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税收是法国在印度支那推行的殖民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法国海军殖民地部的部分税务档案,认为法属印度支那的税收体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税收名目多,税额重:在直接税征收上一直推行“集体纳税人”制和包税方式;在间接税征收上长期奉行以鸦片和盐酒专卖税为主的政策。这一具有浓厚殖民主义色彩的税收体制是法属印度支那畸形单一经济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法属印度支那 税收体制 殖民主义
  • 简介:一、欧盟体制面临严峻挑战欧盟体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因此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简单地说,五十年代初为实现有限一体化目标而设计的共同体体制,已不再适应当前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它正面临着一些十分严峻的挑战。

  • 标签: 欧盟 体制改革 权力集中 民主赤字 国家主权 发展模式
  • 简介: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面临着经济转轨、政治转型的艰巨任务,行政体制作为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必然要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改革。然而,“行政改革”这个词汇正式出现在俄罗斯公开的官方文件中只是在1997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社会和政权系统内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意味着俄罗斯对这个问题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无论是叶利钦还是普京都非常清楚:如果不改变传统的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就不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功。

  • 标签: 政府职能 机构重组 联邦制 俄罗斯 转轨初期 行政体制改革
  • 简介:<正>新加坡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世界上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目前,它是亚洲重要的资金市场;它的外汇市场日成交量超过了八十亿美元,已居亚洲第一位;它也是亚洲美元市场的首创地,资产总额超过了一千亿美元;黄金市场也在日益发展。它的国内国际金融业务都很发达,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一九八一年,金融业在新加坡的国

  • 标签: 新加坡 金融机构 金融体制 国际金融中心 亚洲美元市场 黄金市场
  • 简介: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曾就国内战争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政治体制弊端提出一系列改革思想。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经济改革迈出了很大步伐,政治体制改革却没有进行,基本上沿用战争年代那一套做法,权力集中现象越来越严重,党内民主生活越来越不健全,党内争论的方法越来越极端化。从这个角度讲,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改革深化的需要,导致了20世纪20年代末祈经济政策的终结。

  • 标签: 新经济政策 列宁 政治体制 苏俄
  • 简介:欧洲新经济的发展受到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体制等多重因素制约,明显滞后于美国.目前欧盟正力图通过建立欧盟统一的金融监管机制、实行新的资本收益税政策、降低劳动力成本等举措,积极推进市场改革,以在新一轮经济竞赛中重新占据有利地位.

  • 标签: 欧洲新经济 发展现状 旧体制改革 市场因素 改革方向
  • 简介:俄罗斯国家新体制运行情况及影响章平早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末期,俄罗斯就开始了从苏维埃政权体制向三权分立式的议会制度的演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加快了国家体制全面转轨的步伐。但在立法、行政两大权力机构斗争的干扰和冲击下,这一转轨进程步履维艰。直到1993年...

  • 标签: 俄罗斯联邦宪法 新体制 联邦委员会 国家杜马 权力机关 运行情况
  • 简介:本文通过对拉奥政府在联邦制和议会民主制下的改革策略的分析,揭示出:要成功地在现行政治体制框架下进行经济改革,政府必须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使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起同一方向的有效作用,实现国家政治与经济的良胜互动.

  • 标签: 经济改革 政府策略 印度 拉奥政府
  • 简介:本文对俄罗斯现阶段军工企业和军贸改革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在改革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同时,又建立了新的军贸体制,制订了新的武器装备发展计划,采取更加灵活的军贸出口措施,重新振兴了俄国防工业,使其成为俄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 标签: 俄罗斯 军事工业 军贸体制 改革 国防预算
  • 简介:老挝是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邻柬埔寨、西邻缅甸、东连越南,西南与泰国毗邻。长期以来,老挝一直处于印度支那的动荡局势之中,加上国内的过“左”的经济政策,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199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00美元,在东南亚国家当中居于末位,与尼泊尔、孟加拉国一起被列为亚洲地区为数不多的

  • 标签: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 内陆国家 生活贫困 外资投资 中央银行
  • 简介:印度尼西亚在1998年开始实行的政治改革为改变国家与社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机会,并以强有力且积极负责的地方机构来取代新秩序政权的中央集权统一结构.本文提出了地方政治与乡村机构民主化的法律体制.印度尼西亚的所有乡村都已选出了其代表会议(representativecouncils),因此村长就不再是村社的唯一权威了.乡政府享有广泛的自主权,它们无须经过上级批准就可以进行决策和执行政策.然而,分权化和民主化虽很必要,但还不是发展农村和缓解贫困的充分先决条件.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积极约定必须确保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会受到曲解,并确保普通民众能够参与制定公共政策和地方管理.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乡政府 农村 民主体制 地方政治 乡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