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古代中国总体上建构的是一个重本抑末的经济文化模式,然而先秦齐国却是农工商并重。《管子》具有丰富的工商管理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设官任能,加强行政领导和管理;建章立制,使产品质量检查制度化;提高工商者的素质,贤者任以为官;抑制“文巧”;强化宏观经济调控和国家干预流通的职能等。《管子》的工商管理思想,不仅造福于当时的齐国人民,也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闪出了明亮的光环。

  • 标签: 《管子》 工商管理 思想
  • 简介: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我国重农抑末这一传统经济观点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自先秦将“本末”与农、工、商结合使用,秦汉时的“重本抑末”观点,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对工商业所持的基本态度。魏晋南北朝时“贵本贱末”思想强化。至唐代,传统的本末思想基本趋于教条化。新的工商观点应运而生。南宋叶适的“抑末厚本,非正论也”,揭开了本末问题上反传统斗争的序幕。明清时一批进步思想家将这一斗争推向了新阶段,黄宗义提出“工商皆本”、颜李学派将商业活动视为“经世致用”之学等,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最后,在近代资产阶级重商、重工思潮冲击下,农本工商末封建传统思想趋于衰灭。

  • 标签: 农本工商末 重本抑末 工商业者 商品经济 传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 简介:西欧国家投票权扩大的历史背景是民族国家的构建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者产生了国家认同危机,后者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在民族国家构建中通过战争等方式并入的新的群体,以及在社会结构变化中成长起来的新兴阶级,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打着民主的口号要求本来属于贵族特权的投票权平等化,从而在民族国家内部形成了对抗和紧张关系。而国家所采取的积极性回应——逐步开放投票权,则缓和了民族国家的这种对抗和紧张关系。西欧国家投票权开放的典型模式主要有三种:以英国为代表的渐进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激进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竞争模式。尽管存在着道路上的差别,但它们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都实现了投票权的平等化。投票权的平等化除了暂时缓和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既得利益阶级与利益边缘阶级之间的冲突之外,还有着更加长远的积极意义,它以民主的名义把社会不同阶层、团体和族群整合到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政治行动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国家认同——民主国家认同。

  • 标签: 选举 投票权 民族国家构建 国家认同
  • 简介: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人类社会从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同时,国家也正发生后现代转向.实际上,国家的后现代转向不只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设想,而是已经来临的事实.国家的后现代转向表现为两个基本趋势:其一是国家的某些职能让位给非国家组织,即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社会化,产生于社会的国家正在回归社会;其二是民族国家的某些职能让渡给超国家机构,超国家机构及其活动--跨国政治与跨国行政正在发展.人类必须认清国家后现代转向的事实,以便科学确定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国家 国家社会化 超国家机构 跨国行政
  • 简介:本文在对金砖国家本币结算已有相关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金砖国家开展本币结算的背景、意义、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有效应对深化本币结算面临的各种挑战所应采取的政策和方法,以期为金砖国家提升本币结算水平,进而推进金融、经贸等多方位的合作提供有益启示,并丰富相关理论研究。

  • 标签: 新兴经济体 金砖国家 本币结算 共同崛起
  • 简介: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表现欠佳,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金砖国家”是否还能称为“金”受到人们的质疑。实际上,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经济波动,“金砖国家”的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发达国家经济波动造成的,是世界经济周期变化的一种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潜力可以从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两个角度考察。从作为经济增长拉动力量的社会需求分析,“金砖国家”人口众多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经济增长潜力远强于发达国家。从作为经济增长推动力量的科学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分析,“金砖国家”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快于发达国家,它们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它们的产值在未来仍然有可能以高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增长。但是,制约着“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们在存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流量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进步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它们还需要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方式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但是,从总体来看,“金砖国家”具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它们在总量意义上的经济地位将迅速提高,在未来20年里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 标签: “金砖国家” 经济增长 社会需求 经济规模 增长动力
  • 简介:行政规定的制度建设是法治政府构建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现行立法规定及对法律渊源的含义和形式理解不一,导致对行政规定是否属于法律渊源界定不清。法及法律渊源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呈现出发展变化的特性,法不应只局限于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国家法。现代行政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立法方式随之发生变化,行政规定在一定意义上创造法律规则、补充完善法律体系。行政规定的可诉性,应当得到进一步明确。实证研究表明,行政规定主要有创制性、执行性、指导与规划性、内部管理性等性质分类,具有行政法渊源的属性。

  • 标签: 行政规定 法律渊源 属性
  • 简介:本文首先对我国公用事业的法律概念进行了厘清,认为公用事业具有公共产品需求的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产品供给的社会化、投资主体的社会化、运营目的的社会化和监管的社会化等特征。其次,本文重点讨论了行政法对公用事业的规制问题。作者从公用事业行政规制之组织及体制演交入手,从市场准入、数量限制、公用事业设备规制和价格规制等方面论证了公用事业行政法规制的现状。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以市政公用事业为视角,论述了政府对公用事业的行政规制权,认为公用事业行政规制权应包括市场准入监管权、运营监管权和竞争秩序监管权。

  • 标签: 公用事业 行政法 市政公用事业 行政规制 投资主体 市场准入
  • 简介:行政公开就是指政府向人民公开其信息的行为和制度,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普遍认可的理念。现代法治要求政府必须向人民负责,人民有权监督政府,行政公开是人民行使主权的必要手段,也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义务。

  • 标签: 行政公开 基础 动力 制度 法治 现代政府
  • 简介:法治的核心理念,一是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和限制,二是对人民权利的维护和保障.法治是政府存在和运行的重要依据,政府亦是践行法治精神,实现社会法治的重要运行载体.法治与政府的结合要求政府在具体行政行为中遵循着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原则.在现实中,法律和制度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常会受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影响,使政府在行政过程中陷入良法与恶法、现实法与自然法两难抉择的困境.而如何在这种困境中明辨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正义性,是法治国家的哲学基础.

  • 标签: 政府法治 行政行为 价值意蕴 合法性 正义性
  • 简介:关于行政规章规范化问题的探讨程干远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给政府的法制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大转轨过程中,鉴于市场经济对法制保障的客观要求,当前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就...

  • 标签: 行政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规范化问题 行政立法 法制建设 政府法制
  • 简介:我国教育行政立法的现状和对策程干远,张京红一、建国后我国教育行政立法的发展政府对国家教育事业实行行政法律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国国家行政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在逐步加强教育行政法制建设。为了从法学理论上开展对教育行政法的研究,有必要对我国教育行政立...

  • 标签: 行政立法 教育行政管理 我国教育 教育行政法规 行政法制建设 教育立法
  • 简介:本文通过对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的粗户主率的分解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在家庭规模减少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当采用标准化方法控制年龄结构影响后计算标准家庭规模发现,近二十年来中国家庭规模的内在变动相对较小。在众多因素中,生育水平通过对年龄结构的影响,进而对家庭规模产生明显且灵敏的影响:一方面生育率对通过少儿比重的变动对当下家庭规模的变迁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另一方面,生育率通过对总户主率的影响对未来二十年后的家庭规模产生长期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新近放开的"单独二胎"生育政策将使得未来中国家庭规模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动趋势。

  • 标签: 家庭规模 标准化户主率 率的分解 生育政策
  • 简介:《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独成一家的一部杂家著作,在诸子百家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书蕴含着丰富的国家安全思想,如国富兵强,慎战,亲仁睦邻等思想已在那时得到了明晰。这些宝贵的思想具有久远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为齐国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为历朝历代安攘内外,维系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几千年文明进程的国家发挥了很重要的历史作用。《管子》国家安全思想具有中国传统的独特性,可以作为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知识谱系的补充,对当代国际政治研究将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价值。

  • 标签: 管子 国家安全思想 国家实力 理论价值
  • 简介:考察西方行政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古希腊哲学为行政伦理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近代人文主义思想为行政伦理的产生与发展营造了殷实根基;行政学的诞生催生了行政伦理问题的生成;新公共行政运动为行政伦理学的科学论证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场域。行政伦理学正是遵循这一发展逻辑,由边缘逐渐走向中心并成为新世纪显学之一。

  • 标签: 行政伦理 古希腊哲学 近代人文主义 行政学 新公共行政运动
  • 简介: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是西方社会运动研究近30年来的主流范式。但此理论是基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所归纳出的经验理论,在解释西方早期社会运动和非西方国家的社会运动方面,存在着自变量和因变量范围过于狭窄、解释能力不足等缺点。本文指出,国家主义理论以及后来进一步发展的国家一社会关系视角是研究社会运动的替代性范式。国家一社会关系清楚定义国家性质、社会性质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对于认识作为集体性抗争政治形式的社会运动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社会运动 政治机会结构 国家主义 国家-社会关系 政体
  • 简介: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战略性思考起源于先秦时期,许多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如以民为本、和而不同、慎战、亲仁善邻等思想已在那时得到了明晰。这些宝贵的思想具有久远而深厚的文化基础。他们不仅为历朝历代安内攘外,维系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几千年文明进程的国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安全问题、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价值。

  • 标签: 先秦 国家安全思想 以民为本 和而不同
  • 简介:在工业社会,人们建立起了官僚制组织从而实现了有效地社会控制。可见官僚制组织是一种"控制导向"的组织,并且在其发展的路径依赖中形成了"控制导向"的思维惯性与行为模式。随着后工业化进程的开启,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速增长,官僚制组织不但无法在社会管理中保持其优势地位,反而陷入了"控制悖论"之中,遇到了合法性流失的严重危机。通过对官僚制理论的深层价值分析可以发现,建立在技术理性基础上的"形式公共性"追求是产生"控制悖论"的根源。对于官僚制组织的这一"控制悖论",通过技术的改进去加以解决已经走到了极限,因而只有根据后工业化时代的环境特征去探寻新的替代性组织形式,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形式公共性"与"实质公共性"的统一。

  • 标签: 行政组织 形式公共性 实质公共性 官僚制组织 合作制组织
  • 简介:作为当下最重要的国家话语,“中国梦”是我国国家形象的价值核心,规制着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内涵、路径与目标,而国家形象的有效传播又直接影响着“中国梦”在世界诸民族之梦中的全球地位与可能性空间。因此,需认清现实起点,厘清国际传播的话语环境与主流学术话语资源,在对策与行动上注意强化其话语核心的内在建构、外在形式的有效表达以及新媒体语境中国家形象的攻防战。

  • 标签: 中国梦 国家形象 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