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中,至少一半是女童,女童由于其特殊生理和心理因素,性格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产生各种成长中问题。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等,存在各种问题留守女童日益增加,这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学校与家庭教育突出问题,也是农村女性未来发展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关注留守“问题女童”生存,不仅是国家和社会责任,也是学术界良知所在。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女童 心理承受能力 留守儿童 心理因素 社会经济
  • 简介: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存在形态,一是理化形态生育文化(是灵魂),二是意化形态生育文化(作为生育观是生育文化核心);三是外化形态生育文化(是主要载体),四是物化形态生育文化(是必要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人口文化、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与计划生育密切相关,要有一个明晰大思路,要在“结合”中,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在发展载体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 标签: 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建设问题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存在 物质条件
  • 简介:<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形态基本轮廓。实现这个社会蓝图根本途径是经济政治体制不断改革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近10年来,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机制作用下,一方面消除了一部分原有的人口问题,另一方面又产生了一部分新的人口问题。新旧人口问题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忽视因素。当前,许多社会问题,是以某种形式

  • 标签: 人口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问题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生产方式
  • 简介: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具有极为重大现实意义、广泛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重要意义,这是新时期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一个新发展。

  • 标签: “三个代表” 婚育文化 中国 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水平
  • 简介:江泽民总书记在1999年中央计划生育座谈会上指出,人口问题要和社会、经济建设、资源、土地、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决定》中指出人口问题仍是我国首要问题。要求“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科学、文明、进步婚育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怎样倡导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呢?我们认为府从以下六个方而来认识、实践。

  • 标签: 婚育文化建设 晚婚晚育 计划生育工作 中国
  • 简介:5年来,红卫街办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少生优生、婚育观念,大力传播妇女儿童卫生知识,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活动。先后涌现出100多个“五好家庭”、“计划生育模范家庭”和“文明家庭”。

  • 标签: 女性 关怀 文明家庭 男女平等 婚育观念 卫生知识
  • 简介:<正>人口素质是人口学中反映人口素质规定性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人口总体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素质,它反映一定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条件和能力。人口素质不是固定不变。人口发展史表明,随着社会经济进步,人口素质呈现不断提高运动趋势。这种趋势在现代社会愈益加速,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转变。福建省自70年代末以来,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同时,文化教育、科学技

  • 标签: 女性人口 人口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身体素质 预期寿命 社会经济
  • 简介:本文利用2001年秘鲁国家统计和信息局第三期家庭抽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在秘鲁城市中,人口、经济和教育变量是如何影响女性劳动参与,并且将首都利马和利马以外其他地区加以区分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秘鲁城市范围内,女性劳动参与随着女性生命周期变化出现了很明确模式;生育、婚姻状况、与家长关系、接受高等教育(指硕士及以上和培训)明显地影响女性劳动参与.在首都利马和其他地区大部分影响方向很类似,但是在首都利马影响程度要大一些.

  • 标签: 女性劳动参与 LOGISTIC回归 女性生命周期 教育
  • 简介:<正>在十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召开全国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王伟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我国计划生育事业》讲话。全文分七个部分:(一)对会议估计;(二)深入学习《决议》;(三)总结经验,全面评估;(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计划生育一项长期任务;(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引导群众更新生育观念;(六)团结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 标签: 实行计划生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经验交流会 计划生育工作 深入学习 生育观念
  • 简介:<正>我国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约一半,无论过去,现在及未来女性人力资源都十分丰富。改革开放和劳动优化过程中,女性就业人口仍呈现增长势态。但与男性人力资源相比较,开发利用量少、面窄、层次低,女性现在存在诸多就业问题,均同对女性人力资源、对女性价值认识有关。为了进一步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必须对女性人力资源和就业分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 标签: 女性人力资源 女性就业 女性人口 改革开放 社会劳动 工作人员
  • 简介:女性丧偶老年人是老年人口中双重弱势群体。利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以及对18位女性丧偶老年人深度访谈资料.发现我国女性丧偶老年人普遍存在着经济收入低、保障水平差、自评经济状况“困难”比例大特点。此外,女性老年人在丧偶之后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对生活状况主观评价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强调性别平等观念,建立遗属养老金制度,是解决女性丧偶老年人经济、生活困难一个主要措施。

  • 标签: 女性丧偶老年人 遗属养老金 养老保障
  • 简介: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利用线性概率模型及Logit和Probit模型检验了老年照护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制约作用,并进行分样本回归,进一步论证了村里提供老年照护公共服务在缓解这一制约中所发挥积极作用。上述发现意味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当前仍然存在大量可以向非农部门转移劳动力,通过合理制度设计,将该部分劳动力释放出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劳动力相对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 标签: 老年照护 公共服务 非农就业
  • 简介: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占已婚夫妇10%左右。在女性不孕中,排卵障碍是主要原因之一,占25%—30%。在目前检测排卵方法中,B超以其具有直观、清晰、精确等特点.成为监测卵泡发育重要手段。本站从1999年6月以来对35例不孕女性应用阴道B超进行卵泡监测,以预测排卵、指导性生活和临床用药,取得比较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阴道B超 不孕女性 卵泡监测 不孕症 排卵障碍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批又一批山东女性,从渤海之滨来到祖国西部边陲--新疆.她们或以女兵身份进疆,或以建设者身份进疆,她们到来不仅解决了驻疆部队官兵婚姻问题,保证了屯垦戍边宏图伟业,同时她们也积极投身到开发边疆、保卫边疆洪流之中.

  • 标签: 建国初期 山东女性 进疆 历史背景
  • 简介: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劳动力需求剧增,人口流动政策逐渐放松。大量农村劳动力抱着改善经济和生活条件梦想流入城市打工。近三十年,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由1982年3000万激增到2005年1.47亿。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女性流动人口规模已达到2001万,占流动人口总量(4242万人)47.2%,大多数女性流动人口到工厂打工,因而派生出一个新称谓——“打工妹”。

  • 标签: 女性流动人口 当代中国 性别认同 人口规模 劳动力需求 农村劳动力
  • 简介:<正>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重要条件。市场经济与人口流动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分析和研究这一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它们彼此间促进作用和影响。一、庞大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城市以流动人口状态而存在在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农村庞大女性劳动力与男性一样,为改变自己贫穷状况而流入城市,并以流动人口状态存在

  • 标签: 女性流动人口 外来妹 人口流动 打工妹 珠江三角 市场经济发展
  • 简介:<正>历史上,我国人口国际迁移者多是迫于战乱、灾荒、生活无计而外出谋生,其绝大多数是男性青壮年,到近代方有少数女性随亲属出国谋生或与亲人团聚。但广东省顺德县自清末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却有大量女性人口迁移东南亚,其中新加坡最多,马来西亚次之,形成了一股以家庭事务(女佣)为主要职业国际迁移流。自1984年以来,顺德每年回国探亲访友华人、华侨达1,500余人次,其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从1975年至1984年十年间,该县回国定居华人、华侨共337人,女性占了94.7%。为什么顺德县会

  • 标签: 国际迁移 女性人口 顺德 广东省 人口迁移 新加坡
  • 简介: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了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较弱,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尤为如此。流动特征、就业特征和人口学特征变量对乡-城和城-城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影响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女性流动人口尚未形成明显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意愿;打算回流者主要是职业声望较低和教育程度较低女性,乡-城女性流动人口更是如此。这表明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推动农村城镇化”等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尚未明显提升中西部地区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政府需要增强女性流动人口回流意愿,引导其合理有序流动,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而推进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女性 流动人口 回流意愿 户籍差异
  • 简介:根据1982—2005年间历次人口调查资料,论文描述了25—29岁女性年龄组就业、职业、教育与婚姻状况,指出急速社会发展,女性教育水平提高给大都市女性提供了不少发展机会,女性职业结构优化。与此同时,女性也付出了一些成本,如婚姻推迟和退出劳动力市场成为专职主妇。

  • 标签: 大都市 青年女性 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