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就在路易·波拿巴到达巴登-巴登之前,这个小城就布满了装扮成艺术家和花花公子的法国密探、警察和宪兵。他们从他在火车站下车开始,一路尾随到他下塌的斯蒂凡妮·贝德饭店,当他有几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他们就狂呼乱叫,虽然他们的“皇帝万岁”的欢呼声常常被德国旁观者的嘘声所淹没。在皇帝的随从中,弗略里将军和法伊将军令人生厌的粗俗相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位有着猫头鹰一样的眼睛和鹦鹉一样的鼻子的主人公的出场效果,与他的滑稽使团相呼应,他还穿上了那件具有历史意义的灰色外衣。他与摄政王的私下会谈只持续了45分钟,而在与霍亨索伦王朝其他权贵的全部会谈中,他都不得不同时面对全体德意志小君主,因此很难有机会就重大事务进行交易。在离开巴黎之前,

  • 标签: 历史意义 路易·波拿巴 巴登-巴登会议 卡·马克思 财政预算案
  • 简介:蒋建农在《党的文献》2016年第1期撰文认为,探讨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问题,可以从“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时期”两个概念,即从遵义会议本身和从遵义会议的酝酿、召开及其决议的最后通过乃至下发、传达与贯彻这一完整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遵义会议本身虽然并没有推举毛泽东“在党内负总责”,也没有让他成为“最后在军事指挥上下决心的负责者”,

  • 标签: 遵义会议 领导地位 毛泽东 地位问题 《党的文献》 军事指挥
  • 简介:毛泽东在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为社会主义事业运筹帷幄的同时,诗兴盎然,进行了一系列诗词活动,留下了伟大诗人的历史足迹。

  • 标签: 毛泽东 成都会议 诗词活动
  • 简介:1996年10月24—26日,来自德、俄、法、日、韩等国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专家在德国特里尔马克思故居召开了MEGA^2I/5《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的编辑讨论会。会议围绕陶伯特领导编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哪些文本可以收入MEGA^2I/5((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的文本的编排顺序原则、卷次的题目等重大问题上产生了激烈争论,各国专家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此次讨论会加深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卷编辑原则上的分歧。

  • 标签: 《德意志意识形态》 MEGA^2 编辑原则
  • 简介: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是我军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我军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是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保证。这一光辉思想是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借鉴苏联红军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革命实际不断进行艰辛探索而逐步形成的。在毛泽东主持召开的著名古田会议上,他提出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部队、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巩固发展新型人民军队内外关系等思想,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指导着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

  • 标签: 《古田会议决议》 毛泽东 建军思想
  • 简介:遵义会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挽救党和红军命运、进而挽救中国革命命运的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的地位源于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通过了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而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毛泽东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遵义会议的酝酿准备阶段、主体会议阶段和接续完成阶段,毛泽东都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及影响。

  • 标签: 毛泽东 遵义会议 作用 影响
  • 简介:毛泽东对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出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并积极做党和红军一些领导人的思想转变工作,使他们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决裂,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条件。二是在遵义会议上深刻分析和批判了"左"倾错误路线,得到了大多数与会者的支持和拥护,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是党和红军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是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红军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掌握战争主动权,四渡赤水,取得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是一次对中国革命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会议,而毛泽东对遵义会议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也将铭刻在中国革命不朽的丰碑上,永垂青史。

  • 标签: 毛泽东 遵义会议 历史贡献
  • 简介: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召开的古田会议,是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后的新形势下,加强党和红军建设的一次伟大的创新实践。古田会议的历史贡献之一就是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主张,并且成功探索了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这些成功探索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源泉,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以深刻的历史启示。

  • 标签: 党的建设 古田会议 科学化 党的工作 创新实践 历史贡献
  • 简介:2016年是《乌托邦》发表500周年。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KUL)和(法语)鲁汶大学(UCL)共同举办了'我们时代的乌托邦'会议,讨论'乌托邦精神'在当代的意义,以及我们怎样促成乌托邦的构建。

  • 标签: 乌托邦 鲁汶大学 理性与想象 乌托邦未来
  • 简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论表明,艺术既是人类观念的生产,又是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物的艺术品沦为商品是基本事实。而在大众文化时代,艺术生产既促进了艺术的流传,又助推了大众社会的形成。艺术生产论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化向大众社会之一般性的过渡,它不仅是文化观念的生产,也是以物的形式出现的商品的批量生产,后者促成了大众社会的形成。大众文化时代的艺术生产正是科技理性与人文理性协和的产物,而这也是创建符合大众利益的大众社会的唯一途径。

  • 标签: 马克思 艺术生产 大众文化 人文理性 科技理性
  • 简介:吕臻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7期撰文认为,政策和策略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它都深刻指导着广大党员干部不懈奋斗与实践,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70年前,毛泽东发表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历程书写下重要一笔。

  • 标签: 毛泽东思想 党员干部 当代价值 思想理论教育 革命战争年代 中国共产党
  • 简介:陈扬勇在《苏区研究》2017年第1期撰文认为,遵义会议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的关系问题,是中共党史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这个问题,指出: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 标签: 毛泽东同志 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 历史结论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否定
  • 简介: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苏共中央突然决定中断提供核武器资料样品与彭德怀路过莫斯科时间的某些契合,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7月14日信件与赫鲁晓夫反对人民公社言论的某些契合,引起了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高度警惕。庐山会议硝烟扩大到适与赫鲁晓夫有公务接触的彭德怀身上,构成了1959年庐山会议毛泽东对彭德怀信件认识拐点的重大国际背景,构成为错误批判彭德怀的重要可能成因之一。

  • 标签: 毛泽东 赫鲁晓夫 彭德怀信件 庐山会议
  • 简介:<正>一、生产力标准属于社会进步观的范畴唯物史观不光是向人们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同时也给人们提供评价社会历史现象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近几年来一度成为热门课题的生产力标准就是唯物史观评价社会历史现象的标准。生产力标准是个简称,它的完整提法是:社会生产

  • 标签: 社会形态 社会进步观 资本主义 评价标准 生产力标准 价值标准
  • 简介:<正>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列宁也提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毛主席曾指出,评价一个政党作用的大小及好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

  • 标签: 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工作 马克思主义 直接生产力 人类社会发展 生产发展
  • 简介:知识生产力是以知识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创新为灵魂和核心、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力形态。知识生产力的相关研究,克服了过去仅从物质生产力的视角界定生产力的做法,扩展了生产力的涵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容,具有重大理论及实践价值。

  • 标签: 知识生产力 物质生产力 唯物史观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大生产运动,经过了哪些阶段,解决了哪些问题?理论界以前对此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进行了研究和再认识:从阶段上看,经过了1938至1940、1941至1942、1943至1945的三个阶段。从解决问题上看,不仅解决了抗日军民吃穿用等严重的物质困难,也推动了工业、科学技术和城市工作的发展,还树立了劳动光荣、人民至上和重视生产力的观念。

  • 标签: 毛泽东 抗日战争 大生产运动
  • 简介:马克思认为美的本质是自由,因而可以根据不同自由度来区分美的层次。以自由度的不同可以把劳动区分为两类:异化劳动和自由劳动,其中自由劳动又可分为不以自由本身为目的的自由劳动和以自由本身为目的的自由劳动。这样,"劳动生产美"就具有了三个层次,一是异化劳动所生产的美,二是不以自由本身为目的的自由劳动所生产的美,三是以自由本身为目的的自由劳动所生产的美。

  • 标签: 劳动 自由 马克思
  • 简介:在马克思的视域中,精神生产是一种“天性能动”的存在,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具有变革社会的强大实践力。然而,在资本逻辑主导下,精神生产被贬抑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异化精神”逐步实现了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的统摄和控制。马克思将精神生产的历史维度从资本主义社会延伸至共产主义社会,建构了挣脱资本逻辑、走向人的逻辑的自由之路:“全面而自由”的人的生成、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精神生产和精神生产话语权的回归。

  • 标签: 马克思 精神生产 资本逻辑 资本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