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将习惯偏好引入传统的AIDS模型,进一步纳入退休冲击变量,构建了拓展的动态LA/AIDS模型。随后按照各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全国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地区,基于2003—2014年中国26个省城镇居民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习惯形成、退休冲击对中国不同收入等级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同时用FE-IV估计法对相应的静态模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1)各收入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均显示出了显著的习惯形成特征,惯性最强的是食品消费支出份额,惯性最小的是家庭设备。(2)退休冲击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在中等收入地区和高收入地区显著,而在低收入地区不显著。在控制了习惯形成效应后,退休冲击对消费支出份额的影响程度均变小了。

  • 标签: 习惯形成 动态LA/AIDS模型 退休冲击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
  • 简介:国家已经发布了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的具体目标.在分析了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和人口城镇化质量的重点和如期实现国家人口城镇化目标所面临的形势之后,指出了增加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指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指标的组成及其内涵界定,并讨论了这些指标的创新性和分析应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指标包括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人数、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人数、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率和已有城镇户口数与在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中转城镇户口数之比共4项指标.现有的国家统计体系难以全面反映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应当加速完善.增加普通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指标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新型城镇化统计指标体系,有利于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和如期实现国家人口城镇化的具体目标.

  • 标签: 城镇常住农民工市民化 指标 市民化率 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 新型城镇化统计体系
  • 简介:本文根据2000至2015年河北省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历年统计数据,通过对协整理论及Granger因果检验的合理运用,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结果表明,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具有单边Granger因果关系,即地区经济增长是城镇居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及建议。

  • 标签: 城镇居民收入 经济增长 协整 GRANGER因果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