生产为矛盾主要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以此科学内涵为基础,可从两个方面加深对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其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侧着手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符合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矛盾本质的主要观点;其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重点推进的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也同样契合马克思所总结的在市场经济体系内部解决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 标签: 马克思 生产 消费 同一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简介: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包含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四个层面的内涵,其提出是我们党把握共享发展规律、聚焦共享发展难题、深化国家治理认识的伟大创举。共享发展理念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其理论依据在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对共同富裕价值的追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其现实依据则在于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增强人民的福祉与增加各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

  • 标签: 习近平 共享发展理念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 简介: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以来,学术界围绕何为共享发展、共享什么、如何共享发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界定清楚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即何为共享发展是开展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中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

  • 标签: 全民共享 内涵研究 述评 国内 五中全会 研究成果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视野开阔、高屋建瓴,站在时代的高度系统总结了马克思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人民实现自身解放、指引人民改造世界、探索时代发展新课题和回应人类社会面临新挑战等方面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一纲领性文献对于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人民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恪守 纲领性文献
  • 简介:井冈山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一种先进的价值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这种价值体系中蕴涵着许多宝贵的思想滋养,和谐理念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具体包括:“以人为本”的和谐执政理念、民主平等的和谐干群关系、诚信互助的和谐军民关系、不和谐因素的有效化解等。

  • 标签: 井冈山精神 和谐理念 和谐价值
  • 简介:在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特殊经济条件之下,研究服务劳动的生产性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学者在此问题上论述颇多,但始终难以观点一致,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一个颇具争议的命题。笔者试图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点出发,确定判断劳动生产性的标准,从而在分析我国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我国现阶段服务劳动的特殊性。

  • 标签: 服务劳动的生产性 劳动价值论 生产劳动的规定
  • 简介:<正>审视政治哲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黑格尔、马克思、托克维尔等人从不同的路向创构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还是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社群主义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以不同的方式重写政治哲学的基本话语,实质上都在不同程度上借助于对市民社会问题的质询与探问而展开,诸如个人权

  • 标签: 市民社会理论 亚里士多德 现代政治哲学 历史流变 社会理念 公共领域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国际环境中,国家和民族之间经济硬实力竞争的背后.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国际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是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连接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桥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乃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国际文化交流呈现新特征,我们应适应变化,摆脱陈旧理念的束缚,建立以共存共生、和谐融合以及有容乃大为代表的国际文化交流新理念,并以此为指导,推动相关理论思考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新框架的构建。

  • 标签: 国际文化 软实力 文化产业 新理念 全球化
  • 简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战略部署。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服务理念的培育,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三是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四是抓好服务型党支部建设。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服务型党组织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