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药山寺纪胜》发表于《佛教文化》的那年秋天,津市市委和统战部领导两次进京汇报情况,争取到国家宗教局的拨款,翌年建成啸峰山腰的惟俨禅师化城新塔。大约三年前,住持谷泽师亲口告诉我:古历十月廿六日晚(阴历12月14日),惟俨墓塔的小圆窗内闪现红光,历时四个多小时,住

  • 标签: 天人共泰 白云山 佛教文化 钢筋混凝土柱 小圆窗 大雄宝殿
  • 简介:关于因明中的许问题,在陈那师早期的著作《因明正理门论本》(包括商羯罗主菩萨的《因明入正理论》)和后期的著作《集量》中,其论述是有差异的。《因明正理门论本》(包括《因明入正理论》)中笼统地说得许,而在《集量》中以二种比量的方式强调说若不许只要简别就可以了。虽然窥基法师的简别理论比陈那师详尽得多,但从本质上来说,以窥基法师为代表的汉传因明体系实际上是由陈那师新因明理论退回到了早期因明的议阶段。这是因明传到中国后产生变异的结果。

  • 标签: 因明 共许 二种比量 三种比量
  • 简介:《宗镜录》在清代御敕重印后,有“重刊后跋”,为清代朝臣僧超海等所撰。今将其具有见文字,逐段评批如下。

  • 标签: 《宗镜录》 僧超海 佛教 宗教
  • 简介:赵朴初先生在北京逝世的噩耗传到朴老的故乡,我县人民沉入了巨大的悲痛。人们洒热泪于清清寺前河中,摆香案于巍巍龙山之畔,深切悼念和缅怀这位太湖人民的好儿子。近一个世纪以来,朴老把一个游子的关爱,洒遍了故乡的山山水水。尤其是进入耄耋之年,朴老的乡情尤切,以自己全部的光热,支持着故乡各项事业的发展。那份关爱,必将如流过老家的寺前河水,绵延不绝,与天长!

  • 标签: 故乡 赵朴初 悼念 逝世 缅怀 山水
  • 简介:在巴利文原文经典里,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脍炙人口的格言,被认为是佛陀(公元前六世纪顷生于印度)在普渡众生、广施教化时亲口演说的.其中有这样的佳句:"一切命中,慧命为最","智慧乃人类之宝","智慧之光,胜一切光".根据佛教来讲,人生的目的在于证得般若.般若一词,一般地都被翻译成"智慧",但是,巴利语般若比英语"智慧"一词的含义更为深广.般若,依佛教所说,它不但是指

  • 标签: 公元前六世纪 巴利语 巴利文 思想自由 人从 一切众生
  • 简介:10年前,我们小组在成立时只有14位教友,都是有大专以上的文化水平,有较好的教理基础。一年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教友离开了,也吸收了一些新的成员,人数增加至20位,每次能坚持学习的17名,其中80%的人从未请过假。每月首瞻礼七下午学习3小时,风雨无阻。教友对学习十分重视,热情很高,往往到点后都不想离开。

  • 标签: 学习情况 同行 神学 上海 文化水平 教友
  • 简介:现存文献,对地师南北二道分歧的历史渊源与关键,以及门户传承等问题,所记不清晰。近代以来,学术界虽多曾探讨,但也未说清楚。本文从二道的判教结构和有关思想出发,认为南道判教是将《涅槃》、《华严》二经共同置于最高地位。北道判教则将《华严》置于《涅 》之上。双方分歧的焦点,是佛性当有还是现有。南道持“真性缘起”,有强调理性主义,突出主体意识和义理思辨的倾向。北道持“法界缘起”,较偏重实践。地师判教对当时整个中国佛教的几种思潮皆有所涉及,其判教的基本方法是对各种现实存在的学说思潮进行认识和分析,在批判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会通。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判教结构的不完整或不均衡性,判教的内容与整个佛教发展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割裂。但其主体意识和批判锋芒,在当时不失为一种特色,故仍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地论 南北道 判教 佛性 成实学
  • 简介:Ⅰ.修道团体的融基础1.圣三奥秘:圣三内,三位相互毫不混淆,却又是一个天主的神圣奥秘启示我们如何在爱的关系中达到完善;2.圣经中爱的诫命,参见《若13:34-35;若一4:21》。Ⅱ.天主由于爱,为了爱而创造万物

  • 标签: 韩国 天主教 大邱保禄会 朴玛利露茜修女 讲稿 修道团体
  • 简介:《老子》、《庄子》多处谈养生。老庄的思想,养生哲学是为灵魂,著者以为掌握了老庄养生思想就掌握了老庄哲学的重要旨趣。

  • 标签: 老庄 养生哲学 《老子》
  • 简介:有些问题本来很简单,但若把它们放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就显得很复杂,相反亦然。使徒保罗所说的,"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林后6:14)原来很简单,但进到我们的中国教会里面,"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就成为一个复杂的神学问题。

  • 标签: 国教会 基督徒 基督教 圣经 文化环境 犹太人
  • 简介:当人们自信于自己的认知判断时,那不可知的疑云总是如影随形,笼罩其间。这种情形,由来已久。

  • 标签: 自性 理性 佛法 佛教 自证分
  • 简介:新兴宗教(NewReligion)一直是一个让学术界兴趣盎然却又欲说还休的概念。或许这是因为这个词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无奈和权宜之计。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社会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运动.各种宗教团体和准宗教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些精神团体不仅在生活方式、价值观方面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而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巨

  • 标签: 新兴宗教 存在 宗教团体 兴起 精神 西方社会
  • 简介:本期《山西佛教彩塑》一文,是金维诺先生为展览和随后所出画册而作。文章对山西境内、唐宋迄清各期彩塑,从题材、样式和内容等方面分别作了考察,对大家认识山西佛教彩塑这一艺术宝藏,了解整个佛教艺术的特色,提供了指南。

  • 标签: 佛教造像 佛教艺术 金维诺 摩利支天 功德天 诸天
  • 简介:加行,指正式修行前的必要准备。佛法中各种修行道,都有其加行为前提。如不修加行而进入正行,由于根基不固,因缘未具,必多障难。对于初学佛的人。如欲得佛法的实益,必先修习大乘显密诸宗共同的加行,佛日在《大乘根本加行》中归纳为坚固净信、发菩提心、得正知见、忏罪积福四条,并进行了深入讨论,可作为初学佛者学修的指南。

  • 标签: 正知见 学佛 缘起法 菩萨道 一切众生 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