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印度储备银行及其在金融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李德昌THERESERVEBANKOFINDlAANDITSROLEINMACROFlNANClALREGULATlONANDMANAGEMENTININDIA¥LiDechangTheauthor,inthep...

  • 标签: 印度储备银行 商业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 清偿能力比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央政府
  • 简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投资问题,因为对每一个国家来说,它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的经验表明,大量引进国外投资者的资金,可以快速提高生产的科技水平,同时还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对外投资的规模在不断增长,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然而,实践表明,某些大量接受外国投资的国家,成为了投资国的原料附属地,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是扭曲的,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也是非常态的。

  • 标签: 犹太自治州 投资活动 经济发展进程 社会发展进程 世界范围 国外投资者
  • 简介:1996年新加坡制造业部门的外资投资额(承诺投资额)比1995年增长17.8%,增至57.6亿新元,高于1995年的增长率(12.1%)。就1996年外资投资额的投资来源国别、地区别看,来自日本的投资额由于在石化、半导体的领域继续有大型投资案例而比1996年增长70.1%,增至19.6亿新元,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95年减少15.3%的美国投资额在1996年恢复了增长8.9%(22.62亿新元);美国保持了首位投资来源国的地位,来自日本的投资额虽然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它在外资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则从1995年的42.8%下降到1996年的39.6%。

  • 标签: 外资投资 新加坡 投资额 制造业 对外投资 直接资本
  • 简介:从1993年起连续三年有着大幅度增长的泰国外资投资批准件数在1996年转趋减少,比1995年减少15.6%,减至519件;投资金额也比创历史最高记录的1995年减少19.11%,减至3326亿铢。1996年泰国的外资投资件数、投资金额均趋减少的主要原因为:1995年急剧增长的有关钢铁、石化等材料产业部门的外资投资所引起的逆反影响。就1996年外资投资投资来源国别、地区别看,来自日本的投资虽然比1995年有所减少,但仍保持了自1994年以来连续保持的首位地位;投资件数比1995年减少10.6%,减至

  • 标签: 外资投资 泰国 投资额 对外投资 委员 产业部门
  • 简介:进入1998年后,外资投资剧减1997年新加坡制造业部门的外资投资额(协议投资额)比1996年增长4.3%,增至59.64亿新元,但1998年上半年由于电子产品的世界市场需求萎缩和亚洲地区区域内经济衰退,新加坡制造业部门的外资投资额比1997年同期减少28.3%,减至22.06亿新元,有了大幅度的减少。

  • 标签: 外资投资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资本投资 对外投资 制造业 投资额
  • 简介:柬埔寨[外资投资]根据柬埔寨开发委员会的统计数字,自1994年8月到1995年年底为止期间柬埔寨的外资投资额(柬埔寨开发委员会的批准投资额数字)为20.09亿美元(投资件数为186件)。就其投资来源国别、地区别分布结构看,来自马来西亚的投资金额为14.6亿美元,占外资投资总额

  • 标签: 外资投资 缅甸 柬埔寨 委员 外资投资企业 投资来源
  • 简介:十几年的泰国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掩盖了泰铢的脆弱地位。1997年7月国际投机资本攻击泰铢成功,严重破坏了泰国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进而引发了近一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透视这次泰铢危机,我们不难发现其与泰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当密切相关。泰国的惨痛教训对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警示和借鉴作用

  • 标签: 泰铢 宏观经济管理政策 资本项目 外债 金融监管 金融体制
  • 简介:自八十年代初特别是1986年石油价格下跌以来,印度尼西亚采取了稳定经济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恰当宏观政策。减少国家干预的范围很广,包括投资、贸易和金融等领域。改革进程的重点是面向出口、增强经济竞争力和效率以及加强私人部门的作用。迄今为止所取得的结果是非常积极的,表现在对石油的依赖减少,非石油出口产品和政府的非石油产品收入迅速增加;经济增长率加快;国内和国外投资增多;受非关税壁垒

  • 标签: 印度尼西亚银行 印尼盾 流动资金 中央银行 紧缩银根政策 石油产品
  • 简介:保加利亚从80年代初开始引进外资,1989年前共建立合资公司200家,引进外资约2000万美元。1989年以后,合资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迄今已达2400多家。但外资总额增长不大,只有3亿美元。目前在保投资的国家约40个,按投资额依次为独联体、德、意、法、奥、瑞士、土耳其和希腊。近东和远东国家也参与在保投资,但所占比重甚小。

  • 标签: 引进外资 外资总额 人民银行 外贸体制改革 货币自由兑换 私人银行
  • 简介:2001年春季,欧盟斯德哥尔摩理事会上通过决议,明确要求成员国进一步贯彻2000年夏季里斯本首脑会议提出的欧盟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宏观经济政策新的战略目标。就促进经济和就业增长并巩固其成果、激活和保障劳动及产品高层的有效运行、强化金融服务市场一体化、改革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等问题,向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优先采取的行动和政策建议,并提出了为实现上述目标所将应对的挑战。

  • 标签: 欧盟 政策目标 就业工作 劳动力市场 公共财政 宏观经济政策
  • 简介:一引言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诞生于北京召开的一次中国和非洲国家间的部长级会议上。其宗旨是通过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来加强中非之间的友好合作。第一届部长级会议的代表们讨论了包括如何加强中非经贸合作在内的诸多议题。此后,2003年12月、2006年11月、2009年11月和2012年7月,又分别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

  • 标签: 中非投资 合作法律 投资合作
  • 简介:一、外资的现状目前还没有收集到泰国外资的系统材料,但从泰国政府公布的一些材料看,泰国吸收外资分两部分:一部分属于外国贷款;一部分属于直接投资。外国贷款在泰国实施的几个经济发展计划的资金中占很大比重:第一个六年计划(1961—1966)共投资212.68亿铢,外国贷款和援助占32.55%;第二个五年计划(1967—1971)共投资558亿铢,外国贷款占25%;第三个五年计划(1972—1976)共投资1002.75

  • 标签: 外国投资 第二个五年计划 经济发展计划 汇出 企业用地 银行借款
  • 简介:一、新加坡经济发展方向的几次转变新加坡于1819年为英国所占领,1824年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此后,英帝国利用新加坡作为它在亚洲地区的转口贸易商港,并将其开放成为完全自由港,这就更加增强了新加坡作为转口贸易商港的地位。在英国的长期殖民统治下,新加坡的经济畸形发展,工业十分落后,直到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成立自治邦政府时,制造工业在其国内生产总

  • 标签: 新加坡共和国 外资投资 制造工业 经济发展方向 英帝国 新加坡经济
  • 简介:印度对非投资经历了-个投资目的地日益增加、投资领域日益多样的发展过程.2008年印非论坛峰会召开以来,印度对非投资进入-个新阶段.当前,印度对非投资呈现出投资与战略相结合、投资机制化、投资领域多样化以及投资目标国众多的特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印度对非投资,促进了印非经贸关系水平的提升,加强了双方的政治互信关系,并丰富了南南合作的内涵,引发了域外大国在非洲的多边互动,增加了非洲的地缘政治影响.不过,印度对非投资也存在分布过于集中、投资总量相对较小、部分投资项目与非洲发展实际不符等问题.

  • 标签: 印度 非洲 投资 影响
  • 简介:90年代初开始,流入拉美和加勒比的外来资金大幅度增长。截至1994年底,流入拉美的外资净额平均每年480亿美元,长期外资的流入从1987年的138亿美元上升到1993年的634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1993年为160亿美元,1994年增加到190亿美元。股票的间接投资从1990年的11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251.5亿美元。同期通过发行债券所获取的资金从每年

  • 标签: 外国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 阿根廷 私人资本 拉美国家 墨西哥
  • 简介:迄今为止,日本企业对亚洲直接投资的头两个国家是中国和泰国。但是,近年日本企业不断加大对越南的投资力度。越南将成为继中国和泰国之后,日本企业在亚洲直接投资的最热对象国。本文结合中国、泰国的投资环境,探讨日本企业选择越南投资的原因,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日本企业 越南 中国 泰国 投资环境
  • 简介:四、经济调整的代价(一)宏观调整代价第4表将那些以1984年12月备用协定为前提的宏观经济的设想部份数据与实际数字作一对照。该宏观经济设想将1985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零,进口定为负增长,并假定贸易收支趋于顺差。这种设想要求本身就非常严格。尽管如此,关于货币供应量,公共部门赤字等的“实绩基准值”现在实际上已经达标,抑制迅速上涨的通货膨胀与缩小经常收支

  • 标签: 存款保险 金融体系 贸易收支 货币基础 金融机构 国内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