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8月,察哈尔学会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张家口共同举办了“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张家口2012”.期间,举办了“中美战略互信与人文外交”专题论坛,来自外交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的学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对话.本文根据录音整理,并经各位发言人审阅.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北京外国语大学 现代国际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 公共外交
  • 简介:成功的公共外交需要培养情感、文化双重纽带.建立这种纽带可以有三条路径,分别是文化品牌、新媒体青年交流.根据这一思路,成功的公共外交可以通过在海外建立中华文化主题公园、成立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网络论坛以及青年交流方法具体实施.

  • 标签: 文化主题公园 公共外交 文化品牌 网络论坛 新媒体 成功
  • 简介:“战略传播”这个概念是一国为实现其战略利益战略目标对重要的对象进行传播、沟通接触的活动.当前,人们对其概念的认识还不甚统一,还在深化的过程中,正因为如此,在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层面,战略传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在战略传播的机制建设、传播对象、传播内容等方面积极开展策略研究,为国家战略利益服务.本文提出关于战略传播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得到有关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的指正.

  • 标签: 传播对象 认识和实践 国家战略利益 操作层面 机制建设 传播内容
  • 简介:德鲁兹派是叙利亚除阿拉维派之外最重要的伊斯兰少数教派之一,今主要分布于大马士革东南部的苏伟达省.近现代以来的历史经验造就了德鲁兹派对复兴党推行的世俗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强烈认同.阿萨德家族执政以来,德鲁兹派精英在叙利亚政治体制中得到充分整合,同时教派人口结构、德鲁兹社群间的跨国联系以及移民网络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山区面临的社会经济压力.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现实利益、教派生存环境、集体认同等诸多考量决定了德鲁兹派总体保持中立立场.2013~2014年,以“伊斯兰国”、“努斯拉阵线”为代表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在叙利亚迅速崛起,对叙德鲁兹派的生存产生了重大威胁,迫使后者在继续艰难维持中立的同时转向自卫性军事防御立场.

  • 标签: 德鲁兹派 叙利亚 叙利亚内战 伊斯兰极端主义
  • 简介:美国“新公共外交”的重要思路是借助非政府组织的行动,对其他国家的内政外交发挥影响。其中,公共利益集团在价值倡导层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在实践中发挥了连美国政府本身也无法起到的巨大作用,甚至重新塑造了美国外交的价值观依据。关于如何发挥公共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的功效,打违强有力的新公共外交,以及如何应对这种来自他国公共利益集团的新公共外交,美国的做法在很多方面可以成为其他大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参考。

  • 标签: 公共外交 利益集团 美国政府 非政府组织 美国外交 价值观
  • 简介: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进行援助不仅充分体现“睦邻”的周边政策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还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一种途径.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援助,为中国在这一地区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援助金额的增加、援助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当地民众更多地了解接受中国的文化,改善中国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印象,但还需进一步改进援助的方式技巧.

  • 标签: 大湄公河次区域 中国 国家 “和谐世界” 持久和平 外交理念
  • 简介:在中国加速崛起和美国重返亚太的双重背景下,越南的“大国平衡”战略逐渐转向以中关两国为核心的“双向制衡”战略并获越共十一大的通过。但此后主张联美制华的强硬派并没有停止与主张“双向制衡”的温和派的争论。为此,越南新领导层实施了《中国工程》来研判中国崛起对越南的影响以统一内部思想。该工程认为中国崛起不可阻挡,未来东亚极可能是中美G2格局,中国为确保复兴大局将力避对越使用武力,因而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使中美相互制约,同时在中国崛起争取南海争端实现阶段性突破是越南的最佳选择。2014年的中越关系波折即是在上述背景下由越南造成的,但斗争的结果是越南重回“双向制衡”路线。

  • 标签: 中越关系 双向制衡 中国工程 981事件 反华骚乱
  • 简介: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开展公共外交的良好平台.近几年来,九江学院的海外华文教育孔子学院工作成效显著.建议以孔子学院为平台开展国别研究工作;要对中方汉语教师(志愿者)加强中华文化教育;应支持高校利用孔子学院与国外高校的广泛联系,推进更深层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 标签: 海外华文教育 孔子学院 九江 高等教育国际化 汉语教师 国外高校
  • 简介:近年来,中国成为湄公河流域国家重要旅游客源国,发生在澜湄域内的涉及中国公民的旅游安全事件增多并表现出受侵害程度深分布地域广的新特征,旅游安全合作成为实现澜湄区域和平发展亟需扩展的领域。面对在旅游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上的缺失和复杂挑战,澜湄合作机制应在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下遵循亚洲安全观要求,依托已有非传统安全合作平台,建立并完善旅游安全合作机制,以低敏感领域的旅游安全合作推动更高层次的安全合作,共同面对日益复杂的非传统安全形势对澜湄旅游合作带来的挑战。

  • 标签: 非传统安全 中国公民 安全观 命运共同体 湄公河流域 工作组会议
  • 简介: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大国外交的风格、特色和气派的最直接的窗口体现是外交礼宾工作,人们往往是通过重大外交活动的礼宾安排关注感悟外交。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礼宾工作是公共外交重要形式,也是中国大国外交的体现。服务首脑外交的礼宾改革礼宾即以礼待宾之意,是国家间官方交往的礼仪、礼节、礼遇的总称,

  • 标签: 中国外交 中的礼宾 做好礼宾
  • 简介:中国对外援助的种类特点,可以分为商务外援、战略外援、"大外援"形式、国际公共产品四大类。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可以提升非洲区域的稳定发展、整体能力,因而权重应当加大,作用加以扩大,应当成为未来中国对非援助的新方向。更多还原

  • 标签: 非洲大陆 对外援助 战略布局 私人产品 新型战略伙伴 目标地区
  • 简介:"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各方解读令其内涵不断丰富。长期以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受制于现实地缘政治环境,呈现滞缓状态。在"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下,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中朝韩经济圈""中日韩自贸区"等次区域合作的建设,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存在现实基础。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在东北亚地区的对接,不仅有利于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有助于实现我国振兴东北经济的目标。"一带一路"战略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路径。

  • 标签: “一带一路” 东北亚 区域合作
  • 简介:中国对外援助的种类特点,可以分为商务外援、战略外援、“大外援”形式、国际公共产品四大类.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可以提升非洲区域的稳定发展、整体能力,因而权重应当加大,作用加以扩大,应当成为未来中国对非援助的新方向.

  • 标签: 中国 产品提供 国际公共产品 对外援助 整体能力 区域性
  • 简介:FEEEP问题是指经济增长人口膨胀对粮食、能源环境的影响。APEC成立初期,各委员会专题工作组都制定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目标,但各自为政,APEC内部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能源工作组关注新能源、能效及技术转让问题,海洋资源保护工作

  • 标签: APEC 可持续发展 海洋资源 妇女参与 监督管理机制 亚太劳工网
  • 简介: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重要的铀矿出口国。日本作为核电大国,为了保证铀资源供给,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对中亚铀资源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且成果丰富。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搭建的'海外矿物资源确保体制'不仅为中亚的铀资源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而且保障了日本矿产资源供应的长期性稳定性,在维护能源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经验,在加强对中亚国家铀矿资源信息搜集研究的同时整合国内各机构功能,推出稳定海外铀矿进口渠道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确保对海外铀资源的研究稳定进口。

  • 标签: 日本 中亚 铀资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