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当前网络问政呈现出“政府主导型”与“网民自发型”的分化,折射出公民意识“觉醒”和“混沌”交织的现状。对网络“自发型平台”中公民意识进行分析,可见公民意识在舆情热点中全面覆盖,表现出多向度性、建设性和倾向性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两点思考:提高主导型问政的吸引力,引导问政的制度化发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培养合格公民。

  • 标签: 网络问政 公民意识 舆情 特征
  • 简介:发型群体性事件与社会泄愤事件相比,前者是后者的诱因,也是其必经阶段。前者主体的最终目的为达成自己的利益诉求,具体有煽动情绪扩事态、杜撰事实博同情、强推己责问政府、曲解政策求利益等;后者的主体目的更杂,包括发泄不满、唯恐不乱、盲从、表现等。前者主体是“熟人群体”,后者主体是无组织群体。前者行为方式以软暴力为主,后者行为方式有打砸抢烧。前者发生数量极多,称为多发,后者发生数量极少,是为可数。

  • 标签: 多发型群体性事件 社会泄愤事件 比较研究
  • 简介:1938年2月,国际反侵略运动总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世界援华制日大会,中共领导人积极参与、陕甘宁边区各界热烈响应、中共中央机关报刊持续关注。中共对世界援华制日大会的态度,表明了中共坚持独立自主与全力争取国际援助相结合的策略方针,是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生动体现。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国际援华运动 世界援华制日大会 反应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