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运用社会的有关理论,利用广西阳朔县436名中小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资料,以同龄的非独生子女为比较对象,对农村中小学独生子女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中小学独生子女在生活技能、人际交往、价值观念和自我意识四个方面的社会状况都比较好,并且在所有的指标上都和同龄非独生子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别。

  • 标签: 农村 独生子女 社会化
  • 简介:<正>广州市保险公司自1980年复办保险业务以来,根据广州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相继开办了村干部养老金保险、纯女户养老金保险、现役军人养老金保险、个人养老金保险等多种养老金保险业务,为广州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和试验,为今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雏形。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养老保险及作用。

  • 标签: 养老金保险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保险公司 保险工作 养老保险体制 广州市
  • 简介: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以家庭养老为基础和主体,辅以集体供养、群众互济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养老方式。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传统的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集体经济提供的养老保障体系已基本瓦解,新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远没有形成,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和资源正在不断减弱和减少,农村养老保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 标签: 新家庭计划活动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浙江 计划生育 社会救济 生育率
  • 简介: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在农村实现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障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指出:“在农村,坚持政府支持和农民自愿的原则,

  • 标签: 计划生育 农村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生育水平 中国 生育观念
  • 简介:1982—2010年,广州人口老龄趋势持续,人口老龄程度较轻。老龄程度和老年人口的地区分布差异悬殊,据此将广州划分为三个老龄类型区。广州养老机构数量、规模和结构已有较大发展.未来应继续提高收养服务能力,调节机构养老资源区域配置的不平衡。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口 老龄化类型区 养老机构
  • 简介:社会转型期,农村老年人和土地相结合的“以地养老”是农村应对人口老龄的主要方式,具有重要的政策和理论意义。在农民当前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家庭劳动力再生产方式下,以地养老不仅是当前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也是大多数进城农民工预期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的优势在于为农村老年人带来较多的经济社会福利,包括农副产品的自给自足、较高的家庭及社会地位和农业劳动本身的价值体验。且农业农村现代建设过程形成的社会服务体系为老人农业提供了再生产能力。从应对农村人口老龄的角度,国家农业政策要从多方面支持老年农业,促进其稳定发展。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以地养老 老人农业 养老模式 农业政策
  • 简介:<正>一、隐忧,老人过份依赖子女广东博罗、开平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了许多值得深究的问题。比如,关于老人的婚姻、家庭、供养等资料,便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老人高度依赖子女,特别是高龄寡母。反映老人供养情况的资料显示,不论男女,皆以依靠子女排第一位。妇女超过八成,男性六成左右。随着年龄增长,靠本人和靠配偶比重迅速下降,靠子女比重迅速上升,80岁以后已基本靠子女了。女性靠子女和靠配偶的比重皆高于男性,还在60~64岁组,靠子女已超过七成,至85岁以后,巳全部依靠子女了。两县市老人靠政府供养比重男女皆列第四位,维持在2.9~0.8%低比重,至于靠亲友、集体、其他的比重就更低了。

  • 标签: 社区老年服务 家庭养老 老年社会 社会养老 社区老人 健康的老龄社会
  • 简介:金峰开发区在我区流入人口最多,有近2万多人。金峰开发区计生办切实强化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对外来妇女实行了与本区妇女“同管理、同服务、同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措施,三年来还免费为流动人口体检并建卡6980人。调动起流动人口在我区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让他们建立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共居一地、共保安宁、共创繁荣的和谐氛围,维护了我区的社会稳定。

  • 标签: 流动人口管理 人性化服务 计划生育管理 服务措施 经济建设 和谐氛围
  • 简介:为改变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从2005年开始,洛阳镇全面实施关爱女孩“绿色养老工程”,将适宜当地种植的银杏作为“绿色养老工程”的树种,受益对象为夫妻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农村计划生育一女户和二女户。受益者对宜林地的使用期限为15年。15年的生长周期积累30万元以上的“绿色”财富,为农村计划生育女孩户夫妇安度晚年提供物质保障。

  • 标签: 关爱女孩 工程 养老 农村计划生育 传统观念 养儿防老
  • 简介:女性丧偶老年人是老年人口中的双重弱势群体。利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以及对18位女性丧偶老年人的深度访谈资料.发现我国女性丧偶老年人普遍存在着经济收入低、保障水平差、自评经济状况“困难”比例大的特点。此外,女性老年人在丧偶之后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对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强调性别平等观念,建立遗属养老金制度,是解决女性丧偶老年人经济、生活困难的一个主要措施。

  • 标签: 女性丧偶老年人 遗属养老金 养老保障
  • 简介:从2005年开始,洛阳镇全面实施关爱女孩“绿色养老工程”,将适宜当地种植的银杏作为“绿色养老工程”的树种,受益对象为夫妻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农村计划生育一女户和二女户,工程由政府负责落实,以户为单位,无偿提供宜林地和100至200株速生银杏树苗,

  • 标签: 关爱女孩 工程 养老 农村计划生育 受益对象 洛阳镇
  • 简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本型、服务型、人文型计划生育是今后发展和努力的方向。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提出的“大人口观”被实践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要求我们树立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大人口计生服务体系。

  • 标签: 全过程服务 全方位服务 人口观 服务型 人文关怀精神 20世纪90年代
  • 简介:本文采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甘肃和安徽两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广义线性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结合代际支持动机理论和能力理论,考察子女结构对农村养老中的资源交换机制的影响。结果发现:不管是经济支持还是情感支持,长子女和幼子女之间,儿子和女儿之间都存在分工关系和替代关系,以满足老年人的各项需求。子女的孩次、性别均对代际资源交换存在显著影响,孙子女的性别和数量对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的代际动机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居住距离、外出务工和父母照料孙子女是不可忽略的中间因素。

  • 标签: 子女结构 动机理论 农村老人 代际资源交换
  • 简介:本文以国家官方网站的相关政策文件为样本,以政策支持农民养老为理念,以系统协调性为框架,实证分析了农民养老政策系统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农民养老政策系统不协调表现在主体子系统内部、客体子系统内部、主客体子系统之间、本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本政策系统与环境等五个方面。

  • 标签: 农民养老 政策系统 协调性
  • 简介:广东人口老龄既有人口老龄进程中的普遍特征,又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先行一步这一背景下的突出特点。文章在利用广东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资料和广东省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广东人口老龄基本状况及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人口老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应对人口老龄的对策,并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经济社会 影响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