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日本《选择》月刊在1983年10月号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向日本汇集的华侨金融势力》,文中指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九十五个国家的二千一百万华侨,其可能动员的资金力量估计至少可以达到日本国家预算的规模,即二、三千亿美元(48兆至72兆日元)”。文中并指出“华侨金融势力与犹太金融势力、伊斯兰金融势力并列为世界金融资本的三强。”该文发表后,在我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不少报章杂志竞相转载,某些研究文章也频频引用,似乎海外华侨、华人资金有2,000亿—3,000亿美元之说已

  • 标签: 海外华侨 世界五大洲 东南亚华人 华资银行 侨务委员会 华人社会
  • 简介:<正>1984年5、6月间,美国传统基金会举行了六轮圆桌会议,讨论了与“战略防御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有关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于1985年编辑出版了《对战略防御的估计:六次圆桌讨论会》一书,介绍了这些问题的讨论情况。第一个问题是战略防御倡议的实施步骤问题。与会者普遍认为,早期部署这种系统是合乎需要、切实有效的。如不这样,就得花更长的时间去研究更为全面的防御系统,就会使美国坐失可以反击苏联目前的核威慑并打掉其战略现代化计划的良机。苏联目前

  • 标签: 战略防御倡议 防御系统 早期部署 讨论会 反弹道导弹条约 传统基金会
  • 简介:<正>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是各种政治、经济矛盾集中,犬牙交错,极为复杂的地区,也是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激烈争夺的地区。中国是亚太国家,亚太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安全、四化建设和租国统一大业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加强对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是放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的课题。

  • 标签: 亚太地区 地区经济发展 八十年代 发展中国家 超级大国 发展变化
  • 简介:在西方社会家庭观念日趋淡化,家庭组织日呈崩解的背景下,新加坡政府则坚持亚洲社会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为儒家文化传统),大力宣传家庭的价值,强调家庭的意义,促进家庭的功能.1992年,新加坡政府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正式将'家庭为'确定为新加坡人所应奉行的'共同价值观'.1998年,新加坡理工学院商业行政系对801名新加坡人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近90%的受访者都认为家庭是建立社会凝聚力的基础.实际上,'家庭为',已经成为新加坡人的理念或共识.这里,我们将从家庭功能和家庭本位两方面分析新加坡'家庭为'的具体内涵.

  • 标签: 新加坡 '家庭为根' 共同价值观 家庭功能 家庭本位 儒家文化传统
  • 简介:试论印度哲学的基本特征罗中枢FINDKEYFEATURESOFINDIANPHILOSOPHY¥LuoZhongshuAsauniquethinkingsystem,Indianphilosophyischaracteristicofitsinher...

  • 标签: 印度哲学 哲学思想 宗教信仰 印度教 哲学派别 哲学史
  • 简介:税收是法国在印度支那推行的殖民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法国海军殖民地部的部分税务档案,认为法属印度支那的税收体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税收名目多,税额重:在直接税征收上一直推行“集体纳税人”制和包税方式;在间接税征收上长期奉行以鸦片和盐酒专卖税为主的政策。这一具有浓厚殖民主义色彩的税收体制是法属印度支那畸形单一经济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法属印度支那 税收体制 殖民主义
  • 简介:日本的新安保法提出了三个关键事态,分别是"灰色地带事态"、"重要影响事态"和"存亡危机事态"。新安保法规定,当处于"灰色地带事态"时,日本将迅速出动自卫队,并为协防日本的美军等部队提供保护。如此一来,日本在尚未遭到武力攻击的情况下,即可派遣自卫队行使武力。三个关键事态的提出为日本突破"专守防卫"方针,谋求海外派兵开启了通道,有违《日本国宪法》规定的和平主义原则,为地区秩序埋下安全隐患,周边国家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 标签: 新安保法 灰色地带事态 武力攻击 防卫政策
  • 简介:<正>印尼的高等教育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学生的半数以上来自上层社会,即来自印尼的“中产阶级”和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二是学生的大多数是穆斯林。在印尼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这两个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印尼的高等教育通常被认为是少数人的、有钱人的教育”。一位名叫库莱曼的学者认为,就印尼各阶层人民来说,教育机会对每个人似乎是

  • 标签: 高等教育 印尼 发展中国家 教育机会 穆斯林 上层社会
  • 简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两处对国际形势进行了综合判断。一是在开篇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二是在关于外交的第十一部分的开头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上述判断的重要特征是强调变化。

  • 标签: 国际形势 胡锦涛总书记 综合判断 当代中国 世界 变革
  • 简介:国家利益是我国处理国际事务的最高准则。但何为“国家利益”却众说纷纭。西方现实主义国家利益观在理论上有其局限性,在实践上对国际关系有负面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认为,国家利益是阶级社会里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国家利益实质上是阶级的利益,形式上是民族的和公共的利益;对内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对外是外交政策的指南,其内容是经常变换的

  • 标签: 国家利益 西方现实主义 虚幻的共同体 内涵 本质特征
  • 简介:印度财政税收管理的基本特征斯文MAJORFEATURESOFFlNANClALMANAGEMENTININDIA¥SiWenThearticlediscussesindetailthefivemajorfeaturesoffinancialmanag...

  • 标签: 印度政府 中央政府 财政收入 财政赤字 财政税收 货物税法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东盟区域内直接投资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在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东盟区域内直接投资流动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流量规模特征、国别分布特征和行业分布特征,并对其作出简要评价。

  • 标签: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内直接投资 特征
  • 简介:印度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自2008年提出“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以来,印度的气候变化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加侧重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同,印度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关注“安全纽带”,即围绕水、能源和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展开。这表明,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多是从生态安全的整体性考虑,并未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核心关注。这提示中印两国应加强生态安全领域的战略和技术合作,依托印度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中国优势低碳技术在印开展绿色产能合作,并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积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立场。

  • 标签: 印度 气候变化政策 安全纽带 中印合作
  • 简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苏联小说主要特征是充满动荡,出现了一个传统派别,他们在困惑与追求中,含有变革性的思考。其中有文学上的沿续因素,更有当代作家富有个性的探索。

  • 标签: 苏联文学 传统 评论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远东地区损失了大量劳动适龄人口,人口总数下降。战后,远东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显著提高,加之1945—1955年苏联西部地区移民的大量涌入,远东地区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但是1955年以后,随着移民大量返乡,远东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出现明显下滑。1945—1959年远东地区人口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城市化水平高、男性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军人所占比重较高、存在大量惩戒居民、移民的高流动性。

  • 标签: 苏联 远东 人口
  • 简介:<正>印度独立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它是通过农业资本主义的道路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当前,印度社会、政治和经济诸条件决定了它采用农业资本主义方式来发展农业生产。近一段时期,印度政府为实现上述目标,进行了很多工作,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拟对印度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及其特征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印度农业 农场主 农业现代化进程 资本主义农业 农业生产
  • 简介:本文对东南亚地区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快速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阐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及固定宽带在这一地区的发展,与亚太和世界平均水平作比较,并对东南亚各经济体的ICT发展特点予以分析。文章指出,自2000年以来,东南亚各经济体的ICT取得了迅速发展,虽然各经济体的收入水平相差较大导致ICT发展不均衡,但ICT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ICT 特征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