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大部制”改革同步,中国近期正在广大农村推动村庄合并,这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不久前中国对于乡镇实行合并之后的又一农村重大变革。“大村庄制”将与“大部制”一起,成为中国未来政改的新目标。

  • 标签: 农村发展 农村规模化 "大村庄"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
  • 简介:2001—2010年是舟山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人口状况如何,对于实现该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舟山人口状况展开分析,对舟山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探索和研究舟山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并提出未来十年人口发展的战略性对策,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 标签: 发展趋势 舟山 对策研究 第五次人口普查 社会发展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正>海南是黎族的主要聚居地,据190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海南黎族人口达1019503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55%.是当地第一大少数民族。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其人口发展分布的状况和趋势有独特的特点。一、海南黎族人口的发展状况趋势史学界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他们多以聚居为主。由于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语言、习俗等存在某些差异,因而形成了五大支系,即孝黎、杞黎、本地黎、美孚黎和加茂黎。解放前,黎族人民连遭天灾人祸,处于经济凋蔽、民不聊生的困境之中,除了封建主义和反对官吏的压迫外,还历经了民族压迫政策的摧残,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再生产长期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状态。如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黎族人口为25万人,到1953年才达到35.8万人,118年间仅净增10.8万人.

  • 标签: 海南黎族 人口发展 人口普查 人口分布 海南岛 聚居地
  • 简介:文章基于5490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对湖北省总和生育率(TFR)进行分析。结论表明,自1985年以来年龄别生育率下降主要原因是计生政策严格控制生育数量,而非生育行为的推迟。TFR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其变化高生育水平育龄妇女占比无关。政策生育率变化有关。通过对湖北省总出生人数进行估算和分析,结论表明1985—2008年总和生育率对总出生人数的影响程度要大于高生育水平育龄妇女占比的影响;外推预测表明2009~2014年出生人数趋势稳定,201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利用Logit模型对实际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受访者文化程度、户口性质、出生年代、工作状态、丈夫工作状态、放宽的计生政策和奖励少生的计生政策。

  • 标签: 总和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一般生育率 LOGIT模型
  • 简介:本文利用2003-2015年的有关自杀的统计数据分析青年人(15-34岁)自杀的现状和变动趋势.研究发现:从2015年数据来看,在整个年龄段中青年人自杀率较低,但自杀却是青年人排名前列的死因;青年人自杀存在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农村青年人的自杀率要高于城市,男性的自杀率要高于女性,25-34岁是青年人自杀的高危年龄段.从2003-2015年中国青年人自杀率的变化趋势来看,自杀率的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村自杀率下降很快.在2010年左右,中国青年男性的自杀率超过女性.青年人自杀率具有队列上的稳定性,男性在15-24岁间存在自杀率的突涨期.中国青年人的自杀率在国际社会中处于较低水平,女性相较于男性还有下降空间.

  • 标签: 青年人 自杀率 变动趋势 队列分析
  • 简介:21世纪人口老龄化浪潮将席卷全球,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面对“银色浪潮”的到来杭州怎么办?这是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和认真应对的重大问题。

  • 标签: 杭州市 人口老龄化 年龄结构 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 发展趋势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市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在新世纪之初,台州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如何开好头、起好步,是关系到台州经济和社会“二次腾飞”战略成败之大事。本文就台州“十五”人口发展战略作一简要的探讨。

  • 标签: 台州市 计划生育 “十五”计划 人口发展战略 人口控制 生育率
  • 简介:隔代抚养在中国生育(率)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的是,隔代抚养从定义到测量都鲜有讨论。这集中表现为有关隔代抚养的数据差异悬殊。文章认为,其原因在于各数据对隔代抚养的测量并不一致。进一步,文章梳理和比较了各数据中相关测量的异同,发现各测量主要存在“替代”测量、“支持者角度”测量、“主观”测量和“孙辈年龄未限制”测量等问题。本文主张,在家庭生育决策视角下,隔代抚养的测量应向“直接”测量、“被支持者”角度测量、“孙辈年龄受限制”的测量、“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测量方式转变,因为并非所有的隔代抚养都在家庭生育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标签: 隔代照料 生育决策 测量 角色
  • 简介: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广东劳动就业的现状、特点走势,指出广东未来将面临越大越大的就业压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的有序转移,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城镇化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 标签: 广东 劳动力 就业压力
  • 简介:企业是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坏,关系到城市乃至整个计划生育工作。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转制,国企改组,私营企业、合资、独资企业逐渐增多,计划生育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愈来愈多,鉴于企业计生管理的重要性,有必要对企业的计生工作现状进行探讨、分析。

  • 标签: 企业管理 中国 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工作 职工管理 生育观念
  • 简介:<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日趋频繁的经济联系,文化信息交流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口的流动,其主要表现为贫困地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流动人口具有非定居性和松散游离性。作为华中区域经济中心的武汉,城市建设和发展下场受到急剧增长的流动人口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具正面促进作用,又具负面消极影响。本文基于对武汉流动人口现状的系统分析,指出流动人口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正面影响,进而探讨武汉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

  • 标签: 流动人口 城市建设和发展 对策研 武汉市 流动人口管理 武汉经济
  • 简介:本文以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该区人口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总体上讲,人口经济发展协调性较强,但存在产业结构尚需调整,人力素质有待提高.文章从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人口 经济 协调发展 珠三角地区
  • 简介:本文基于对全球201个国家和地区1970~2015年间收入水平与总和生育率两指标的变化态势的分析,揭示不同收入阶段国家的生育水平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低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收入水平的关系不明显,总和生育率保持在4以上。(2)中等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大多数国家总和生育率集中在生育更替水平附近。(3)通过构建交互项发现,高收入阶段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收入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家庭政策的强弱有关。据此,本文预设了中国经济发展生育水平变化的三种可能模式。

  • 标签: 收入水平 总和生育率 低生育率陷阱 家庭政策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一、研究目的方法1.科学的解释性教育问题。在总结性教育的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科学的提出性教育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澄清其存在的误区,以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科学的性观念,正视我国当前的性教育现状,并了解性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 标签: 历史现状 性教育 中国 教育问题 教育现状 科学
  • 简介:<正>中国是个团结、统一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国家。因此,实施有利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和民族人口政策,以及重视民族人口研究,便成为时代的需要。80年代揭开了民族人口研究的新篇章。进入90年代,由于国内各民族的人口、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的更加显露、国际民族气候的发展和国内民族人口研究

  • 标签: 民族人口研究 少数民族人口 中国少数民族 民族繁荣 婴儿死亡率 平均期望寿命
  • 简介:本文对广东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危害成因以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传宗接代问题、农村养老问题、性别选择、溺弃女婴、瞒报和基层计生工作不到位等是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最主要因素,要促进性别比平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行综合治理.

  • 标签: 出生人口 性别比 原因 对策
  • 简介:“人口瓶颈”使“人口过多仍是我国的首要问题”,节欲的、小规模的、“远离平衡态”的人口是摆脱人类困境的唯一选择。长期坚持低生育水平,为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历史使命,而贯彻稳定低生育水平。则须消除一系列认识上的障碍。

  • 标签: 低生育水平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思想认识 人口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