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8 个结果
  • 简介: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中东、北非地区战乱不断,大量难民流亡海外,欧盟国家尤其是德国成了接收难民最多的国家。德国记录申请庇护者初始分配信息的“Easy”系统的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109万余名难民在德国登记申请避难。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直言不讳地说,应对难民潮是德国“统一以来最大的挑战”。本文在介绍德国难民政策变化过程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其选择并坚持开放难民政策的原因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欧洲难民危机的解决提出了几点思考。

  • 标签: 政策变化 难民 德国 开放 欧盟国家 北非地区
  • 简介:1997年缅甸加入东盟之后,东盟对缅甸采取了“建设接触”政策,主要采取劝说、鼓励以及有限施压的方式。推动缅甸问题的解决。受东盟自身制度、结构制约,“建设接触”政策未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缅甸新政府上台后启动的民主化改革表明,东盟及其一些国家长期对缅甸实行的接触、引导和鼓励对缅甸政策变化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 标签: 东盟、缅甸、“建设性接触”
  • 简介:<正>资金是经济建设的的必要条件。尼泊尔政府为加快经济建设的速度,不断增加建设投资,尼泊尔的经济建设是通过尼泊尔政府制定的五年计划进行的,由政府的发展预算规定建设资金。自1958年以来,尼泊尔政府的财政预算分为经常预算和发展预算两类。经常预算是在一个财政年度(头年7月16日起到下年7月15日止)内,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收支预计,发展预算是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资金收支的预计。尼泊尔的第一个发展预算是在1958—59年度开始的[注]。本文就尼泊尔建设资金的来源与政府筹资政策的成效和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 标签: 尼泊尔 五年计划 建设资金 财政收入 发展预算 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近20年来,印度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一直不遗余力地予以扶持,并将扶持目标锁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个领域。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印度的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有可能成为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印度经济的又一个亮点。

  • 标签: 印度 生物技术产业 扶持 成效
  • 简介:占日本企业总数90%的中小企业,对日本战后50年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需求的多样化、高级化以及全球经济的国际化,中小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愈加突出,而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期望又越来越高。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政府下决心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入,通过对技术进步的支援,提高中小企业产品的附加价值,推动中小企业

  • 标签: 中小企业技术 扶持中小企业 技术进步
  • 简介: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在对外政策决策过程中始终都把进攻现实主义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以至于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进攻现实主义政策。在这种政策之下,美国不仅在世界各地大肆扩张势力范围,粗暴干预他国内政,而且还不时发动战争,从而造成世界局势的不稳与动荡。这种现象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期都是如此。

  • 标签: 进攻性现实主义 美国对外政策 杜鲁门政府 STANFORD 美国政府 苏联人
  • 简介:近年来,随着国际官方开发援助和直接投资额的相对减少以及国际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日益扩大,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经济贸易发展较快、需求资金较为殷切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借贷活动和外债结构的趋向“民间化”(Privatisation)的趋势愈来愈为明显。其中就利用外国资金的方式而言,它们通过发行国际债券以筹集长期资金的活动也已日渐增多。我国为“要尽可能地多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外国资金进行建设”,也已开始采取发行国际债券作为筹集外国资金的一条重要渠

  • 标签: 亚洲债券 国际债券 欧洲债券市场 国际货币市场 借贷活动 外债结构
  • 简介:1999年10月印尼瓦希德政府产生,开始了民主改革的进程,瓦希德政府的国内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对华政策和华人政策作了什么调整?政策实施过程与实质进展怎样?发展趋势如何?本文将作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瓦希德 印度尼西亚 对华政策 华人政策
  • 简介:政策意识是编辑对政策的重视、认识和理解。政策水平是编辑对政策的认识、理解的准确程度。新闻编辑的政策意识和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1)能否将直接解释政策的新闻阐述清楚;(2)能否将政策报道的分寸和时机掌握得当;(3)能否发现和纠正新闻中出现的政策错误。新闻编辑要增强政策意识,提高政策水平,必须对新闻本身的政治色彩有深刻的正确的认识,了解政策、熟悉政策;必须积累知识,深入实践,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遇事多用政策的尺度把握和衡量。

  • 标签: 政策意识 政策水平 政治色彩
  • 简介:<正>独立后印度的保留政策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保留问题涉及政治、社会、宗教、就业、教育等诸多方面,现今越来越成为印度政府统治的一大难题。如果说1990年下半年印度的民族矛盾激化和保留冲突一发不可收拾是V.P.辛格下台的主要原因,新总理钱德拉·谢卡尔将如何对待保留问题,正为举国注目。研究印度保留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矛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这一政策对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可以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

  • 标签: 落后阶级 表列部落 保留 种姓 南印度 政策
  • 简介:印度1947年独立后,以继承英国特权为由积极干涉西藏事务,直到1954年《藏印交通和通商协定》签订,它才正式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本文在厘清1947-1954年印度对藏政策变化脉络的基础上,探究其政策"两面"的表现和深层原因。文章认为印度政府从中印关系的前提出发对"西藏问题"持谨慎态度,但它最后承诺放弃在藏"特权",却依然坚持以西藏牵制中国的战略思想。这一时期印度的对藏政策奠定了后来它对"西藏问题"的认知基调。

  • 标签: 印度 对藏政策 两面性
  • 简介:日本《选择》月刊在1983年10月号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向日本汇集的华侨金融势力》,文中指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九十五个国家的二千一百万华侨,其可能动员的资金力量估计至少可以达到日本国家预算的规模,即二、三千亿美元(48兆至72兆日元)”。文中并指出“华侨金融势力与犹太金融势力、伊斯兰金融势力并列为世界金融资本的三强。”该文发表后,在我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不少报章杂志竞相转载,某些研究文章也频频引用,似乎海外华侨、华人资金有2,000亿—3,000亿美元之说已

  • 标签: 海外华侨 世界五大洲 东南亚华人 华资银行 侨务委员会 华人社会
  • 简介:缅甸最近所发生的两个政治现象令人难堪地质疑了东盟在处理缅甸严峻形势方面的可信度。据联合国的报道,对2007年9月街头示威的残酷镇压杀害了至少31个人,而突然宣布在没有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LeagueforDemocracy[NED])及其领导人昂山素季参与的情况下于当年5月进行宪法公投和于2010年举行拟议中的大选,

  • 标签: 缅甸 东盟 约束力 失败 政策 全国民主联盟
  • 简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的战略重心向东转移,其远东政策也历经几次调整。先是采取和平经济渗透政策。为此,维特提出了修建取道中国境内的中东铁路,并想方设法诱使清廷接受这一提议。之后制定了武力压服政策。这一政策由别佐布拉佐夫提出,目的是想通过武力征服中国东北和朝鲜,俄国在镇压义和团运动中充当急先锋便是武力压服的表现。再后升级至联日侵华,即从俄日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到俄日无视中国主权的结盟侵华。

  • 标签: 俄国 远东政策 中国东北地区
  • 简介:前言在国际化进展的过程中,对外宣传和普及本国的文化和语言,将其作为软实力加以利用的努力对包括日本的世界各国来说已是重要的战略课题。海外加深对日本文化和日语的理解和关注可以提升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也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发展乃至日本的外交战略和安全保障。全世界的日语学习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持续增加,近年以年轻人为中心的、对日本大众文化的喜爱引起了人们对日本文化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成为学习日语的很大动机之一。日本政府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想要积极地加以利用,但也担心中国存在感的提升使得全世界对汉语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从而促使日本在外语教育领域中的存在感降低。

  • 标签: 日本文化 语言政策 留学生政策 东南亚 20世纪80年代 对外宣传
  • 简介:普遍认为,不论印度的哪个政党或政治联盟执政,都会以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为基本国策,以印度传统哲学“中庸之道”为基础制定内外政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90年代印度多党政治中,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BJP)作为全国的两大政治力量的出现,而地位处于上升态势的印度...

  • 标签: 印度人民党 外交政策 印度教徒 巴基斯坦 安全政策 克什米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