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最后通牒博弈范式,探讨不同情绪背景对社会经济决策中社会预期效应的影响。以90名大学生为被试,利用不同效价的电影片段(正性、负性和中性)诱发相应的目标情绪。通过操作社会规范性信息启动被试对分配方案公平性的不同预期。结果发现:在负性和中性情绪背景下,高预期组更倾向于拒绝接受不公平分配。在正性情绪背景下,高预期组和低预期组面对不公平提议时的接受率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正性情绪背景使社会预期效应发生改变,回应者对分配方案的高预期不再对决策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预期 情绪背景 最后通牒博弈 决策
  • 简介: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来衡量有关贿赂罪的法律条文,显然,有些规定已不适合。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营、集体性质的企业及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不宜作为受贿罪的主体;其次,受贿罪的客体要求决定了其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以对于国有、集体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应以"非法得利罪"论处。

  • 标签: 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 贿赂罪 经济组织 市场经济条件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简介:该研究采用531名中国汉族健康大学生为被试,综合考察了5-HTTLPR(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区)基因型、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间交互作用与面孔表情识别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面孔表情识别上有显著的主效应。总体来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和女性的被试具有较好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5-HTTLPR基因型、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它们在面孔表情识别上的三因素交互作用也显著。该三因素交互作用主要是源于,在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背景下,女性携带有5-HTTLPR长片段等位基因比短片段纯合子表现出稍差的面孔表情识别能力。该结果体现了基因与环境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面孔表情识别能力的重要性。

  • 标签: 5-HTTLPR 性别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面孔表情识别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简介:题:同未成年人康复中心主任医师鲍里斯·德拉普金(以下简称德)谈我国儿童的性格记者:许多现实表明,社会对成年人往往是公正的,对儿童却并非如此……您作为莫斯科未成年人精神病科主任医师能谈谈这个问题吗?

  • 标签: 精神病学 心理问题 儿童 性格 社会 生活
  • 简介: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953名初中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学生性别、年级,以及先前学习成绩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就越多;(2)学业自我效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组成成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中,家庭收入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而父母亲职业、父母亲教育水平对学习投入均无直接预测作用,它们是通过家庭收入的中介作用,再经过学业自我效能而影响学习投入。

  • 标签: 学习投入 学业自我效能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中介效应 初中生
  • 简介:以7所幼儿因的141名3~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方法,探讨幼儿在8种新异刺激条件下提问的发展.结果表明:(1)3~6岁幼儿提问生成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幼儿在对当前刺激产生陌生感或出现认知混乱时更容易生成问题;(3)立体刺激材料和平面刺激材料在引发幼儿提问生成上不存在差异;(4)3~6岁幼儿提问元认知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4岁期间是提问原因元认知快速发展时期.

  • 标签: 幼儿 提问 鼓励条件 年龄 刺激 熟悉程序
  • 简介:<正>笔者在《关于行为规范的接受阶段》一文中已经指出,行为规范的接受可以区分为依从、认同与信奉三种水平或三个阶段。这三个接受阶殴(水平)受制于不同因素,需要不同的条件。为此,本文分别探讨依从、认同与信奉学习的条件。一、依从学习的条件依从可区分为从众与服从。这二种依从接受水平,受制于不同因素,受不同条件制约。(一)从众学习的条件1.群体的特性由于从众行为本身是主体在一定情境中对群体影响的一种反应,因而从众行为受一系列群体特性(情境特性)的影响。事实表明,从众行为受群体的一致性、规模、内聚性与专长

  • 标签: 行为规范 从众行为 三个阶段 认同 群体影响 规范行为
  • 简介:该研究以67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我探索、环境探索、自我一环境匹配度探索、探索意向间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养行为显著预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其中,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监控与保护、父亲监控维度为正向预测,而父亲惩罚严厉维度是负向预测;(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有独立的预测作用,还通过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监控与保护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这一变量。

  • 标签: 大学生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父母教养行为 职业生涯探索
  • 简介:广褒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明、除了世人皆知的"四大发明"以外,仍有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与发现。但由于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禁锢,许多发明和发现刚刚萌芽就被掩于黑暗之中,被世人所遗忘,因而桎梏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本人在对明末奇书《金瓶梅》的研读过程中发现,明朝末年我国对条件反射这一科学现象有非常高深的科学认识、系统完整的描述。这一科学遗产表明我国对条件反射理论的认识不是在现代,而是早在37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本文所述的发现也是力图使先人的成就光芒再现。

  • 标签: 条件反射 驯化 反射理论 明朝 中华民族 封建社会
  • 简介:在150ms和250ms两种SOA条件下,以彩色图片为启动刺激,以汉语双字词为目标刺激,通过评价分类任务考察情感启动效应.结果表明:在两种SOA务件下均存在显著的情感启动效应;积极启动和消极启动对目标词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类似Stroop效应的反应冲突机制可解释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

  • 标签: SOA 效价 情感启动 评价分类任务
  • 简介:以696名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智慧的关系,以及积极教养方式和开放性人格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积极教养方式、开放性人格与智慧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积极教养方式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智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开放性人格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智慧之间不起中介作用,开放性人格在积极教养方式与智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教养方式、开放性人格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智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 标签: 智慧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积极教养方式 开放性人格 青少年
  • 简介:以331名初中生为被试,收集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和父母参与,及学生成绩,以验证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绩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教师支持对父母参与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学业成绩;(2)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预测中,父母参与发挥了中介作用;(3)教师情感支持调节了父母参与中介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初中生学业成绩之间的美系.

  • 标签: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父母参与 教师支持 学业成绩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入社会性格的调查分析,发现:中国人的社会性格结构由八个维度构成,它们分别是忠信感、进取性、保守性、顺从性、疏远性、开放性、适应性和独立性。个体的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对社会性格特点具有影响作用。常态被试可被进一步分为进取开放型、保守顺从型和中间型三类。创造条件促进人格向趋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亦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 标签: 社会性格 社会转型时期 分类研究 社会发展 性格结构 影响作用
  • 简介:<正>青年朋友,假如你已选择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那么你想过没有,在你还未登上讲台以前,都应当做哪些心理上的准备?现实中你也许耳闻目睹过这样一些事情,许多即将成为教师的青年,胸怀大志,信心十足,都希望自己能在第一次登上讲台后,初见成效,获得成功。然而,他们时常出师不利,

  • 标签: 青年教师 人民教师 教学效果 讲台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 简介:通过在一个幼儿园中班开展为期一年的社会戏剧性游戏的实验研究,发现不论用间接故事法,还是用情境观察法测定,实验班幼儿的分享、谦让、合作和互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都优于控制班,表明社会戏剧性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 标签: 社会戏剧性游戏 分享 谦让 合作 互助
  • 简介:德裔社会学家诺贝特.爱理雅斯的《文明化进程》是礼仪研究领域的名著。本文介绍了它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并在三种新的社会理论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了该理论和礼仪研究。爱理雅斯认为,西欧社会在中世纪末以后经历了一个”文明化”的过程,即人们更能够克制自我,言行举止更为谦恭有礼,其原因有二,一是国家对暴力的垄断,二是社会相互依赖性的增强。这一理论在文明化进程的一般性、历史起源及真实性等三个方面都存在着缺陷。礼仪研究和三种新社会理论可以在如下的条件下相互增益:福柯式的权力重新获得主体,公民社会有必要关注非政治动机,而自我认同则可以突现其历史性和日常性的一面。

  • 标签: 礼仪文明 权力 公民社会 自我认同
  • 简介:采用短时DRM迫选任务,探讨提取条件和延迟间隔对短时错误记忆的影响,以进一步考察短时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结果发现,短时错误记忆的产生主要源于提取时对存贮细节通达的缺失。在无有效提取线索的条件下,延迟间隔能够增加错误记忆率;而有效提取线索存在时,真实记忆痕迹的可通达性增加能够极大避免错误记忆的产生,延迟间隔的作用则不显著。该实验的结果是对错误记忆理论解释的一种补充。

  • 标签: 短时错误记忆 延迟间隔 提取条件
  • 简介:利用ERP技术对16名被试在不同注意负荷下对动态表情识别的脑时程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N170成分不受注意负荷和表情效价影响;低注意负荷条件下动态表情加工早期负性表情诱发的EPN成分(earlyposteriornegativity)显著大于中性、正性表情,后期高级分析阶段正、负性表情均诱发明显的LPP成分(latepositivepotentials),且负性较正性表情诱发更大的LPP成分;而在高注意负荷条件下并未发现表情识别诱发明显的EPN或LPP成分。这些结果说明,动态表情识别明显受到注意资源调节,只有在注意资源不断增加时表情加工才会出现注意偏向效应,尤以负性表情的加工优势最为凸显且持久,正性表情相对微弱和短暂。

  • 标签: 注意 动态面部表情 N170成分 EPN成分 LPP成分
  • 简介:<正>一、问题儿童正常与异常的社会行为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感兴趣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研究表明,早期的社会行为特征,尤其是典型的外显与内隐行为问题,如攻击和社会性孤癖(Achendach,1982)可以预示青少年期与成人期的生活适应问题,如犯罪(Robins,1966),精神疾病(Frazee,1953)。近年来,受社会佳态学理论(Bronfenb-renner,1979)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家庭、同伴、学校、社会、文化等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而且,很多研究已经揭示出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家庭、学校等社会因素的关系,迄今为止,关于儿童社会行为的研究几乎完全局限于西欧与北美地区。因而,对其

  • 标签: 中国儿童 社会行为特征 社会性 外显 评价量表 学习成绩
  • 简介:<正>研究社会知觉的心理学家至少都倾向于赞同这样一个观点,"知觉"出现在"社会"或"人"这样的字眼之后是很不确切的。有时,用社会知觉表示一个有关的简单现象(例如,看一张照片,由此识别其情绪),或用它表示某个更复杂的现象和"认知"过程(例如,从另一个人有限的行为线索中推断他的总人格)。社会知觉一词和对物体或事

  • 标签: 社会知觉 知觉对象 知觉者 知觉恒常性 准确度 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