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一创建'中国周边学'的机遇首先,国家从战略层面对'周边'的高度重视,为'中国周边学'的创建提供了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七十年来,历来重视'周边'。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与一批周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期间虽受'文革'影响有所偏离,但总体上执行了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确立了和平共处外交战略的指导地位,'周边'一词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在中国外交和安全战略研究的文献之中。据学者研究,'周边'一词于1988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 标签: 周边外交
  • 简介:经过近10年的共同努力,2013年7月18日,由印度孟买大学与中国天津理工大学合作筹办的印度第一家孔子学院才最终落地.其过程的艰辛,可从北京大学与尼赫鲁大学合作的难产、郑州大学与韦洛尔科技大学合作的变通窥见一二.究其原因,悲情意识、政策限制和内部党争是阻碍因素,而机遇意识、政策变革和全球趋势是促进因素.随着新一任莫迪政府上台执政,在亚洲新地缘政治格局下,孔子学院的合作也面临变数.

  • 标签: 孔子学院 悲情意识 政策限制 印度 北京大学 碰撞
  • 简介:文化外交已成为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和新的外交增长点,成为我国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强软实力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从国际和国内形势来看,我国开展文化外交都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难得机遇,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形势发展相比仍然任重道远。为进一步做好文化外交,应该根据国家总体外交部署制定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对实施举措的理念、内容、方式、主体、对象、体制和借鉴经验都要有所改进。

  • 标签: 文化外交 总体外交 国家形象 外部环境 综合国力 国内形势
  • 简介:随着亚欧大陆互联互通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我国高铁走进中东欧地区迎来重要机遇期,但也面临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和制度性障碍。如不妥善化解,我国高铁可能丧失进入中东欧国家的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对中国高铁进入中东欧地区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中东欧国家 制度性障碍 互联互通 出口对象国 优势区位 中方企业
  • 简介: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这是新时期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周边外交发展的大手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海洋强国”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提升在世界的影响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来自国内外的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本文在对机遇与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思考。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区域合作 周边外交 对外开放
  • 简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意味着中国将走海陆兼顾的发展道路,也是对国内政学两界长期以来海陆战略争论的阶段性总结。2014年11月初在互联互通伙伴对话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宣布中国将秉承"亲、诚、惠、容"的理念,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打造和周边国家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和亚洲的腾飞和共同繁荣。这意味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即是这一战略的侧翼。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有利于维护我国西部的地缘安全、能源安全及维护民族团结。中国面临着美国自阿富汗撤军、乌克兰危机等带来的机遇,但同时也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困难与挑战,中国只有把握机遇,正视困难和挑战才能顺利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 标签: “一带一路” 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