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1 个结果
  • 简介:媒体传播活动具有开放、多元、瞬时、互动、无障碍等传统媒体难以企及优势,因此成为表达意见、建立认同、塑造行为工具,并深刻影响了外交议程和结果.美国媒体外交经历了从“内向”服务到“外向”攻击转变.奥巴马政府大力打造国务院“E外交”、白宫“Web2.0时代”、五角大楼“网络司令部”三位一体媒体外交,在摩尔多瓦和伊朗选举骚乱“Twitter革命”堪称“硕果累累”.

  • 标签: 媒体外交 美国 TWITTER 实践 WEB2
  • 简介:在2009年伊朗政治动荡中,美国政府运用媒体积极介入,这堪称推行公共外交典型案例.但美国学术界认为媒体作用被国务院、伊朗国内政治异议分子等过度夸大了,其实际作用并非能够让受众无条件地改变自身政治取向,并影响其实际行动.虽然媒体对公共外交真实贡献和推动或许还不明朗,但有助于认识美国政府利用媒体进行“进攻型”公共外交企图.

  • 标签: 2009年 美国政府 政治动荡 新媒体 伊朗 公共外交
  • 简介:《穆罕默德真实生活》(又名《穆斯林无知》)通过视频网站在全球广泛传播,并引发巨大争议,引爆阿拉伯世界新一轮反美浪潮,暴露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战略中内向维度缺失.尽管美国占据技术优势,但仍旧难以完全主导网络空间.美国国内舆论高度多元,泥沙俱下,其影响力借助媒体得以放大,增加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不确定性,而美国崇尚自由政治文化又决定了美国政府难以对国内舆论进行有效管理,这构成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战略内在矛盾,其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 标签: 美国政府 真实生活 穆罕默德 公共外交 新媒体 事件
  • 简介:利用互联网应用进行外交沟通,不仅在表面上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实际上也是媒介新技术在外交应用上必然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外交部利用微博开展公共外交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期对这一新技术应用带来外交变化进行诠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微博外交”现状及其在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建构中积极作用,总结现有媒体公共外交模式中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较可行解决方案与具体措施。

  • 标签: 国家形象 外交国家 外交小灵通
  • 简介:2014年,中国对泰国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合作框架倡议表示了支持。2016年3月,该合作机制第一次领导人会议在中国三亚召开。“澜沧江-湄公河合作”(LMC,简称“澜湄合作”)包括中国和来自“陆上东盟”5个国家: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本文将主要讨论中国大力支持该框架原因。从泰国角度来看,中国和湄公河流域国家在澜湄合作上正面临在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跨界河流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这一合作框架有效运行仍需要各国参与,尤其需要在合作国家间推动“信任构建”。

  • 标签: 澜沧江-湄公河 东盟信任构建
  • 简介:7月12日,由菲律宾单方面提起所谓'南海仲裁案'对主权属于中国南海诸岛以及海岸线等问题作出了所谓'最终裁决'。中国政府多次郑重声明,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对此案没有管辖权。仲裁庭裁决是非法无效,中国不接受、不承认。日本媒体对'南海仲裁案'予以高度关注。本文尝试通过对《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四家日本媒体报道内容进行分析评述,解读日本媒体视野下'南海仲裁案'。

  • 标签: 《朝日新闻》 《每日新闻》 《产经新闻》 仲裁庭 最终裁决 《读卖新闻》
  • 简介: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一次“经济奥运会”.全球媒体对上海世博会报道呈现出以下特点:全球关注度常态化,视角多元化并重点突出经济和文化,重大突发事件和著名人士推高国际关注度,辐射范围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境外记者对上海世博会“平常心”期待.全球媒体对上海世博会报道,不仅会推高对上海关注程度,也有助于上海城市形象和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 标签: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城市形象 媒体 中国国家形象 重大突发事件 著名人士
  • 简介:从美国经验来看,媒体外交是属于观念政治一部分,也是价值观外交一种表现形式;政府采用新闻管理手段,促使媒体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外交事务.通过对比媒体外交和价值观外交,分析媒体在公共外交中引导、中介和参与三重角色,可以看到媒体事件营销在提升国家巧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媒体外交 三重角色 公共外交 价值观外交 新闻管理 外交事务
  • 简介:中共十九大于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吸引全球媒体高度关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这场盛会被国际舆论视为观察未来五年及更长时间内中国政策发展方向重要窗口。境外媒体以更加理性、积极态度客观报道五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创造辉煌成就,关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未来擘画美好蓝图,期待中共十九大对中国未来发展乃至国际

  • 标签: 全球媒体 关注中共 媒体高度
  • 简介:网络媒介改变了行为体互动方式,具有汇聚、传播和引导民意作用.在家乐福事件中,中国民众积极运用网络媒介,对法国产生了强大舆论压力.

  • 标签: 新媒介 家乐福 网络 事件 中国民众 舆论压力
  • 简介:伴随着1990年代印度对信息管理放松,美国媒体进军印度市场并终成蔚然大观。通过以社交媒体影响印度'会话方式'、以有线电视对印度进行'认知塑造'并对印度媒体报道框架进行潜移默化引领,美国媒体在议程设置、内容控制、事件解释等层面拥有了对印度结构霸权和话语权力。

  • 标签: 话语权力 议程设置 蔚然大观 信息管理 国际传播 内容控制
  • 简介:中国和印度之间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中最重要双边关系之一,处理好中印关系对维护中国周边稳定,服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媒体作为中国公共外交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印解读中国政策、展示中国形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中国网在中印建交60周年之际,通过中印发展论坛对中印之间沟通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成功发挥了媒体公共外交功能.

  • 标签: 中印关系 公共外交 媒体作为 成功实践 发展论坛 中国周边
  • 简介:“中国形象”“西方媒体”和“公共外交”这三者之间是互为因果联动关系,但在中国对外传播实践者和研究者中仍然对这三者之间关系存在一些误区:国外驻华记者报道并不等同于国外受众对华认知;西方媒体对华负面报道并不等同于反华报道;驻华记者对华态度并不等同于其服务媒体报道倾向;软、硬实力之间关系不应本末倒置;误解是跨文化交往中起点和常态。

  • 标签: 西方媒体 中国形象 认识误区 公共外交 澄清 跨文化交往
  • 简介:对“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事实上是中国媒体争取和扩大自己在国际上影响力和话语权过程.如果中国媒体在“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中做好了,就有可能扩大我们在国际舆论场中影响力和话语权.本文作者长期在新闻机构工作,主要从事国际新闻采访、报道组织指挥以及管理工作,文章从新闻传播实践角度,探讨媒体如何注意“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果问题.

  • 标签: 中国媒体 传播效果 国际新闻 新闻机构 管理工作 组织指挥
  • 简介:极端组织“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以下称ISIS)在不到十年间发展成为实力最强、影响最大新生代恐怖组织之一,社交网络媒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SIS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开拓融资渠道、渲染心理威慑、扩大对外宣传并招募仰慕者“参战”和号召追随者自行开展袭击行动。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其他极端恐怖团体效仿对象,警示我国必须强化社交网络媒体安全防护机制、加强社交网络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以便在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国家主权。

  • 标签: 中的作用 伊斯兰国 作用警示
  • 简介:中国是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也是南非最重要投资国之一.同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与金砖国家,中国发展对南投资具有巩固中南传统友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家影响力等多重战略意义.以南非媒体相关报道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对南投资舆论环境,有针对性地改善中国对南投资方式,提高对南投资水平.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媒体舆论 投资国 南非 评价 认知
  • 简介:在当今信息时代,政治不再局限于军事与经济层面,也与赢得人心“故事”有关.在传统认识中,公共外交被简单地等同为宣传和政策创可贴,集中化大众传媒是主要手段.非政府组织及其网络兴起标志着“公共外交”崛起.公共外交强调双向对话,将公众视为意义共同创造者与信息共同传递者,是“巧实力”武库中重要工具.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公共外交 网络 信息时代 经济层面 大众传媒
  • 简介:当前中国崛起已经让美国人惴惴不安,中国人自己把中国崛起上升为一种模式、一种理论更让很多美国人忧心忡忡.考察美国人眼中中国人形象十分必要.随着时代变迁,美国人眼中中国人形象也发生诸多变化.

  • 标签: 中国人形象 美国人 人眼 “新”
  • 简介:美国“公共外交”重要思路是借助非政府组织行动,对其他国家内政外交发挥影响。其中,公共利益集团在价值倡导层面具有特殊优势,在实践中发挥了连美国政府本身也无法起到巨大作用,甚至重新塑造了美国外交价值观依据。关于如何发挥公共利益集团等非政府组织功效,打违强有力公共外交,以及如何应对这种来自他国公共利益集团公共外交,美国做法在很多方面可以成为其他大国开展公共外交参考。

  • 标签: 公共外交 利益集团 美国政府 非政府组织 美国外交 价值观
  • 简介:《中国新政》(纪硕鸣、周东华著)一书是新近探讨“中国模式”一本力作,提出“新政”时期战略目标和核心特色是“和谐社会”,从全新视角解读了“中国模式”,扩大了“中国模式”内涵并讨论其发展方向.

  • 标签: “新政”时期 中国模式 和谐社会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