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详细地描述了战后菲律宾农业技术变革及相应制度建设的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动态作用过程。本研究发现,菲律宾在20世纪60、70年代所取得的农业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期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技术研发的支持。然而,从长期看,菲律宾政府支持农业技术研发的政治意愿并不高,导致相应的制度建设扭曲,从而造成了长期农业发展的不乐观。

  • 标签: 菲律宾 农业发展 技术变革 制度建设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保险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并购热潮,根本性地改变了欧洲保险业的市场结构,本文通过对其特点及产生原因的分析,展示了这场并购狂潮的风貌,并针对我国保险业在中国加入WTO、金融服务业对外逐步开放情形下,面临来自全球跨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及并购威胁情况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 标签: 欧洲 保险并购 我国 保险业 特点 动因
  • 简介:泰国于1966年11月依据“农业农业合作社银行法”成立了农业农业合作社银行(以下简称BAAC),其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合作社银行。由于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前五年中,从非政府金融机构借得款项的农户急剧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成立了BAAC。BAAC负责对农民的直接贷款以及对农业合作组织发放

  • 标签: 农业合作社 农业合作组织 农业政策 农业信贷 金融机构 信贷政策
  • 简介:<正>老挝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由于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入侵占领和掠夺剥削,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国内连年战争,政局动荡,整个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加上传统的经营方法和耕作技术十分原始落后,所以农业很不发达,粮食长期不能自给。

  • 标签: 农业国 耕作技术 殖民主义 粮食 经营方法 国民经济
  • 简介:邓子恢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是新中国卓越的农业专家.他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农业思想,代表了我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农业上的实践.邓子恢的农业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代表中国农村先进生产力方面艰辛的努力,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才能体察国情、发展农村生产力,最终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历史经验.

  • 标签: 邓子恢 农业思想 中国共产党 土地改革思想 农业合作化 生产经营责任制
  • 简介: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与老挝、缅甸、柬埔寨、马来西亚相邻,东南滨暹罗湾,西南临安达曼海,面积为51.4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我国的甘肃省(53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400万(1987年底)。泰国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得天独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终年无霜,无台风灾害,适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泰国中部、东部、特别是湄南河流域,土地平坦、肥沃,素有“世界粮仓”之称,驰名世界的“暹罗

  • 标签: 湄南河 半岛中部 农业工业化 热带季风气候 土地平坦 世界粮仓
  • 简介:中俄两国农业具有广泛的互补性:(1)俄土地资源丰富,中国人均土地资源较少;(2)俄出现人口危机,农业劳动力资源匮乏,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3)俄近期是中国农权产品的广阔市场;(4)中国将长期进口俄罗斯钾肥;(5)明日的俄罗斯可能成为中国的粮仓;(6)俄将是中国园艺产品的长期市场;(7)俄是中国传统的茶叶市场;(8)俄将是中国猪肉和禽肉的主要出口市场;(9)中国将是俄罗斯牛肉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市场;(10)中俄双方农业科技各具优势,互补互利,加强合作,可促进两国农业经济共同繁荣。中俄农业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美好的合作前景。目前中俄农业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但是只要中俄双方都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局着想,从中俄睦邻世代友好的长远利益着想,这些问题都会在不断合作与理解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 标签: 中俄农业 国际合作 互补性 资源 农资 农产品
  • 简介:政府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核心,是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西方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政体和共和政体两种基本形式,政府制度主要有议会制、总统制和委员会制之分,但不论采取何种政体形式,都是由资本主义国体所决定的,都是为资本主义国体服务的。不论在何种政体形式之下,政府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主轴,是资产阶级专政最得力的工具。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治久安,是西方政府的最高使命。

  • 标签: 西方政府 君主立宪政体 内阁 议会制 政府制度 英国
  • 简介:<正>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包括林、牧、渔业)产值(按1959—60年度不变价格计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从1949—50年度的53.2%下降为1990—91年度的25.6%,但它仍是比例最高的一个生产部门。1990—91年度时,全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51%的劳动力以农业为生。1989—90年度时,农业原材料出口占当年全巴出口总值的20%,而农产品(如棉纱、纺织品、皮革制品、地毯等)的出

  • 标签: 巴基斯坦 土地改革 年均增长率 农业发展政策 六十年代 农业生产
  • 简介:保险市场是欧盟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在欧盟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自1964年起,欧盟陆续出台了大量的法令,着力推动欧洲单一保险市场(SingleInsuranceMaket)的形成。1994年实施的欧盟第三代法令,反映了欧盟一体化思路和政策的重大发展,深刻而成功地改变了欧洲保险市场的面貌。在我国,对欧洲保险市场一体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性的研究文献很少。本文对奠定欧盟单一保险市场基石的所谓“框架法令”的体系、原则和影响进行了评述,分析了30年中,在法令的影响下,欧盟保险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 标签: 欧盟 单一保险市场 框架法令 市场准入 市场管制 局限性
  • 简介:俄罗斯独立后实现了由共产党一党独存到多党并存的政党体制的转轨;多党制产生的政党政治已成为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政党发育不良,但多党制作为俄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 标签: 政党政治 切尔诺梅尔金 多党制 意识形态 俄罗斯共产党 社会主义
  • 简介: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种通过强迫储蓄而实现社会保障的制度,于1955年7月1日开始实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基本情况根据新加坡法律,公积金是年满55岁退休或失去工作能力的雇员的经济保证,由雇主和雇员双方承担,缴纳公积金的雇员称为公积金会员,来自政府机关、法定机构和私营部门,1976年有117万人,1986年增至193万人。年缴纳额1976年是10.08亿美元,1985年达到59.9亿美元。扣除会员提取部分外,累计1976年是40.6亿美元,1987年达到306亿美元。公积金

  • 标签: 中央公积金制度 新加坡人 年满 中央公积金局 法定机构 信托基金
  • 简介:集选区制度是新加坡国会大选的独创。1988年新加坡国会大选实行集选区制度与单选区制度并行,这对新加坡整个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新加坡研究涉及集选区制度的著述甚少,基本未对集选区制度予以系统阐述与分析。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新加坡集选区制度的产生与实践的过程,并围绕新加坡集选区制度的核心争议,即代表性问题和程序公正性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反对党虽有突破,但选举程序设计对反对党仍然是极大的障碍,由于目前反对党积极性迅速提高,使人民行动党面临极大挑战,因此自主革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 标签: 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集选区制度
  • 简介:苏联解体后,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全盘西化,叶利钦政府对农业进行了改革。改革围绕着土地私有化和国营农场、集体农庄的改组进行。但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反,农业出现了连年滑坡。普京上台后,将农业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继续实行农业改革,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发展大型农业综合体。至此,农业危机得以解除,农业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虽然我国与俄罗斯基本国情和农业改革之路不尽相同,但俄罗斯农业改革的很多经验仍值得我们借鉴。

  • 标签: 俄罗斯 农业 土地私有化
  • 简介:巴基斯坦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巴基斯坦留学生KHEEDGULKHATTAR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全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且大多数都从事农业和与农业相关的经济活动。农业解决了全国53%左右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农业还为...

  • 标签: 巴基斯坦 主要部门 农业政策 灌溉系统 农业发展银行 优良品种
  • 简介:<正>一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在巴基斯坦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91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26%,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51%,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8%,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38%,农业原料的出口占出口总值的20%,农业还为巴基斯坦的工业提供原料,因此,农业是巴基斯坦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近40年来,巴基斯坦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尤其是从60年代中期以来,巴基斯坦政府开始了以引进高产品种为中心、广泛使用现代农业技术与投入的绿色革命,旨在加

  • 标签: 巴基斯坦 持续农业 农业生产条件 印度河 国民经济 农业劳动力
  • 简介:农业从本质上将属于弱质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行,各国农业特别是象印度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冲击,将是摆在印度社会目前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就印度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农业的对策进行某些概括,希望从中获得某些重要的启示.

  • 标签: 印度农业 全球化 对策
  • 简介:<正>80年代中期,新加坡提出了农业科技园计划。经过短短几年的规划和建设,农业科技园已具雏型,并展示出远大的发展前景。新加坡农业科技园作为发展科技农业的一种新模式,已引起国际农业经济界的注

  • 标签: 农业科技园 新加坡 发展前景 高科技农业 80年代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