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玛仪派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重要分支之一,至今仍有大量关于其历史、教义、司法等内容的丰富文献流传至今.西方什叶派包括伊玛仪派研究起源于启蒙运动时期,受到近代欧洲各国东方学传统的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伊玛仪派研究在现当代时期取得的主要进展,尤其聚焦于西方学者及穆斯林学者的当代研究.

  • 标签: 伊斯玛仪派研究
  • 简介:智利难救援是一场高效有序的救援行动,不仅成功地救出了被困工人,还将一场灾难转化一部完美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赢得了全世界的赞扬和尊重.其中的经验对于我们在突发事件出现后开展公共外交,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信息透明是基础;关爱生命是主题;国家领导人是中心;善后处理是保证.

  • 标签: 国家领导人 救援行动 突发事件 形象展示 矿难 智利
  • 简介:近年来,中韩关系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官方交往和民间交流等各个层面都取得较大进展.中韩关系被认为“处于近年来最好的时期”.中韩关系发展的背后,有韩国知华派的努力.京畿道知事景弼就是韩国政界中有代表性的一位知华派人士.景弼任韩国国会议员近20年,在议会外交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今,他又出任韩国地方行政长官,在地方外交领域有其独特的思考.本刊对景弼知事进行了专访,希望其经历与经验对我们的公共外交研究与实践有所裨益.

  • 标签: 公共外交 韩国 专访 议会 中韩关系 民间交流
  • 简介:德裔美国学者汉·摩根索(HansJ.Morgenthau,1904—1980)被誉为'国际政治学之父'。他在1948年出版的传世经典《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被誉为国际政治领域的奠基之作,也奠定了汉·摩根索在这一学科的历史地位。该书对维护世界和平的相关思考和建议,在当前看来依然很有启发意义。

  • 标签: 摩根索 国际政治 国家间政治 权力斗争 传世经典 现实主义理论
  • 简介: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地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然而,当我们的政府、企业以及民间团体在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一个又一个进步和成功的同时,却也不断伴随着部分国家、部分地区人民流露出的不解、警惕、甚至是误会。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国形象,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本刊编辑部专访了法国资深外交官、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魏柳博士,希望通过学习借鉴他长期从事外交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开展公共外交工作有所启迪。

  • 标签: 柳南 公共外交 Lionel Vairon 中国问题专家 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