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新兴宗教巴哈伊信仰的经典翻译活动正在世界各地大规模地进行,因此,对此研究值得深入探讨。同时,巴哈伊权威文献中含有大量关于翻译的论述,值得挖掘梳理。有鉴于此,本文回顾了新兴宗教巴哈伊信仰的经典翻译史——特别是英译史与中译史,梳理了有关翻译标准和翻译程序的论述。

  • 标签: 巴哈伊信仰 经典翻译 翻译历史 翻译标准 翻译程序
  • 简介:宗喀巴的显密判教观不仅是关于教法体系判定的,而且是他佛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显密判教观中存在着大量的独到见解,这主要包括:一、大悲心是推动修法者由小乘门入大乘门、由大乘门入密乘的唯一动力。二、大小乘的区别不在于智慧,而在于方便法门上;同时,显密教法的区别也是如此。这不是意味着“无我”空慧不重要,而是说它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三、从佛果上看,小乘、大乘(包括密乘)皆是成佛方便,都可以导引修行者入佛地,区别在于速度的迟、疾不同。四、密教四部的判教主要依据对“贪欲即道”的不同领悟和相续中产生的空见和天瑜伽功能的胜、劣而分为四种。通过对宗喀巴显密判教观的分析,可以发掘出格鲁派人对密法在整个佛学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及特色的认识。

  • 标签: 宗喀巴 显密 判教标准
  • 简介:中古是文学自觉的时代,而对文学创作论认识方面的自觉则是这个整体的文学观念自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中古士人融摄道教卫生学知识体系于文学理论之中,对于中古文学创作论的自觉有着建构性的意义。正是文学创作论开掘了这一相对于汉代经学的迥异的知识体系,才使他们拥有了崭新、有效的解剖工具,从而使中古的文学创作论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基本认识模式。此后,以“神思”为核心范畴的创作论与以“雅正”观为核心范畴的价值论在传统文论中获得了同等理论地位。在融摄道教卫生学剖析文学创作论的实践中,陆机肇其始,刘勰集其大成,同时的预流者还包括王羲之、颜之推等人,说明这两个学科的结合已经成为时代性的共识。

  • 标签: 中古文学创作论 道教卫生学 融摄与自觉 陆机 刘勰
  • 简介:疾病与健康问题是人类学一直关注的话题。人类学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健康、疾病观念与宗教信仰、民族医疗体系密切相关。同样,对传染病的防治亦是如此。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的田野调查,得出传染病流行及其影响后果不仅是一个流行病学或公共卫生问题,亦是一个综合经济、权力、文化等因素的社会综合问题。当地民族文化中的宇宙观、宗教信仰等因素都深刻地影响了传染病防治政策实施和疾病治疗的效果。

  • 标签: 麻风病 公共卫生 身体观 宗教信仰
  • 简介: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激励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努力创造新生活的巨大热情,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不竭动力和根本的价植目标追求。中国共产党8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理论的进程,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文化不断武装人民,激励人民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的历史。

  • 标签: “三个代表” 民族独立 社会进步 精神风貌 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