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现在,柬埔寨作为印支半岛新的未开发地区受到了注目。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到21世纪00年代前半期,柬埔寨经济的增长甚至好过近邻的越南和泰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率也好于越南和泰国。最近,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中心,日资企业对柬埔寨的投资也趋于活跃。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拟就柬埔寨的经济现状加以分析,并就今后的课题加以考察。

  • 标签: 经济增长率 经济现状 柬埔寨 课题 20世纪90年代后 劳动密集型行业
  • 简介:前言对日本来说,亚洲经济的重要性正在加强,日本的经济主体(一般企业、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私人投资者)与亚洲的金融部门的关系也在加深。关于日本与亚洲各国金融方面的关系,有日本的经济主体以何种形式涉及亚洲金融资本市场的侧面和把亚洲经济主体引进日本金融资本市场的侧面。

  • 标签: 亚洲经济 金融部门 金融资本市场 课题 经济主体 机构投资者
  • 简介:前言目前,在区域内金融合作的场所进行着有关东亚外汇政策协调的探讨.区域内合作的课题有:①国内金融体系的整顿、②紧急时流动性支援体制的完善、③政策对话及监督的加强、④关于外汇政策协调的探讨.其中,关于①-③,已经实施了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sianBondMarketsInitiative)和清迈倡议等,有了稳步的进展.但是,④的有关外汇政策的协调被认为是长期的目标,并未进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政策协调 外汇 课题 东亚 金融合作 金融体系
  • 简介:日本对越南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2007年11月底,越南国家主席阮明哲访日,提出了以进一步加深与日本的关系为目的的“建立战略伙伴的议题”。据说这次访日带来了100多名商务使节,并签署了14件、42亿美元左右的投资项目(其中2件是火力发电站项目,

  • 标签: 投资 日本 展望 课题 国家主席 战略伙伴
  • 简介:亚太地区大国关系的进一步调整有利于该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但少数国家的强权政治和行为也给该地区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努力维护和确保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继续恢复和发展亚太地区的经济,是亚太地区国家所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 标签: 亚太地区面临 新课题 新形势新
  • 简介:当前发展中日关系的主要课题高海宽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政治形势继续呈现出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中日关系也正在面临着如何继续深入发展的问题。明年又将迎来中日复交25周年。当前,中日双方需要共同努力,解决好几个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课题。一、充分肯定全面...

  • 标签: 中日关系 两国关系 台湾问题 政治形势 “台独”势力 对华关系
  • 简介:一,前言通过亚洲金融危机,人们已经认识到东亚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在2000年的东盟+3(中日韩)财长会议上,签署了清迈协议(ChiangMaiInitiative:CMI)。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在东盟+3内的双边货币互换网络,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

  • 标签: 东亚金融合作 清迈协议 亚洲金融危机 课题 现状 货币互换
  • 简介:一、新国家发展政策的概要(一)新国家发展政策的制订经过与公元2000年的目标马来西亚政府于1991年6月17日公布了以“新国家发展政策”为核心的第二个长期展望计划(1991—2000年)。用马来西亚马哈蒂尔总理的说法,此项计划是“马来西亚于公元2000年进入先进国家行列的新时代的序幕”。

  • 标签: 原住民 马来西亚政府 新国家 优先政策 长期发展 “新经济政策”
  • 简介:在最近20多年期间,东亚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迅速地加深了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各国和各地区在GATT、WTO的全球框架中,或者在APEC的“开放的地区主义”框架中实行了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因此地理上接近的各国和各地区经济便以自然的形式加深了结合关系。此外,这些国家和地区在IMF的全球化框架中实行外汇限制的自由化和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的结果,国际经济、金融交易更加活跃,相互间的经济关系趋于密切。

  • 标签: 亚洲经济一体化 首脑会议 东亚 开放的地区主义 课题 金融体系
  • 简介:前言2011年5月4日在越南河内举行亚洲开发银行总会时,第十四届东盟+3(日中韩)财政部长会议(以下简称10+3财长会)在印尼(财政部长阿吉斯)和日本(财务大臣野田)联合主持下举行。

  • 标签: 金融合作 东盟 课题 成果 财政部长 部长会议
  • 简介:前言东盟各国因内需、外需均很旺盛,因此顺利地保持着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年初以来,几个国家为了避免经济增长减速,正在谨慎地将金融政策从对付危机政策转为平时的政策。但是,在发达国家经济前景又陷入不明朗状态的情况下,东盟各国不仅面临着通胀压力,还要考虑到国内外利率差距扩大所引致的汇率上涨等,

  • 标签: 金融政策 经济增长 东盟 稳定增长 课题 现状
  • 简介:<正>陸軍:軍隊人敷已增至40万人,同时还拥有各种各样的外国軍械。空军:配備有苏联的米格21式,米格19式、米格17式及米格15式等喷射机,新式战斗机的总敷约100架左右。在轟炸机中隊里还有美国制的B25型、26型轟炸机;此外,有25架的苏制杜枕里夫16式机及20架伊柳辛28式机。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军事力量 战斗机 喷射机 美国制 苏联
  • 简介:普京当选为俄新总统,由此揭开了俄历史的新篇章,俄可望出现由乱到治的新时期。普京的战略任务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消灭贫困、加强国家权力、整顿社会秩序、用“俄罗斯新思想”凝聚国民、加强政治体制建设以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

  • 标签: 普京 国家权力 政治体制 社会秩序 总统 强国
  • 简介:印尼前任总统苏哈托时期(1966—1998年)所提倡的双重职能(dwifungsi)军政一体化教条随着印尼民主化进程而结束,军人参政失去了合法性来源。改革派政治领袖如前任总统瓦希德执政时期(1999—2001年)和梅加瓦蒂时期(2001—2004年)积极建立以文人统治为主的政府。军人参政在印尼民主化时代似乎不会再出现。然而,在苏哈托专政时期享有崇高政治地位的印尼军人未能完全接受民主化时代的文人统治模式。许多具有军人背景的政治人物开始以不同身份和方式试图重返政治舞台,充分利用民主化时代的机制来宣扬自己的理念和政治纲领,寻求民众对他们的支持。本文探讨印尼军人在后苏哈托时代,如何利用民主选举方式寻求合法性,以及将来可能带来的影响。

  • 标签: 印尼 军人政治 双重职能 合法性
  • 简介:<正>一、孔雀帝国的农业经济基础公元前六至三世纪,恒河平原地区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获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粮食生产增加了,人口有了明显的增长,人口的增加又需要开垦更多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政事论》许多地方劝告国君,重视开垦新地和移民,强调振兴农业、畜牧业以及工商业对国王统一事业的重要性。拓荒和向新开垦地区移民的活动在孔雀王朝之前就已开始,到孔雀王朝时代,这种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国王所建村庄,或建于原居住地,或建于新区,或从其他国家移民,或鼓励从自己国家移民。”(2—1)可见,垦植和移民

  • 标签: 孔雀王朝 村落社会 乡村社会 灌溉设施 移民 土地
  • 简介:<正>韶关,全省最富有的旅游资源宝胜地。这儿是广东的工业基地。这儿还是广东及东南亚通往中国的中原、北方及整个亚欧大陆大市场的最佳结合点。这儿也是走向亚太市场的最便捷的南大门;这儿更是岭南的大交通、大资源、大基础——具有磁心地位的待开发的大市场。如果说惠州市以独特的海湾港口资源要创造九十年代“神话”的话,那么,稍觉久违的韶关将以雄厚的基础工业,全省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畅达的交通邮电,迎接韶关时代的来临,与惠州同领九十年代的风骚。

  • 标签: 资源优势 工业基地 港口资源 东南亚 亚欧大陆 惠州市
  • 简介: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不但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新的外交革命.为适应信息时代新的国际环境,世界各国政府正追求和发展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公共外交.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对其它国家民众施加影响的外交形式,即通过情报、国际信息、文化交流项目、媒体等手段影响其它国家的民众并制造舆论,为一国在海外创设良好的形象,进而增进国家利益的活动,是信息时代各国实现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工具.

  • 标签: 公共外交 信息时代 国家战略 工具
  • 简介:事不过三。在经过三轮富有成效的对话之后,G20终于在各方共同推动下实现了机制化。尽管机制化的具体运行有待细化、前景仍具某种不确定性,但其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异常深远,对中国外交的现实启示也值得总结。

  • 标签: 中国外交 机制化 G20 国际关系 经济关系
  • 简介:2015年,建国之父李光耀病逝,新加坡正式进入了“后李光耀时代”。随着李光耀之子李显龙的再次组阁成功,人们开始思考面对新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形势,以及日益关注的民生问题,新加坡未来政策的走向将会如何?本文以新加坡政治历程中首次出现三位统筹部长的管辖范围以及被统筹部门的最新施政目录为观察视角,尝试解读其安全、经济和民生政策的走向。从国家安全政策来看,李显龙仍会延续之前的做法,通过外交手段来争取国际生存空间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国防力量和国内安保措施。李显龙政府更多的变化将会出现在经济政策上。本届政府将会大力进行改革以推动经济转型,加速向创值型和投资型经济发展。在民生问题上,新一届政府也将会花更多的精力发展“智慧国家”计划,加快医疗、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 标签: 新加坡 “后李光耀时代” 李显龙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