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刚刚颁布,便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注意。关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这本来不该成为一个问题,可实然往往同应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个问题上的确有进一步深化认识的必要。针对现实中所暴露出的思想问题,笔者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 标签: 中国 公民道德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以德治国”方略
  • 简介:随着宗教日益世俗化,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宗教道德与世俗伦理不断相互渗透,宗教中的一些清规戒律常常也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世俗伦理因了宗教发展自身的需要也会成为宗教的教义与戒条。宗教道德与世俗伦理相互影响形成互补,在净化人心、

  • 标签: 宗教道德 公民道德建设 宗教信仰 内在机制 道德意识 合理机制
  • 简介:佛教传入中国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对中国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朝鲜、日本等国也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国佛教把中国传统思想与印度佛教理论、仪礼融合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佛教思想和体系。同时它又囊括了世界佛教流行的几大派别,有属于北传佛教的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属于南传佛教的云南上座部佛教,三者又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佛教体系。它们在传播过程中平行发展(有时亦有交叉融、合或冲突的现象),地位平等,缺一不可。按现今中国史学界的观点,1840年以前为中国古代时期,之后至1919年为中国近代时期,1919年至今是中国现代时期。在中国佛教史中,学术界一般把两汉称为佛教传入期,魏

  • 标签: 中国佛教 北传佛教 佛教传入 上座部 佛教理论 佛教思想
  • 简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养育和造就了一方的宗教。中国的特定的地理环境及广大农业社会的基础孕育了一个可爱和善良的民族。中华民族最多人口的汉民族子孙世世代代居住在母亲河——黄河、长江的周围,依靠它的灌溉,一茬茬庄稼的收成,维持了农业发展的需要及较为稳定的社会关系。有了自给自足的可能,就不需要对外扩张和掠夺,只要抵御外敌和周围国家的臣服,就可关起门来“长治久安”。在这块“热土”上产生了道教。

  • 标签: 道教 现代 农业社会 地理环境 中华民族 社会关系
  • 简介:我曾一直饶有兴趣地拜读凡樱先生关于佛学理论现代化初解的大作。尽管其赖以建立理论的核心基础——空子论——也只不过类同于以太理论那样的纯粹是假设与猜想,肯定不是佛祖彻悟证得的东西,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凡樱才华的欣赏。使用现代化语言、科学知识来解释佛学原理,以求帮助众生扫除障碍、特别是所知障,这是很应该赞同的。但是如果走远了,

  • 标签: 《现代佛学》 凡樱 佛学理论 空子论
  • 简介:老子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中国古代的智慧大师,同孔子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拓者和创建者,是中国文化成熟和定型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思想与孔子的儒学理论,是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两个主要理论学派。而老子《道德经》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历代都有许多人从中去探玄寻道,以求得灵性的开悟和智能的启迪。然而老子之学其高不可测、深不可究,使人欲尽无期,欲罢不能。《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有预见性,懂得他的思想难为常人所解.难为常识所容.曲高和寡.势所必然.

  • 标签: 老子哲学 常人 为道 孔子 道法自然 必然
  • 简介: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默雷传统净土思想的人间性及其现代意义由台湾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主办的“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传统净土思想的人间性及其现代意义”学术会议,1997年7月19日至21日在台北举行。会议主旨是探讨如何将传统的佛教,古为今用,发现它的人间...

  • 标签: 人间净土 人间佛教 中国佛教 净土思想 现代社会 唯心净土
  • 简介:我国各大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宗教道德进行扬弃和提炼,继承和发扬它的传统美德,对于现代的道德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 标签: 宗教道德 道德建设 社会意识形态 传统文化 教义
  • 简介:俗话:“人要衣装,菩萨神像要金装。”当我们走进每座寺观,看到金光闪闪的菩萨或神像就会肃然起敬、跪拜!那么,你知道菩萨、神像身上的金箔是怎样产生的吗?为此,笔者特意到了位于南京江宁县东山镇的江宁金箔锦线厂,拜访了何其保厂长。

  • 标签: 金箔工艺 葛洪 道教 贴金工艺 民间传说
  • 简介: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宗教议会,来自全世界各地6500多名宗教领袖、宗教神学家聚集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应对人类所面临的经济、政治、生态和精神、道德危机。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公开发表了得到绝大部分与会者认同和签名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宣言》的签署和发表之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宣言》的内容本身,因为它证明了作为宗教与伦理这两种意识形式统一和整合之产物的宗教伦理不仅对宗教本身的现代发展,

  • 标签: 宗教伦理 现代价值 1993年 世界宗教 宗教领袖 道德危机
  • 简介:2005年7月4日,可祥法师在其驻锡的七塔寺方丈室同本刊记者谈话时,表达了以下的思想。这充分显示出:当前的中国佛教中,现今正领导着各大丛林的佛门才俊,对于佛教当前的处境,对于现代化潮流中的中国佛教的前景,有着清醒的认识,也有着如法如理且应时契机的战略设想,以及积极的应对措施。

  • 标签: 可祥法师 七塔寺 佛教理念 僧伽 社会责任
  • 简介:《金刚经》的现代意义(上)济群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金刚经》与禅宗成佛是智慧的成就日常生活中的修行《金刚经》解决什么四相与人生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如何得见如来《金刚经》的信仰如何奉持般若法门如何理解如来实无说法从无所得中求证佛法般若正观无住生心《金刚经》...

  • 标签: 《金刚经》 般若思想 现代意义 《坛经》 日常生活 生命体
  • 简介:神秘主义是一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为背景,以宗教学的发展为线索。概述一百多年来西方神秘主义研究状况。纵观近现代历史,神秘主义研究与神秘主义热和非理性思潮的兴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大致上可分为四个有特征的阶段,一是19世纪中下叶,在欧洲,由于印度文化和异邦文化的发现,刺激起西方的寻根热,出现了一股非理性神秘思潮;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新浪漫主义,西方思想文化界兴起了一股反资产阶级文明、反理性、反科学的思潮;三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社会矛盾加剧,在反异化、反文化思潮中,东方宗教十分流行;四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社会、经济、生态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反现代化、反科学、回归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热潮。

  • 标签: 神秘主义 思想文化 宗教学 非理性思潮 传统文化 本土文化
  • 简介:中国社会正在迅速地变化着,这一变化是被经济改革所推动的。在某种程度上,改革非常成功。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城市里随处可见正在崛起的高楼大厦,迪斯科舞厅和卡拉OK厅象卡尔文到日内瓦之前那里的酒吧那么多,各种各样的电视广告差不多占了全部电视节目五分之一的时间。有一次,一位美国牧师坐在上海一座

  • 标签: 中国人民 现代化 上帝 中国社会 国教会 成为基督徒
  • 简介:这个题目范围很大,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涉及到很多领域,如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思维方法、文化、宗教、自然科学、艺术等等。"教会与现代化"这个题目可能指教会与现代化有关的任何方面的问题。我当然无力讨论那么多的问题。在本文中。我只能就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教会所处的境地以及它所面临的某些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并谈一点自己的浅见。1993年,我在北京参加了一个主题为"基

  • 标签: 国教会 现代化进程 人文主义 神学家 基督徒 上帝
  • 简介:僧肇的“空”,是“不真空”,即“性空”,具体包括“法空”、“智空”和“智法俱空”三层涵义。僧肇“空”论对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在意识层面的消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僧肇 性空 意识 价值冲突 消解
  • 简介:两百多年前,苏格兰人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首先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窥见了经济学人文世界的真谛。《国富论》因此被公认为经济史上第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是对现代经济学不朽的贡献。其实,两干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撰述的《道德经》,不仅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而且早已折射出现代经济的诸多思想。

  • 标签: 《道德经》 中国古代哲学 人文世界 老子 真谛 首先
  • 简介:佛法讲心身不二,“心恼故众生恼”,心理上的烦恼,能引起身心失调,导致疾病。《佛说医经》列举十种病因,其中忧愁、嗔恚二种为不良情绪,纯属心理原因,淫佚(纵欲)也与心理有关。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证明,过度的紧张、压抑、抑郁、悲痛、焦急、孤独、恐惧等心理反应,

  • 标签: 忧愁 心病 现代医学 心理反应 紧张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