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日本采取咄咄逼人的外交攻势,令人关注和担忧,它已经正在并将继续损害日本与中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给东亚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

  • 标签: 日本 外交 周边国家 全世界 和平
  • 简介:每年1月15日,是日本传统的“成人节”。这个节日是日本政府法定的全国性国民节日之一,不仅全国放假一天,各级政府还要为当年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举办“成人式”,祝贺他们跨入成人行列。日本法律规定,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拥有选举权和结婚的资格。因此对日本青年来说,只有到了20岁,才能成为社会的一名正式成员。据说,庆祝成人节的目的是让年轻人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从此应该开始自力更生的生活。

  • 标签: 成人 日本政府 女青年 日本青年 打扮得漂漂亮亮 创造性
  • 简介:日本国会不久前审议通过了,该法案将于2004年付诸实施.这是自实施以来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其根本目的是要建设"循环型社会",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长期矛盾.用立法促进建设"循环型社会"是很有意义的,它表明日本正在追求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的新模式.传统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循环型社会"则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经济尽量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这是一条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标签: 日本 家电疆环藩 《汽车循环法案》 可持续发展 立法 《食品再生法》
  • 简介:在今年以来的短短数个月内,政治丑闻风波席卷了日本政坛.日本朝野政党均在不同程度上被卷入,其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和问题错综复杂,还导致了日本外相及数位资深议员等先后退党、辞职,个中原委和对今后日本政局走向的影响非常引人注目.

  • 标签: 日本 政治制度 多党制政体 选举体制 政治改革
  • 简介:<正>跨入九十年代,日本统治阶层公开提出要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实现第三次开国。海湾危机,对日本提高国际地位的外交努力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一、海部的"大国外交"遭到沉重打击1989年8月海部俊树上台后提出"世界正处于历史性变化中,日本要运用经济、技术力量,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海部的外交构想在1990

  • 标签: 海湾危机 日本外交 日本国 世界新秩序 大国外交 政治大国
  • 简介:从1992年至2002年,日本校园暴力案件增加了5倍,增至29300起。这使《每日新闻》警告说,日本校园就要变成'战场'。暴力的低龄化现象尤其突出。2003年,14岁以下少年的暴力犯罪比一年前增加了47%。一项研究发现,多达30%的中学生每月至少经历一次暴怒。2001年,

  • 标签: 日本 青少年犯罪 犯罪特点 危害 犯罪原因
  • 简介:英国《经济学家》周刊5月6日发表题为《诸多教训》的文章,谈到日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侵略行为的认识问题,摘要如下:从1931年进攻中国东北到日本天皇投降,在这14年中共有数千万人死人战火、俘虏营、轰炸和饥饿。

  • 标签: 战争罪责 日本战后 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东北 完全承认 侵略行为
  • 简介:市民公决──日本政坛新特点李春光近年来日本自发的市民公决行动,在日本政治史上破天荒地实现了由市民直接参与政治决策,其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了投票所确定的问题本身,把直接民主政治提上了日本的政治改革进程。一、前所未有的实践依照日本现行的政治学理论,市民是市...

  • 标签: 市民运动 直接民主 核电站 日本政治 中央地方关系 地方政府
  • 简介:凡是到过京都的人,都会被这座拥有千年历史、传统文明的古城所吸引.京都不同于日本其它大城市,没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没有繁华喧嚣的商业闹市.全城内外古色古香,古朴的民居建筑,日式的庭院小景,浓郁的民风民俗随处可见.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的宫殿园林、寺庙神社、楼阁佛塔比比皆是.这里集中了日本全国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拥有日本五分之一的国宝,被誉为日本的"文化摇篮","精神故乡".所以,日本有这样一种说法:"东京八百所,大阪八百桥,京都八百庙".意思是指东京衙门多,官厅云集,是日本的政治中心;大阪桥多,商业发达,是日本的经济中心;京都庙多,人文荟萃,是日本的文化中心.

  • 标签: 日本 京都 历史文化 旅游胜地 文物保护
  • 简介:<正>战后,在日本学术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股强大的思潮和学术流派而存在,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现象。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输入日本的,怎样扎根,怎样发展壮大的?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文献很多,本文试图综合各家之说,勾勒一幅日本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粗略轮廓。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日本 学术流派 学术界 学术文献 马克思主义者
  • 简介:日本和平宪法虽然源自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部,但其修改与通过的过程表明,战后获得了主权者地位的日本民众在立宪过程中仍然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该宪法作为社会契约的体现,对政府和民众双方都有普遍的约束力。另外,和平宪法高扬和平主义的旗帜,同时又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历史和理论的角度来看,改宪论者对和平宪法的各种批判都面临着逻辑上的根本困难。

  • 标签: 政治思想 日本宪法 和平宪法 不容忽视 日本民众 社会契约
  • 简介:日本共产党二十三大于2004年1月13-17日在静岗县热海市召开.来自全国约10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14个国家的共产党组织派代表(24人)列席了大会,驻东京的15个国家的外交使节也应邀出席了会议.日共中央委员会议长不破哲三和委员长志位和夫分别就党纲修正案和大会决议案向大会作了报告.大会的主要议题有三:一是讨论修订具有43年历史的;二是选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三是为即将进行的参议院选举制定方针政策.在新党纲中,日共根据国内外实际,采取了一条现实主义的纲领路线,从而明确了日共在新世纪的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对日共在21世纪的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日本 共产党 党纲 指导思想 政党政治 民主主义革命
  • 简介:战后日本于美苏核对峙的国际格局下,在国家安全上基于“无核三原则”奉行所谓无核化政策。日本无核化政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产生于广岛、长崎的反核感情与规定日本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和平宪法”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日本的无核化政策与美国核保护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性,正是后者使日本所标榜的无核化政策大打折扣。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国内外出现了日本核武装的议论。但只要日美安保体制继续存在,只要美国能够提供有效的核保护,日本就不会轻易放弃无核化政策。

  • 标签: 无核化 日本 核保护伞 核武装议论 日美安保体制
  • 简介:有学者认为日本和西方国家一样是政党政治,因为国会中有代表左、中、右各种社会力量的政党.当日本人向别的国家介绍日本的政治体制时,"日本是民主的政党政治"这一条是一定会提到的.然而同样是"民主政治",它在日本的运作和功能的发挥又是怎样的呢?首先要指出的是,日本的政党政治存有先天的不足.

  • 标签: 日本 政党政治 民主政治体制 金权政治 国家利益
  • 简介:日本《前卫》杂志1998年第8期刊登了日本共产党附属社会科学研究所事务局局长田代忠利的文章,题目为《日本共产党的革命路线与〈共产党宣言〉》。文章阐明了日共对当今日本社会的分析及该党的行动纲领和目标,介绍了日共的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现将该文介绍如下。一、...

  • 标签: 日本共产党 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工人阶级 垄断资本
  • 简介:立体化的城市航海20年,几乎每年都不止一次去日本,从北海道岛的苫小牧,到琉球群岛的那霸,不但到过名古屋、神户、横滨、大阪这样的大城市,也到过地图上无法标出,新华字典里找不到字的小城市,大大小小的城市到过几十个,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觉得日本工业高速发展,经济繁荣,市政建设、交通设施正在钻天、入地、向大海伸展.

  • 标签: 日本 城市经济 交通管理 人文景观 生活方式 电子警察
  • 简介:<正>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经跻身于资本主义五强,成为第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独霸东亚。1945年8月15日战败投降,这对日本国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经济崩溃,政治危机和国际地位的一落千丈,使它不仅不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而且,连会员国都不是。但是,大和民族是一个顽强

  • 标签: 非常任理事国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理会 日本政府 维持和平行动 联合国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