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印度计划模型简介何道隆印度除了制定计划战略对其宏观经济在质上进行控制外,在每个五年计划过程中,还运用计划模型对其宏观经济在量上进行控制,使计划的经济指标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得到较平稳的健康发展。威廉·刘易斯指出:“印度肯定准备好了...

  • 标签: 计划模型 资本品 增长率 印度 经济增长模型 封闭型
  • 简介: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经济呈现出的个主要特点就是区域主义.从欧盟、东盟到北美自由贸易区,从个日益成熟的欧元区到个悄然兴起的美元区,贸易区域化和金融区域化都表现出了迅速发展和繁荣之势.但相比较而言,东亚的政治经济体化进程则长期落后于美洲和欧洲.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危机的迅速扩散和严重的波及效应使得亚洲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使各国深刻认识到了东亚区域体化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 标签: 货币 可行性分析 经济 政治 亚元区 东亚一体化
  • 简介:前言2011年以后,人们仍然对缅甸经济保持着高度关注。想要对缅投资的日本企业大多关注以日本政府主导的迪拉瓦经济特区为中心的特区开发计划的概要及其效果,但是,在考察开发计划实际上能否顺利进行时,汇率变动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拟先整理经济开发计划和缅汇率改革的概要,而后对汇率前景进行展望,同时就提高汇率稳定性的进展情况加以分析。

  • 标签: 经济开发 汇率变动 缅甸 经济特区 日本企业 政府主导
  • 简介:20世纪末,以推动区域内经济贸易合作为宗旨的区域经济体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体化组织中来.东盟(ASEAN)是由东南亚地区的众多中小国家组成的体化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组织便致力于推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并取得了定的进展.越南1995年加入东盟,此后越南与东盟各伙伴国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

  • 标签: 越南 出口贸易 引力模型 国际贸易 商品结构
  • 简介:过去10年间,东亚经历灾难性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之后的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体化加深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世界经济格局都产生了迥异而深远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国家和除中国外的东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股票价格和资产价格下跌,许多国家多年的经济繁荣毁于旦,不仅破坏了东亚乃至全球的金融体系,而且对世界经济增长以及贸易流量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 标签: 亚洲金融危机 东亚一体化 贸易模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变迁 演进
  • 简介:本文以“三悖论”为基础,从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形成与管理、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方面对比了中印两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为我国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进步完善提供了有益启示。

  • 标签: 三元悖论 中国 印度 汇率制度 比较
  • 简介:各位朋友们、同志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远程教育电脑捐赠仪式,这是我校现代化远程教育工作中的件大好事、大喜事。首先,我代表宝塔区龙寺学校全体师生向捐赠电脑的中国国际交流协会、日本友人、宝塔区老区扶贫办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 标签: 捐赠仪式 教育电脑 学校校长 宝塔区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延安
  • 简介:、俄罗斯专家对“路”倡议的论述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大多数中国学者的公开出版物反映了北京的官方言论。他们认为,加快“路”建设将促进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不同文化的国家间的相互理解,致力于保持和平与共同发展。实施“路”倡议框架下的规划应以共同磋商、互惠合作为原则,还应采取实现各参与国发展战略体化的措施。

  • 标签: 经济带 海上丝绸之路 国家发改委 考量 政治 中国学者
  • 简介:路”倡议提出以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的普遍关注.作为中国西南方向的重要邻国,缅甸总体上反应比较积极,但具体行动不多.缅甸认为,“路”倡议本身对于中国而言,是中国想要塑造周边经济和安全共同体的举措,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于缅甸自身而言,“路”倡议总体上是缅甸发展的大机遇,缅甸可以借此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对如何在“路”框架下开展政经合作,缅甸社会普遍担心安全利益受损、中国在缅影响力过大等.中国在缅甸推进“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双边之间的认知差异,做好增信释疑工作,促进双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缅关系 缅甸 昂山素季 密松
  • 简介:中亚地区是“路”建设的重要地区。2017年,中亚各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政局总体稳定,安全方面没有发生大规模暴恐事件。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化,“路”建设在中亚取得进展。.同时,应注意“路”建设在中亚面临的风险挑战,加以防范。

  • 标签: 中亚地区 地区形势 合作 经济形势 中亚各国 中亚国家
  • 简介:路"倡议是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深刻的战略内涵和新颖的外交布局。它坚持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重视互联互通建设,发挥资本先导作用;是中国加强周边外交特别是加强与中亚和东南亚关系的重要举措;具有塑造周边稳定繁荣、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建立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战略目标。同时,它也是新颖外交布局:周边外交是保障、新兴大国外交是重点、多边外交是平台的实践。通过成立多边金融机制和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将会实质上促进"路"倡议的实现。

  • 标签: “一带一路” 战略内涵 外交布局
  • 简介:中国与东盟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刻广泛,并且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建立和推动地区互联互通、对接合作是中国和东盟的实在愿望。中国提出的共建“路”倡议对东盟各国发展战略起着积极性意义和务实性作用。在新的国际关系背景下,“路”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能够争取众多机遇,同时也避免不了种种困境与挑战。中国与东盟应该尽力、诚心寻找办法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提高信任,迅速促进合作,为“路”建设贡献力量,达成“互联互通”目标。建设富裕、发达、对接、稳定、和谐的地区是中国及东盟的渴望,也是区域和世界全面合作所需要的环境。正在发展中的越南更需要与中国及东盟各国扩大促进友好、有效的全面合作关系,这都有利于越南在革新之中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目标,也是对“路”倡议的期望。

  • 标签: 中国-东盟 互联互通 中越合作
  • 简介:路”倡议是21世纪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正在吸引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和参与。拉美国家因不是“路”沿线国家,起初并不包括在“路”倡议之中。但随着“路”倡议取得日益显著的进展,拉美国家对“路”的关注不断上升,要求参与其中。

  • 标签: 拉丁美洲 公共产品 国际关系 国际学
  • 简介:东盟已于2015年底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区内资本、货物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市场,并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仍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包括成员国间的发展不平衡,对欧美出口市场过度依赖,以及东盟内部凝聚力和区域合作中心地位面临挑战等问题.东盟在“路”倡议中的地位怎样,“路”应怎样与东盟经济共同体愿景对接,能否给东盟经济共同体未来发展带来活力和新的推动力,会给未来中国东盟带来怎样的影响?

  • 标签: 一带一路 东盟经济共同体 战略对接 中国-东盟关系 RCEP
  • 简介:随着中国“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其涉及范围逐步向非洲大陆扩展,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最终确定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穿越非洲大陆。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有必要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扩展到非洲的机遇,在现有中非经贸、政治及安全合作的基础上把中非关系扩展到海洋领域。鉴于非洲多国政局并不稳定、非传统安全威胁加重,其中来自海上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等局面,在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扩展中非合作关系的过程中,中国需要与非洲相关国家加强各领域特别是海上的安全合作,并争取其他域外大国的良性参与,避免恶性竞争,共同创建个“中非海上安全共同体”,为包括中国、其他域外国家在内的各国在非洲经贸领域的合作及发展保驾护航。这样既能巩固和加强中非传统合作关系,推动其发展到新的层次,更好地保护中国在非洲的海外利益,也能避免与其他域外大国在非洲走向“零和博弈”。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非关系 海上安全合作 中非海上安全共同体
  • 简介: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由于南海的领土争端,在双边关系上呈现紧张和对抗的局面.中菲关系紧张的时期,正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行“路”倡议的阶段,菲律宾社会对于“路”倡议的关注与反应,就成为个独特的观察视角.本文在简要回顾20102016年中菲政治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中菲两国媒体在“路”和领土争端上报道立场的异同,呈现菲律宾社会对“路”倡议的直接反应;通过分析中菲两国在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等“路”具体领域的合作情况,呈现菲律宾社会在开展具体合作方面的态度.笔者认为,菲律宾社会对于“路”的总体了解相对较少,但是对于倡议的具体态度,如亚投行,关注度较髙;虽然中菲的政治关系比较紧张,但是在具体的合作领域,双方都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

  • 标签: 菲律宾 一带一路 中菲关系 人文交流
  • 简介:在2017年5月14-15日举行的高峰论坛上,“路”被多国政要盛赞为“改变未来的伟大倡议”、“个伟大的构想”。从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到近期刚刚闭幕的“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倡议提出已近四年。在中国的大力推动下,从概念界定到顶层设计再到具体项目落实推进,“路”建设逐层推进,已经取得系列成果.

  • 标签: 高峰论坛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国际合作 国家主席 顶层设计
  • 简介:缅军全称缅甸国防军,总兵力约31万人,其中陆军28万人,海军1.4万人,空军1.5万人.缅军实行的是全志愿兵役制,也就是说可以终身当兵.士兵服役10年后,自己提出申请,经上级批准后可以退出现役.服役期间,军人每年在经过批准后可以休探亲假10天.入伍后般士兵不允许轻易退伍;缅军中有句话叫做'别找借口',言下之意为:别找借口离开部队.

  • 标签: 缅甸 缅甸国防军 全志愿兵役制 军事制度
  • 简介:个国家的实力地位及其影响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向新闻界介绍情况时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久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 标签: 综合国力 美国 单极世界 经济结构 多极格局 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