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董仲舒,生于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据苏舆《董子年表》),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人。他少年时治《公羊春秋》,与公孙弘同学于胡母生。汉景帝元年(前156年)与胡母生一起立为博士。他授徒著书,十分用功,有“三年不窥园”之说(《汉书·董仲舒传》)。曾向汉武帝上“天人三策”,被任命为江都

  • 标签: 董仲舒 哲学思想 汉武帝 天人感应 统治者 目的论
  • 简介:<正>《淮南子》是由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122年)主持、众宾客集体撰写而成。这是继《吕氏春秋》之后,一部以道为主兼采众说的体系较完整的鸿篇巨制,对汉以后的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仅就《淮南子》哲学思想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加以论列。由于刘安哲学是董仲舒哲学的对立面,所以也不得不对它们进行一些比较研究。

  • 标签: 《淮南子》 哲学思想 董仲舒 《缪称训》 《吕氏春秋》 “真人”
  • 简介: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十年前,面对着网上万人签名要求取消中医,中医学界和中国哲学史界的一些朋友们,与热爱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广大干部群众一样,心情都很不平静,感到很受压抑。他们在一起商量:应该怎么应对?我们怎样发声?

  • 标签: 中医哲学 哲学思想 钱学森 中国哲学史 专业委员会 历史条件
  • 简介:<正>一、《易经》哲理概论王船山的易学,是他学术思想的最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易经》哲学的代表。历代研究《易经》的学者,在汉朝专门注解,建立象数;在宋朝零碎讲解,没有系统;在清代从事考据,讲述图解。王船山则排除汉朝的象数,从哲学思想解释全部《易经》和《易传》。成立他的易经哲学

  • 标签: 宇宙 太极图 王船山 乾坤并建 八卦 哲学思想
  • 简介:<正>我国南宋时的叶适,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事功学说的集大成者。在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盛行时,叶适接过事功派所另树的一帜,把这派学说推向一个新水平,确立了与理学、心学鼎足而立的地位。然而,作为事功派集大成者,必有其思想渊源。我们重视对叶适哲学思想的研究,当然不能忽视他的思想先驱、永嘉学派的导源者薛季宣和陈傅良哲学思想,本文试就对他们作一点初探。

  • 标签: 陈傅良 哲学思想 道器关系 事功之学 唯物论 永嘉学派
  • 简介:孟喜为西汉象数易的创建人,其易学后人称之为“卦气”。卦气乃结合“学”与“术”成一结构庞大的思想体系。就学而言,乃承受先秦伏、文、孔三圣的易学精神;就术而言,乃用于当时流行的占断灾异、吉凶及祸福。然而后世易学界受儒学重经思想的影响,多轻视象数,以“术家”视孟喜。作者兹特提出孟氏卦气中对于六十四卦卦序之排列。并详作象敷之解析,以见孟氏易学实具有学术思想之价值。

  • 标签: 孟喜 卦气 卦序 四正卦 十二辟卦 象数学
  • 简介:戴震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历史上的突出贡献,就是对于宋明新儒学的理论批判,而这一批判的代表性著作就是他的《孟子字义疏证》。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个案,深入探索戴震关于“理”‘欲”关系的辩证思考和理论探讨,对于正确认识和合理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其中的伦理思想的优秀传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对西方哲学尤其是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的借鉴,深度发掘戴震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和思想内蕴,则有助于揭示其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戴震哲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只是历史的,而且也是现实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不可规避的必由之路和不二法门。

  • 标签: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理”“欲”关系 “生生即赅条理”
  • 简介:2014年1月24—2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与法国国际哲学学院、巴黎东大学(原第十二大学)联合主办。中国方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赵林、吴根友、郝长墀教授,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吴泓缈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的姜丹丹教授出席会议。

  • 标签: 哲学思想 学术研讨会 “启蒙” 大学哲学 外语学院 中欧
  • 简介:《资本论》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马克思的现代史观。正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资本与财富的运动与发展,全方位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运动发展规律。

  • 标签: 《资本论》 现代社会 哲学思想 马克思 史观 运动发展
  • 简介:从法哲学视域,通过对“为学”与“为道”的诠释和对《管子》“四篇”与《老子》的比较发现:二者均以自然之道为规制人生和社会的根本依据:二者所论之道有可知可得可效法之同和可言说与不可言说之异;由此形成二者法哲学思想致思取向“为学”与“为道”的不同。《管子》“四篇”规制人生和社会的目标是通过对礼法的改革和完善,在现实世界中彰显和实现道,其致思取向是“为学”;《老子》规制人生和社会的目标在于回归道,其致思取向是“为道”。在一致崇尚自然之道的同时,对人为的礼法,《管子》“四篇”建设多于否定,《老子》否定多于建设。

  • 标签: 法哲学 为道 为学 《老子》 《管子》“四篇”
  • 简介:【导语】资本和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一生的研究主题。《资本论》是马克思最为重要和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论》又一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突破把《资本论》仅仅看作单纯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和哲学上只是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检验的传统而狭窄的研究思路,打破学科界限,展开对《资本论》全方位的深度研究,并立足于此洞察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和世界,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最重大的理论课题和现实课题。在扎实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之上紧密联系现实,将《资本论》宽广的思想视野、深远的历史意识和深邃的哲学蕴涵及其当代意义全面地展示、提炼出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这里选编的一组文章,涉及《资本论》哲学思想解读模式研究、思想史视域中的《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几个方面,比较集中地反映了2013年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讨论的新进展。

  • 标签: 《资本论》研究 哲学思想 自我所有权 当代 阐释 马克思主义研究
  • 简介:徐光启生活于社会历史转变较大的时代,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的形势下,满怀爱国热忱,在军事上力图用西方传入的技术装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部队,改变明廷面临的危局。徐光启提出坚甲利器和实选实练是建设一支精锐部队的根本途径。还具体提出了如何实现坚甲利器和实选实练的办法。为了挽救明王朝衰弱的形势,徐光启对边海防既提出了总体战略,也提出了局部战略,既提出了战略问题,也提出了战术问题。

  • 标签: 徐光启 军事思想 坚甲利器 实选实练 边海防
  • 简介:11月26—28日在湖南湘潭召开,由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与毛泽东思想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湘潭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湖南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有关单位以及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以“如何理解毛泽东留给我们的思想、道路、制度遗产”为题发表讲演。

  • 标签: 毛泽东哲学思想 国际学术研讨会 制度 道路 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军事软实力”概念是上个世纪末才刚刚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但在中国先秦时代,辉煌的华夏文明已为该思想的萌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得道多助”的义战德胜思想,“尚智重谋”的诡道用兵思想,“以治为胜”的治军练兵思想等皆堪称中华智慧之树结出的丰硕果实,对后世中国用兵智慧的发展、兵学理论的充实和积淀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 标签: 软实力思想 军事 中国古代
  • 简介:<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儒”向来以文名,不以武称。这并不等于孔子没有涉及军事。我认为孔子有军事思想,本文拟就孔子军事思想主要内容、来源及其价值作初步研究,若有不妥之处,祈望纠正。《论语·卫灵公》载:“卫灵公问陈(同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左传》哀公十一年也有类似的记载:“孔文子之将攻太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日:‘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

  • 标签: 孔子 军事思想 左传 军事观 论语 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