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袁滨渤,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校长。她从教26年如一日,坚持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把课上得更“厚重”一些,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03年,她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后获得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党的十八大代表。

  • 标签: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桃李 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劳动模范 中学校长 先进个人
  • 简介:今年9月25日,中央宣传部在中央电视台公开发布了“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此次公布的“时代楷模”,全国仅有两人,其中一人就是李登海。李登海是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早在20多年前,本刊记者就对李登海进行过采访报道。如今,他仍然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致力于高产玉米的育种、攻关和推广,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先后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 标签: 李登海 楷模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电视台 种子
  • 简介:江苏省新沂市总工会孙苏华晁会平报道新沂市总工会通过"2+2"的形式,开创了帮扶工作的新格局。第一个"2"指的是建立"两种机制",即"动态管理机制"和"帮扶运行机制"。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帮扶对象的动态变化情况,调整脱贫、重复、新增帮扶对象,做到困难职工不脱

  • 标签: 动态管理机制 孙苏 动态变化情况 晁会 帮扶救助 救助管理办法
  • 简介:在老龄化严重的日本社会,有1/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死后给自己“建墓竖碑”。据6月7日日本新闻网报道,东京一家网络调查公司日前以20~60岁网民为对象实施的调查结果显示,主张“需要为自己建墓”的比例为63%,认为没有必要这么做的比例达到37%,有25%的人选择“死后将骨灰撒入大海”。

  • 标签: 日本人 墓地 日本社会 调查结果 调查公司 老龄化
  • 简介:3D打印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应用空间。然而技术革新的背后潜在隐藏着知识产权、刑事犯罪以及人类伦理等多方面的安全风险,利用法律、政策规制3D打印技术迅猛发展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既是保障社会治安管理秩序的关键,更是3D打印技术进一步发展与革新的前提与基础。

  • 标签: 3D打印技术 安全风险 法律规制
  • 简介: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成为正式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隶属中共中央。《人民日报》的前身——华北《人民日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抗敌报》等,分别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察冀中央局以及北方局在1949年8月以前的机关报。由此来看,《人民日报》及其报中的报纸,与中共中央华北局,并上溯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察冀中央局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有着一脉相承的组织隶属关系。

  • 标签: 中共中央北方局 中央局 《晋察冀日报》 报系 隶属关系 晋察冀边区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杨得志率领八路军部队,转战敌后冀鲁豫边区,打击日、伪、顽、反动会道、匪军,坚持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刘华清、张震在怀念文章中评价杨得志:"作战勇敢,敢打硬仗、恶仗、苦仗,关键时刻过得硬、顶得住、上得去、拿得下。"两下冀鲁豫1938年夏,十八集团军总部命令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代旅长杨得志带队东进冀鲁豫地区。

  • 标签: 杨得志 冀鲁豫边区 十八集团军 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 李仙洲
  • 简介: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方式,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给投资人和借款人提供了便利,给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注入了活力,但相伴而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P2P网贷由于其行业准入门槛低、行业监管缺失、市场需求扩张迅猛、操作不规范、取证难等问题导致犯罪尤其是非法集资犯罪日益严重,因此我国应通过加强监管、联合执法、情报导侦、加大宣传、做好维稳等方面预防犯罪和增强打击犯罪力度,为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 标签: P2P网贷 非法集资 侦防对策
  • 简介:前不久,民航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客舱安全工作,尤其是“滑行期间客舱乘务员不得从事与安全无关的工作,只能履行安全职责”,严格规定飞机在起飞和下降阶段不应再为旅客提供服务。这意味着,部分2小时航程以内航线的经济舱可能将由之前向旅客提供热食改为仅提供点心或小零食。

  • 标签: 供热 安全工作 安全职责 民航局 乘务员 客舱
  • 简介:我和前夫5年前离婚时,他诸多阻挠。为了能尽快离婚,我只好让步,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年仅8岁的儿子由我抚养,他无需承担抚养费。当然,这样的约定也不完全是头脑发热,而是那时我在一家企业工作,年薪20万元,没有一点经济压力。前夫自己经营了一个公司,生意不是很好,每月几乎没有进账。

  • 标签: 离婚后 抚养费 约定 前夫 孩子 离婚协议
  • 简介: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2款中的不予行政处罚是指,某个违法行为同时满足“轻微”、“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这三个要件时,行政机关不得给予行政处罚。然而,由于三者语义空间较大,对其具体内涵的厘定需借助个案进行。司法实践表明,法院在认定“轻微”时,通常将数量、主观恶意、场合、手段等要素纳入考虑;在认定“及时纠正”时,以“危害后果发生之前”的纠正视为及时,且不考虑当事人做出纠正行为时的主观状态;对“危害后果”的认定限定于“法律所保护的利益”。然而三个要件之间并非泾渭分明、非此即彼,因此,法院对于某个违法行为能否适用该款规定的判断通常是综合各项因素进行的,但就考量因素本身却并未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此外,不应将不予处罚与免予处罚混为一谈,二者在是否具有“违法性”问题上有着根本区别;与刑法上的“不认为是犯罪”相比,二者仅在违法行为的“度”上有所区别,在“质”上皆属不具有“可罚性”的违法行为。

  • 标签: 不予处罚 违法行为轻微 及时纠正 危害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