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采用刺激分类范式,要求试判断呈现刺激性质(实验实验三)或颜色(实验二),旨在考察随机呈现不同类型刺激材料对数字字母SNARC效应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刺激材料加工中是否存在刺激反应相容效应。结果发现:(1)数字字母性质颜色分类任务中均未出现数字SNARC效应和字母SNARC效应。(2)数字字母性质颜色分类任务中,左手对字母反应更快,右手对数字反应更快。数字汉字性质分类时,左手对汉字反应更快,右手对数字反应更快,不同类型刺激分类时出现刺激反应相容效应。(3)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刺激分类加工中存在刺激反应相容效应,这种效应可以自动激活,并具有普遍。不同类型刺激分类中刺激反应相容效应对SNARC效应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刺激-反应相容性 SNARC效应 数字 字母 汉字
  • 简介:通过个相关研究个实验研究探索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与消费者对仿制商品消费意愿关系,以及反过来个体使用仿制商品后对行为影响。研究中,呈现给试三组同品牌正品仿制商品,让试评价,相对于正品,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程度以及对仿制商品购买意愿,结果发现被试评价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程度越高,对仿制商品购买意愿越高;研究二中,要求使用正品或仿品钢笔完成矩阵谜题任务,并根据成绩自行兑换奖励,结果发现,相比使用正品钢笔,使用仿制商品后更倾向谎报成绩,表现出与仿制商品相虚假欺骗属性。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自我概念影响贯穿消费行为始终,自我概念仿制商品形象会促进消费行为,而对仿制商品消费也会反过来作用于自我,使消费者行为倾向仿制商品负面特征趋于致。

  • 标签: 仿制商品 自我概念 形象一致性 消费者行为
  • 简介:近年来,腐败心理与行为正在逐渐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前沿问题。文化视角腐败心理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关注。本文力图从腐败现象概念、指标测量工具发展演变三个方面梳理文化与腐败相关研究成果。腐败定义繁多,般理解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行为。由于腐败行为隐蔽,目前难以研究中直接观测腐败行为,往往通过替代指标来揭示腐败,比如腐败感知与腐败容忍度、腐败经验、腐败意向以及行为模拟等。测量工具方面,自陈量表、情景测试等方法不同腐败指标的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博弈范式大数据方法可以为未来文化视角下腐败研究提供新视角测量手段。

  • 标签: 腐败 集体主义 自我报告 情景实验 博弈 大数据
  • 简介:以中文版品格优势量表(CharacterVirtuesQuestionnaire,CVQ)评价体系为理论依据,进行八周"优势潜能训练课程"。结果发现:(1)该干预方案对提升中学生积极情感、自我效能感学业表现有显著短期效果长期效果;(2)从干预活动持续效果来看,中职生亲和力优势得分显著高于普高生,普高生意志力优势得分显著高于中职生。基于优势取向纵向干预训练,关注学生优势韧性,具有可行,值得进一拓展应用

  • 标签: 普高生 中职生 品格优势 干预 优势潜能
  • 简介:研究参照广告效果评估研究方法,考察标签位置(上,下)标签内容(新款,秒杀,热销)对35名女性试浏览网店服装图片过程中眼动特征以及主观购买意愿影响。早期眼动指标(首次注视时间)晚期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比注视次数比)均表明,标签位置受到标签内容调节;晚期眼动指标(注视时间比注视次数比)表明,标签内容也受到标签位置调节。主观购买意愿表明,标签内容新款热销时,试购买意愿显著高于秒杀情况。以上结果说明浏览网店服装时,服装标签内容标签位置共同调节女性试对服装图片加工过程,但调节方式加工早期和加工晚期并不完全相同

  • 标签: 网购 标签位置 标签内容 眼动
  • 简介:对于从事本土社会心理与行为嬗变研究者来说,当前社会转型期提供了宝贵机遇,公私观嬗变以及其下公私实践提供了极佳切入点,文化心理学因强调和关注文化与心理动态互依而更具适切研究视角。本文以文化心理学视角,基于其所根植'(文化与心理)相互建构'框架,区分了两互生互构'公私观'——'作为文化要素公私观'与'作为心理倾向公私观',进而基于'前者相对于后者具有客观、强制普遍'这一,首先以'作为文化要素公私观'焦点,对其生成逻辑、结构、历史传承进行了理论探析,并建构出了公私观生成及嬗变分析理论模型,而后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开展'公私实践中公私观嬗变'以及'公私观嬗变下公私实践'研究进行了预备研讨。

  • 标签: 社会转型 公私观 公私实践
  • 简介:学校群体构成影响儿童学业成就重要环境变量,并对流动儿童具有不同于本地儿童特殊效应。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建立数据库,我国发达地区32个区县141所学校4960名2-6年儿童,流动儿童所占比例14.5%。结果发现:(1)无论流动儿童还是本地儿童,学校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儿童数学学业成就越好;学校流动儿童比例对儿童数学学业成就没有影响;(2)学校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短期流动儿童相对于本地儿童数学学业劣势越大;(3)学校流动儿童比例越高,长期流动儿童相对于本地儿童数学学业劣势越小。

  • 标签: 学校群体构成 流动儿童 学校社会经济地位 学校流动儿童比例 数学学业成就
  • 简介:研究探讨了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由长期习得语言范畴还是即时分类颜色引起。实验1试先将深绿、浅绿、浅蓝深蓝四颜色分为四范畴,再接受视觉搜索任务。结果发现,视觉搜索任务中出现了与颜色分类相应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且这一效应在任务早段就表现出来,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并非由分类颜色所引起。实验2试将四渐进蓝色分为两范畴,并在之前与后接受视觉搜索任务。结果表明,分类后视觉搜索中并未出现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先前研究表明,习得语言范畴使四颜色范畴后,颜色辨别会出现右视野范畴效应。因此,这一结果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并非由分类颜色,而是由习得语言范畴所引起。总体上,本研究提示右视野颜色范畴知觉由长期习得语言范畴,而非即时分类颜色引起,进一揭示了语言与颜色知觉关系。

  • 标签: 沃尔夫假设 颜色范畴知觉 语言范畴 范畴学习 颜色分类
  • 简介:研究用涂尔干社会学思想分析了社会转型下人们对道德滑坡讨论,关注核心问题社会中人与人共同道德生活如何建构。本研究认为,涂尔干关于社会重建、道德重建实质上社会心态重建。本研究采用个体公共道德行为量表、对他人道德容忍度量表、社会自利评价问卷、社会道德水平评价工作价值观量表,对514名城市居民进行调查,试图探讨人际道德影响。

  • 标签: 道德重建 道德容忍度 公共道德行为 社会道德 社会心态
  • 简介:立足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自我和谐之间关系.探索了并验证了自我和谐在手机成瘾孤独感中介作用,对手机成瘾大学生进行有效心理干预提供了研究支持。采用手机成瘾问卷、UCLA孤独量表自我和谐问卷,通过相关分析路径分析,得出结论:手机成瘾与孤独程度呈正相关;自我和谐程度与手机成瘾呈负相关;自我和谐程度直接影响手机成瘾。

  • 标签: 手机成瘾 孤独感 自我和谐
  • 简介:【目的】调查服刑人员社会适应现状,探讨安全感对服刑人员人际信任社会适应影响,以及人际信任影响过程中所起作用。【方法】采用劳教人员社会适应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安全感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随机选取河南省某监狱7个监区服刑期均在10年以上服刑人员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04份,有效问卷366份,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安全感对人际信任显著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65,p〈0.01),对社会适应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341,p〈0.01),人际信任安全感与社会适应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提高服刑人员安全感能够显著提高服刑人员社会适应并影响人际信任水平。

  • 标签: 服刑人员 人际信任 社会适应 安全感
  • 简介:检验了情绪效价确定性评价对个体信息加工策略选择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结果表明.情绪效价对个体信息加工方式影响会受到情绪确定性评价调节。高确定评价情绪中.积极情绪试更倾向采用启发式加工.消极情绪试更倾向采用系统式加工。积极情绪中.高确定评价情绪试更倾向采用启发式加工.低确定评价情绪试更倾向采用系统式加工。当个体对自己产生情绪原因进行合理归因后,情绪效价确定性评价对个体信息加工方式影响效应都消失了.说明情绪效价确定性评价均以信息方式对对个体信息加工策略选择产生影响。

  • 标签: 效价 确定性评价 归因 信息加工策略
  • 简介: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测量都是研究文化与行为间关系重要方法。文化多种面相,包括:(1)文化地区内众人认同心理特征;(2)广泛认定为文化地区内十分普遍心理特征;(3)地区文化历史、制度、自然与人为生态。这些文化变量间只有松散联系。此外,研究者可以个人和文化层次测量文化心理变量。文化内容各种面相和在不同层次测量文化变量经常发生互动,动态地影响行为。本文中,我指出文化变量多样及其互动对跨文化心理测量概念方法启示。

  • 标签: 跨文化测量 文化面相 多层次分析 文化与心理
  • 简介:摘要脑波慢涨落技术(encephalofluctuographtechnology,ET)以其独特测评功效已经临床医学、体育等领域得到较多应用。本文通过对ET技术原理、关键测评功效及该技术在有关领域应用现状分析,论证了应用脑波慢涨落技术研究民航飞行员心理疲劳可行。根据对目前民航飞行员心理疲劳研究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开展民航飞行员心理疲劳研究必要讨论,提出了应用ET技术系统开展民航飞行员心理疲劳研究主要切入点。

  • 标签: 脑波超慢涨落技术 民航飞行员 心理疲劳 可行性
  • 简介: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各领域里集体效能测量构念,并结合初中生班级群体特点,首先从理论上提出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结构。然后,采用问卷法调查168个班级5180名初中生,运用多水平因素分析验证班级集体效能结构,以及考察该结构信效度。结果发现,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在个体班级水平上都是两因子结构,即班级能力评价班级目标达成。该构念具有良好信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测量指标。

  • 标签: 班级集体效能 班级能力评价 班级目标达成 多水平因素分析
  • 简介:拼音作为增强汉字形音转换桥梁中文学习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深入了解拼音中文学习中作用及其加工机制,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分别从拼音学习对语音意识发展影响,拼音注音方式呈现方式对汉字学习影响,拼音加工认知神经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拼音学习可以促进语音意识发展;不同拼音注音方式呈现方式会对汉字学习产生不同影响;拼音加工机制与汉字加工存在不同,但拼音加工机制仍有待进一深入。

  • 标签: 拼音 中文学习 语音意识 呈现方式 加工机制
  • 简介:研究团体辅导理论基础,采取实验方式,考察团体辅导对西藏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通过团体辅导前后SCL-90量表对西藏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定效果通过学生自评,传统课程结合团体辅导效果比单纯授课要好。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高职生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沙盘游戏对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效果。方法研究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筛选人际交往困难12名初中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对照组不做干预。结果:团体沙盘游戏对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表达交谈有着显著效果。结论:团体沙盘游戏可以作为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有效方法工具加以使用推广。

  • 标签: 团体沙盘游戏 人际交往能力 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