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在推进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古代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许多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值得我们积极借鉴和吸收,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民本思想,创新地全面部署民生问题。

  • 标签: 民本思想 十七大 民生问题
  • 简介:柯象峰(1900-1983年),安徽贵池(今池州)人,著名社会学家.1912年求学于金陵中学,192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7-1930年于法国里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0年获法国里昂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任教于金陵大学社会学系,历任教授、系主任、金陵大学教务长.1943年当选中国社会学社理事长.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照搬苏联高教模式,撤消社会学,转任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重建经济学系,先生转任该系教授,以垂暮之年为中国经济社会学之发展尽最后之力.1980年,经小平同志指示,中国社会学得以恢复,先生已退休矣.但其一生最后几年,始终关注着中国社会学的重建进程.

  • 标签: 柯象峰 学术主旨 生平 中国 社会学研究 人口问题
  • 简介:<正>人们在努力创造现代物质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心理上的困扰,心理健康问题的显露和日益严峻的势态,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关于“健康”的定义,而把心理健康列为“健康”的除身体健康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 标签: 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工作 心理问题 具体表现 身心健康 咨询中心
  • 简介:宪法文本明确规定了平等原则,但在现实语境中,有关平等原则的争议却鲜有共识。在就业领域,合理的年龄区分与年龄歧视之间的矛盾,同样显现出平等原则的模糊性。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关于年龄区分和年龄歧视的界限急需明确。平等原则的理性主义解释、功利主义解释和折中解释都难以有效解决年龄设定的合理性问题。能力解释对平等原则进行了分层次的回答,预设了一个平等的基本能力起点。只有将就业岗位与能力要求进行绑定,才能合理地进行年龄区分,从而将平等原则适用于就业领域中的年龄问题。

  • 标签: 平等原则 年龄区分 年龄歧视 就业领域
  • 简介:本研究以南京六城区市民为研究对象,采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研究框架,探讨了市民收视民生新闻的行为与动机,发现社会地位较低的受众较信任与依赖民生新闻,但其节目参与程度较小.研究认为这部分受众收视民生新闻的原因:获取人际交流的"亲切感"与社会的"尊重感",获取参与公共事务与拥有心理依靠的虚拟满足感,从而获得媒介抚慰以弥补社会心理层面上的缺失.因此本研究认为民生新闻促使社会地位较低的受众适应社会,具有促进社会阶层间的心理平衡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价值.

  • 标签: 民生新闻 收视行为 收视动机 媒介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