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赵勇、张飞在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西方毛泽东研究是国际学术界毛泽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西方毛泽东研究的宏观脉络,有助于审视西方毛泽东研究的认识框架及发展趋向,汲取其有益成果,辨析其错误倾向。西方毛泽东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新闻报道和传记为标志的初始阶段。

  • 标签: 毛泽东研究 西方 脉络 宏观 《人民日报》 国际学术界
  • 简介:西方的国家治理话语体系中,政府、市场、社会之间是建立在分离和对立基础上的“大小”“强弱”关系,这种关系在实践中导致了诸如“政治衰败”“失败国家”等一些国家治理质量低下的现象甚至引发全球性危机。我们应该超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确立国家治理主体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发挥政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更为积极的功能和价值,构建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符合国情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国家治理话语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话语权。

  • 标签: 国家治理 二元对立 良性互动 国情特点
  • 简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共和主义,实际上都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为了挽救或缓和资本主义现代性和政治的危机而提供的理论'修正和护航'。马克思的政治哲学作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和政治危机的理论反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则主张彻底变革和超越资本主义制度,以共产主义取而代之。在如何对待财产权的问题上,自由主义主张的是保持私有制的'财产的平等化',而马克思主张的是废除私有制的'财产的社会化';在如何对待社会共同体的问题上,社群主义建构的'完善论国家'是'虚假的共同体',而马克思建构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真实的共同体';在如何对待民主的问题上,共和主义追求的是形式化的'程序的民主',而马克思追求的是实质性的'革命的民主'。

  • 标签: 马克思 政治哲学 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共和主义
  • 简介: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的批判反思,以唯物史观和生命哲学为理论武器,呈现出在比较基础上批判、批判与认同的结合、强烈的革命性、批判与建构的统一、以启蒙为取向的显著特征。梳理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的批判,有助于总结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并为当代中国处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关系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 标签: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西方社会 批判
  • 简介:政府与市场关系,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一大主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改革就是要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在理论不彻底、市场不完善与计划经济体制烙印严重存在的情况下,核心问题仍然是要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命题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扫除了体制上的障碍。但市场的消极方面需要宏观调控加以制约。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已初显双强特征,出现的是一种“强政府、强市场”的新颖格局。但严格说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都还是不够强,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强”模式,还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加以完善。

  • 标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双强”模式 政府 市场
  • 简介:不从理论上把毛泽东实践概念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本质区别梳理清楚,就有可能在毛泽东实践概念解读上丧失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中国之旅的立场,将毛泽东实践概念解读引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立场上去,或者将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误当成毛泽东实践概念,用西方左派激进主义思潮的实践概念冒充、伪造、置换毛泽东实践概念,将毛泽东实践概念打扮成他们政治立场上需要使用的工具.

  • 标签: 毛泽东 西方马克思主义 实践
  • 简介: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国内力量,实现抗战建国,与各民主党派联合要求国民党改组政府,建立各党派平等参与的联合政权。然而,这一主张公布后却遭到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极力围堵。与此情形相反,国民党进步人士、各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和爱国民众则对联合政府主张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应当看到,联合政府主张之所以受到欢迎,既是因为人们出于对民主政治的向往,同时也离不开这一主张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和实践经验。

  • 标签: 联合政府 国统区 政党 民众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得以展开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问题,既涉及比较研究工作的深化,又涉及意识形态概念史的梳理。就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内容与历史逻辑问题而言,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或作用等的探讨理应得到肯定;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演进问题实质上关联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学说。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范式和创造性转化问题上,'回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为近年来国内相关讨论中最值得注意的声音。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范式
  • 简介:西方在文化、现代性方面有着诸多共同点,但中西方的政治哲学存在着明显不同,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政治逻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加强有关中西方权利思想的语境问题的理论思考,有助于对中西方政治生活与政治方式的精确理解,从而促进思想交流,缩小分歧。

  • 标签: 认识论大革命 西方自由主义 中国文化 政治逻辑 语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