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太虚大师对唯识学倾注了很大精力.但他与"南欧北韩"诸学派在学术关注点上明显不同.唯识学不仅是太虚大师一生关注和研学的重点教理,为此,他阐述了颇具特色的新唯识学,力主唯识学应成为真实应化的佛学,应将教与观相结合,不能有所偏废.他撰写,发掘基大师之五重唯识观,阐发诠释唯识学三性说之精微之义,以作评价与阐释佛学各宗教理基础,并以此对应来自支那内学院派与日本佛教界的近代疑经之风,以维护经典的权威与神圣.

  • 标签: 唯识学 太虚 融贯 应用
  • 简介: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受人们尊敬和怀念的一位划时代的佛教领袖。他是集佛教思想家、改革家、教育家、传教家,高僧和诗人于一体的杰出僧人。他一生致力于复兴佛教、整顿僧伽、提倡佛教三大革新,倡导“人生佛教”。在传统佛教根深蒂固下,虽重重阻力,但他不计个人的荣辱得失,坚持真理,以大无畏的精神,一生不屈不挠,不折不扣的为佛教舍身奋斗,

  • 标签: 太虚大师 境界 内证 佛法 中国近代 坚持真理
  • 简介:太虚大师生平简介太虚大师是中国现代佛教史上著名的佛教思想家、理论家,又是革新佛教的创造者,他的一生是在极其艰难的岁月里度过的,但他所做出的成绩却是巨大的。他积极倡导的“人生佛教”理念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这一佛教思想,也就是后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1982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现在的中国佛教协会章程中,就是以“人间佛教”的思想为指导方针,中国佛教界的各项工作,各个寺院、各个佛学院都是根据这个思想来开展工作的。

  • 标签: 佛教思想 太虚大师 中国佛教协会 “人间佛教” 中国现代 生平简介
  • 简介:去年夏天,金陵刻经处老主任徐平轩居士之子徐延陆示我其父于1931年编印的《石埭徐杨贤证居士遗徽集》一册。展阅之际,发现书中的序、记、传、赞等多为当代高僧大德和学者名流的手笔。其中有谛闲、太虚、印光的作品多篇。查检《谛闲大师语录》(台湾和裕出版社,1999年1版)、《太虚大师全书》(台湾《太

  • 标签: 佛教 谛闲大师 太虚大师 印光大师 佚文 《遗徽集序》
  • 简介:2005年9月25至26日,我省名刹“弥勒道场”——宁波市奉化溪口雪窦山资圣禅寺隆重举行寺院恢复开放20周年暨太虚大师塔院落成庆典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师,太虚大师亲炙学生、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惟贤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根通法师,印尼佛教僧伽联合会秘书长、世界僧伽会副秘书长慧雄法师,

  • 标签: 太虚大师 中国佛教协会 戒忍法师 雪窦寺 太虚大师塔院
  • 简介:太虚以综合“因缘生、唯识现”原理的如来藏为贯穿净土世界与生命的形上理性;落实为净土实践法门,开展出层次丰富、崇尚入世的伦理。作为价值合理性行为的净土伦理实践,与世间伦理统一而斥逐巫术。净土信仰的入世转向,鼓励因果律原则的现实运用,解释过去,预测未来,创造新因以求新果,具备工具合理性特征。太虚对理智与德性分裂弊端的洞见,及契合科学世界观的自觉努力,为他的净土思想更添重要的启迪意义。

  • 标签: 理性 净土 现代化
  • 简介:虚云与太虚两位佛教大师都是近百年来与中国佛教发展命运紧密相连的非常重要的人物.虚云老和尚的佛教思想特征是立足传统,适应现代.虚云的思想是以中国传统佛教的禅宗为本位的,因而虚云大力阐扬南宋以来中国禅宗的主流禅法——看话禅,同时虚云又以禅宗为本位而融通净土,融通教理.太虚法师则是立足于现代人生,而对于中国传统佛教则是批判继承性地做了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太虚的佛教思想是主张以人生佛教为本位而融贯全体佛教的,因而太虚虽然也认为中国佛学特质在禅,但却不主张局限于顿悟禅.太虚主张推行适应现代人生的广融遍摄的大乘圆渐佛教,他甚至主张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改换为“直依人生,增进成佛”或“发达人生,进化成佛.”

  • 标签: 传统佛教 人生佛教 看话禅 融通 融贯
  • 简介:李广良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323页,267千字。本书以中国近代思想史和佛学史为背景,对太虚大师的唯识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太虚佛学思想研究的一部全新力作。全书正文共十二章,另有引言、结语和附录。作者在对太虚思想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分别从“融贯的唯识学”、“新的唯识学”和“应用的唯识学”三个层面论述了太虚的唯识学思想。

  • 标签: 太虚大师 佛学思想 唯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思想史 力量
  • 简介:庙产兴学事件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极大,佛教界采取种种措施进行应对,客观上促进了佛教在近代的发展与转型。此中太虚大师的举措是最值得瞩目的焦点之一,本文将太虚大师一生对佛教革新的各项措施放在庙产兴学这一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理解,力图对太虚大师的思想做一重新认识与阐释。文章的最后总结了庙产兴学中的太虚大师带给世人的启示。

  • 标签: 庙产兴学 太虚法师 佛教革新
  • 简介:公元1655年(岁次乙未)正月二十一日午时,一代高僧趺坐绳床一角,向西举手而逝于安吉灵峰寺。是何等的悲哉!壮哉!欣哉!这就是后来被誉为莲宗九祖的灵峰蕅益大师

  • 标签: 蕅益大师 弘一大师 佛教 中国 生平 工作业绩
  • 简介:《起信论》与唯识宗本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太虚则用唯识宗的思想来解释《起信论》,认为二者可以会通。他对《起信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唯识化的解释,并依此筒别法藏等华严宗人对《起信论》的理解,批驳唯识宗学者对《起信论》的非难。他其实是以唯识思想来统摄《起信论》,确立了《起信论》在法相唯识学中的地位。

  • 标签: 太虚法师 《起信论唯识释》 起信论 唯识学 佛教 唯识宗
  • 简介:智频大师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创始人,而且是中国佛教的奠基者。他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圆顿止观”、“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三个部分,总括起来,便是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境行果”。天台宗就是依靠这套理论创立的。他的佛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智(岂页)大师 天台宗 "圆顿止观" "一念三千" "三谛圆融" 中国哲学
  • 简介:光阴荏苒,春去秋来,许信有大师仙逝已近十一年了.在深切缅怀他老人家的日子里,我们无量观四众弟子,心潮澎湃,百感交集.阴阳相隔,再也不能聆听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法语训诫,惟有大师驻世的点滴风范仍萦绕于脑际,历历在目.

  • 标签: 许信有大师 中国 道教 生平
  • 简介:莲宗九祖藕益智旭大师应迹于古吴木渎(苏州木渎镇)。我今天是从木渎灵岩山来此,有幸参加这次纪念藕益大师诞辰400周年的胜会,感到非常的欣悦。而灵峰寺古名灵岩寺,愈使我觉得因缘殊胜无比。大师的先祖从汴梁(开封)南渡至古吴,其父母信佛,持大悲咒十年,梦见观音大士送子,时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五月三日亥时,大师诞生后经过明光宗、熹宗、思宗(崇祯帝)至清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圆寂,应世五十七个春秋,身历二朝五帝。这是一个国土版荡、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苦难时代。

  • 标签: 藕益大师 莲宗九祖 苏州市 木渎镇 佛教
  • 简介:在2006年6月11日因明专业委员会筹备期间,中国社科院的刘培育先生和我到任继愈先生家拜访。任先生的住处闹中取静,厅堂似乎只有三样东西:鸟语、花香与藏书。先生晚年身体多有不适,日常起居多由保姆照顾,但是藏书多由自己打理。没有过多的寒暄,先生与我们相谈甚欢。谈话的内容是关于一门叫做因明的绝学,那也是我的毕生所学。

  • 标签: 任继愈 因明 大师 专业委员会 中国社科院 藏书
  • 简介:印光大师是近代佛门泰斗,一生梵行精进,坚苦卓绝,极意弘扬净土,倡导老实念佛。虽深通教理,而不肯升座说法。有来信求皈依、登门求开示者,谆谆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相勖勉。其所著文钞,语文简朴,不尚谈玄说妙,寓至理于事相说教之中,有极强的感染力。

  • 标签: 念佛 教理 净土 大师 皈依 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