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剖析时下风行于美欧等西方国家的“第工业革命浪潮”说,认为“第工业革命”主要依托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以“3D”打印为代表的快速成型技术等“技术簇群”支持,并使之综合应用于制造业,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进而引起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第工业革命”如同历史上前两工业革命一样,将引起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迁。如果欧美日等率先掌握并垄断“第工业革命”的“秘诀”,将不可免引起制造业从新兴国家和中国等非西方国家“回流”西方,给危机中的西方经济、政治体制注入一剂“强心针”,并有可能重新逆转国际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的现有变化趋势,打断世界历史的“西降东升”进程,进而对中国崛起进程以及中国国家安全产生巨大冲击。

  • 标签: “第三次工业革命” 制造业数字化 “3D”打印 国际格局 中国崛起
  • 简介:当前,亚欧大陆处于一个极不稳定的安全环境中,存在着诸如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和体制不稳定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为此,进行广泛的安全对话已成为亚欧合作的主题。积极推进亚欧安全合作进程将对21世纪国际新秩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安全合作 国际新秩序 亚欧会议 安全环境 前瞻 经济安全
  • 简介:基准时间是宏观历史过程中的临界点,标志着一连串的重大变革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基准时间具有九条标准,可以分为一等基准时间、二等基准时间和等基准时间。20世纪的基准时间主要包括世界大战(一战、二战和冷战),第二世界大战前后发生的变革比第一世界大战和冷战前后的变革都要来得更为深远。将20世纪的个基准时间置于两个世纪的视角中加以审视,可以突出现代性革命,这种视角能够观察20世纪的个基准时间在正在展开的"全球性变革"这一大的主题下是否会相互联接、是如何相互联接的。20世纪国际政治的关键事件,都应该被视为19世纪"全球性变革"所引发的发展态势和挑战的后期结果。

  • 标签: 20世纪基准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冷战
  • 简介:侨批,仅福建、广东、海南3省特有,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或金融机构,主要寄给中国国内侨眷的书信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侨批是研究华侨史、中国近现代金融史、侨乡民间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珍贵档案文献

  • 标签: 侨批 价值 华侨华人
  • 简介: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11~18世纪,波斯语历史作品的书写在印度的发展脉络,从作者、成书、内容和历史背景几个方面对这些作品做了基础性的考察。由于文化和政治原因,对伊斯兰文明影响极大的波斯语也曾是印度重要的文学、宫廷语言,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这些文献可分为历史、宗教、文学诗歌和公文四类,是南亚研究不可忽视的一手材料。由于专业划分造成的壁垒,波斯语印度史文献尚未引起我国波斯文学和印度史研究者们的注意,本文旨在为印度伊斯兰文化和历史研究提供波斯语文献目录性的介绍。

  • 标签: 波斯语文献 印度史 南亚伊斯兰文化
  • 简介:<正>随着科技文化事业的突飞猛进,文献情报量急剧增长,信息载体日趋多样化。国内东南亚研究事业也蓬勃发展,对我们的文献采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下谈谈个人对东南亚研究文献资源开拓与共享的一些认识。

  • 标签: 文献资源 文献采集 东南亚研究 信息载体 文化事业 情报量
  • 简介:本文梳理了印度法论名著和印度教伦理规范经典《摩奴法论》从18世纪末以来的研究情况,分为个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西方学者对以《摩奴法论》为代表的印度文化的发现与探索;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者和印度学者对《摩奴法论》梵语注释本的重新梳理;20世纪以来立足广义吠陀体系内法经、法论的历史传统,对《摩奴法论》诸多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个阶段的概述性介绍,从文献与学术史角度了解《摩奴法论》的现代研究情况。

  • 标签: 《摩奴法论》 印度教 法经 法论
  • 简介: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是现存唯一最为完整地记载东南亚华人城社区历史的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在系统和全面论述吧城华人公馆历史沿革及其档案文献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公馆档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的评述,旨在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公馆档案的文献史料价值以及其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吧城华人公馆 档案文献 研究
  • 简介:自独立50年以来,马来西亚在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整个社会的巨变。在国家建设中,女性的积极参与给各界带来了影响,也产生了性别问题。这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人员甚至政策制定者在研究和著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评论。本文试图讨论1980年至2010年间关于性别话题的研究。几乎所有大学都有教师、研究生和博士生从事性别研究的工作,然而90年代至今,性别研究的焦点从涉及性别平等和差异的问题到跨性的问题。通过《国家妇女政策》,加强对性别研究的重视是为了在制定政策和计划以及实施项目过程中产生创新性。性别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不仅能够为国家政策特别是发展计划中的政策提供建设性贡献,也对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 标签: 性别 妇女 研究 马来西亚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公共外交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情况、论文产出单位、基础性文献及期刊分布、受资助情况、关键词以及研究特点和趋势等。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的公共外交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与实践紧密相关;高等院校是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的主体;公共外交研究领域科研合作所占比例略低;国际关系类期刊《现代国际关系》刊载的公共外交类文章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不俗表现;公共外交类论文受科研基金资助研究比例相对较低。中国公共外交研究要谋求进一步发展,应面向具有创新性和一定国际影响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注重科学、规范的研究范式。

  • 标签: 中国公共外交研究 文献计量 研究进展 研究趋势
  • 简介:海权是指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近年来,受全球权力转移和亚太地缘政治的影响,东亚海权博弈备受世界关注。国内学者认为,东亚各国的海权观念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大国的海权战略出现深刻调整。在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东亚海权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扩大,海权关系日益分化,海洋安全困境持续加剧,东亚海洋安全秩序加速解构。东亚海权政治研究呈现向纵深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新特点,但也存在理论创新不足和方法单一的短板。

  • 标签: 海权 东亚 国内研究 文献述评
  • 简介:1997年11月9—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江泽民主席举行会晤。这是两国元首今年以来的第二会晤,也是中俄两国元首1992年以来的第5最高级会晤。会晤期间,两国元首对6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讨论了深化中俄关系的合作领域,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这次会晤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推向21世纪奠定了坚实基础,勾划了中俄全方位合作的未来图景,并将对世纪之交大国关系的调整和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中俄关系 首脑会晤 经济合作协定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叶利钦 21世纪
  • 简介:伊尔库克州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其南部和东南部与布里亚特共和园相邻.西南与特瓦其和国相邻.西部及西北部与克拉斯讲评尔斯克相邻.北部、东北部及东部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相邻、东部与赤塔州相连。

  • 标签: 伊尔库次克州 俄罗斯 东西伯利亚 布里亚特 共和国 西北部
  • 简介:科·阿基诺总统执政年多来,已发生六未遂政变,主因是科·阿基诺虽是军总司令,但未能完全控制军队。菲军内现有股力量。一股支持科·阿基诺,以国防部长拉莫斯和总参谋长德贝利亚为首,一股效忠于前总统马科斯,还有一股是拥护前国防部长恩里莱的'武装部队改革运动'(又称'少壮军官派')。后两股力量是反科·阿基诺的。另外副总统劳雷尔伙同一些对现政府不满的要人,也怂恿和支持反科·阿基诺军事力量闹事。菲律宾六政变都直接或间接与他们有关。

  • 标签: 恩里莱 未遂政变 马科斯 劳雷尔 新社会运动党 竞选伙伴
  • 简介:1996年1月19日,独联体第19首脑会议在莫斯科召开,由叶利钦主持,12个成员国国家元首全部与会,并高度评价此次会议。叶利钦称,独联体的发展“经过一个隔阂时期,出现了有利于各国一体化的转折”,“使独联体国家最终形成了向自愿一体化迈进的趋势”。

  • 标签: 独联体国家 叶利钦 集体安全 恐怖活动 关税联盟 首脑会议
  • 简介:本文回顾了全球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分析了第四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特征与走势,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文章认为,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产业转移是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迄今为止,世界经济格局的诸多变动都缘于国际产业转移。

  • 标签: 国际产业转移 世界经济格局 产业全球化
  • 简介:6月中旬,俄罗斯布琼诺夫斯克市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人质事件”,从而再次引发了一场俄罗斯议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对立,政府险遭弹劾。在俄总统、总理和国家杜马主席共同努力下,政府险渡难关,俄罗斯尖锐复杂的政治局势暂时趋于平缓。现将此次政府危机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国家杜马 俄罗斯 人质事件 切尔诺梅尔金 政府危机 不信任案
  • 简介:1998年5月5—7日,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卡里莫夫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期间,与叶利钦总统会谈后,又征得了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赫曼诺夫的同意,决定建立俄—乌—塔国联盟,并已经责成专家小组开始起草条约细则,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签署。这是在独联体范围内相继成立了“哈—乌—吉—塔中亚联盟”、“俄—白—哈—吉—塔五国关税同盟”、“俄—白联盟”、“格—阿—乌(克兰)—摩联盟”等小型合作联盟以来,又将形成的一个新国家联盟组织;是目前部分独联体国家在原有合作模式难以实现突破性改革的前提下,以特定的共同政治、经济以及安全利益驱动为基础,谋求准独联体范围的地区和跨地区合作形式的新探索。

  • 标签: 独联体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中亚联盟 合作关系 合作联盟
  • 简介:一、能力结构与区域合作的关系能力结构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增长要素累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配置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开放能力等结构性能力(Pelikan,1996)。根据崔卫国等(2004)关于地区差距与地区合作的研究和杨先明等(2005)关于能力结构与合作的研究,笔者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能力结构与区域合作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

  • 标签: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能力结构 FDI 配置能力 增长要素 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