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媒介文化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其是在资本的驱逐下遵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发展的,媒介文化的普及为人类当代精神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后工业社会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媒介文化依托高科技传播手段为人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知识与信息,有效地满足当代社会人类认知的需求;后工业时代人们的劳动与生产水平都大大提高,但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媒介文化的娱和性生使其成为人们精神的避难所。

  • 标签: 媒介文化 当代生活 资本 社会认知
  • 简介: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劳动者身体的三种规定——作为工具而存在的身体、作为自我意识外化的身体和作为欲望而存在的身体,马克思提出人的身体是欲望、工具和智慧的聚集之所,身体在欲望、工具和智慧的相互生成中历史性和社会性地生成自身的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身体因而是审美化的身体,马克思的身体理论因而是一种身体美学,它帮助我们认识和批判当今消费文化语境中身体所面临的虚无主义、欲望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困境,并指引我们获得回归身体自身的共生主义智慧。

  • 标签: 身体 工具 欲望 智慧 共生主义
  • 简介:苏俄在推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根据当时国情的变化,审时度势,将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作重心从政治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并且超前提出,还需要把工作重心进一步向文化建设转变。探析列宁在这一时期文化建设的深刻蕴意,有利于我国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征途中汲取经验,为构建社会主义创新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列宁 新经济 文化建设
  • 简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它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出现的很多情况令人堪忧,尤其是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引起人们思想的强烈波动,一股脑将这些问题归咎于资本的降临。然而,是否的确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资本造成的不良后果?澄清这一问题就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

  • 标签: 市场经济条件 社会主义 资本 逻辑 经济发展 贫富差距
  • 简介: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可以清醒看到中国经济保持着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这根本的就在于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建立起了推动科学发展的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制度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7.23”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标签: 社会主义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兼容性
  • 简介:青年马克思对分工的研究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从经济学和哲学两个维度对分工进行研究。无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阐述都贯穿着这条主线。对分工进行如是理解,有利于我们看清马克思思想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发展历程。

  • 标签: 分工理论 经济学维度 哲学维度 重要意义
  • 简介:被201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学术刊全文转载的综合性期刊有596种,约占《复印报刊资料》全年涉及期刊总数(1543种)的38.6%,共被转载全文总数4648篇,约占《复印报刊资料》学术刊转载期刊论文总量(12854篇,不舍报纸和集刊被转载论文)的36.2%,

  • 标签: 《复印报刊资料》 综合性期刊 学术论文 转载 期刊论文 报纸
  • 简介:“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产生以来,研究者对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彼此冲突甚至互相排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界定的混乱及内含的逻辑缺陷,影响了研究进程的深入和研究成果在更广范围的传播。本文通过剖析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种通常解释,就如何进一步拓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并剖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长期忽视经济学的原因及后果,认为强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概念解析 内涵拓展
  • 简介:马克思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但是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只分析了自由竞争阶段的生态问题的特点,无法分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才开始出现的许多新的特点。基于自由竞争时代的分析,马克思认为脚踏车式的生产导致了资本主义的新陈代谢断裂,导致了对资源与环境的过度消耗。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马克思主义者和激进政治经济学家,如凡勃伦、巴兰、斯威齐以及史奈伯格等人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浪费等而导致的生态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生态学
  • 简介: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国家。日本学界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39—1965年的“《资本论》形成史中的《大纲》研究”,第二个时期是1966—1974年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中的《大纲》研究”,第三个时期是1975年以后至今的“世界视野中的《大纲》研究”。从整体上看,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大纲》研究对“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 日本马克思主义 研究综述
  • 简介:运用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思想来剖析今天的美国霸权,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战后美国霸权的经济实质是美元霸权。美元霸权推动美国经济日益加深其寄生性和腐朽性。美国维系美元霸权,追求垄断利润的目的,日益推动其成为21世纪全球战争的最大策源地,并将最终导致美国的衰落。

  • 标签: 列宁 美国 霸权 美元霸权 帝国主义
  • 简介: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了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的所有制结构,允许和鼓励小私有制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同时,列宁为了保证苏维埃经济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提出了加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管理,发挥国营企业和合作社的引导作用。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思路”对于我们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反对搞私有化和“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新经济政策 所有制理论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