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国际体系处于一种大变动、大动荡的局面之中。本文沿着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国际体系转型不同阶段所处的地位,梳理了与之相对应的美国一塔利班关系走向的3个阶段,即间接支持及有限接触时期(1994至2001年)、严厉打击时期(2001年“9·11”至2009年初)和交好“温和塔利班”、打击极端塔利班时期(2009年迄今)。国际社会已进入“一超多强”且“一超衰落”的新时期,美国-塔利班关系的未来走向与公正舍理中东政策的制定以及引导伊斯兰世界融入国际体系这两大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 标签: 国际体系转型 美国 塔利班 关系
  • 简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西方大国的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世界性的国际体系开始形成,至20世纪初,“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依靠掠夺世界领土、输出资本和扩大国际贸易,伸展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世界联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①,此时形成的全球性国际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中国自19世纪中叶世界性国际体系开始形成之际即与之发生联系,至今与国际体系关系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本文拟对此加以探讨。

  • 标签: 国际体系 大国 出资 掠夺 殖民扩张 帝国主义
  • 简介:马克思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在创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时,我们应当遵循运用这一方法,即根据研究对象的内在本质联系,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的原则.建立再现国际关系整体、揭示其演变规律的范畴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特有的逻辑行程,我们必须准确地确定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以及逻辑终点。本文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应以主权国家为逻辑起点;以国家(包括非国家行为体)对外行为的动因、国家之间关系的特征、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演变为逻辑中介;以对国际关系的运动发展以及冲突与合作的理论概括与规律性说明为逻辑终点。在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构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时,还必须综合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等辩证思维方法。

  • 标签: 国际关系 科学理论体系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逻辑起点 主权国家 国际关系体系
  • 简介: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国际关系的变化侯若石20世纪即将过去,它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世纪,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发生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也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但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协调行动。国际...

  • 标签: 国际关系变化 生产力发展 第二次产业革命 贸易自由化 经济转型 自然资源
  • 简介:就世界体系思想而言,1500—1800年间的东南亚地区已被西方力量强行“嵌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外部领域,正处于朝贡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体两种世界体系相互竞争、利用与共存的复杂历史时期。本文试就上述历史背景下的东南亚地区国家关系及其影响下的华侨华人体系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

  • 标签: 1500—1800年 东南亚地区国家关系 华侨华人体系发展特征 世界体系视角
  • 简介:摘要在国务卿约翰·克里看来,没有哪两个国家像美国和越南这样“积极致力于联合改变历史和未来”.1995年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国和越南的关系在从政治、经济合作到军事、文化纽带扩展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跨越式发展.

  • 标签: 正常化 美越关系 跨越式发展 经济合作 文化纽带 国务卿
  • 简介:经济一体化对欧盟福利国家的功能,传统就业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欧盟各国做出了积极的反映,但修补性的措施不足以解决本质性的问题,要摆脱福利国家危机,将面临着一些重大的福利体制融合与革新。

  • 标签: 福利体系 三分法 福利国家危机 福利一体化 职业福利 发达国家
  • 简介:赞比亚是中南部非洲最早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非洲大陆获得中国援助时间较长、额度较大、种类较全的国家。2014年是中赞建交50周年。如何认识和评价中赞关系,并在中非关系由“援助”转向“合作”的过程中,让两国关系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促进中赞关系进一步发展,值得认真思考。本文在梳理中赞关系发展50年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利于中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未来构建与发展中非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赞比亚 中国 中非关系 两国关系 外交关系 南部非洲
  • 简介:伊朗核危机爆发后,以色列同伊朗上演了激烈对抗的一幕,以伊关系呈现出类似而又不同于美苏冷战的战略对抗关系——军事上的遏制与反遏制,政治上的讹诈与反讹诈、经济上的制裁与反制裁、外交上的围堵与反围堵。以伊这种关系折射出维持现状的以色列与挑战现状的伊朗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地缘政治争夺、伊朗核问题和围绕“大屠杀”的历史争论是两国关系陷入僵局的根源。以伊对抗关系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以色列同伊斯兰激进势力的矛盾取代阿以矛盾,成为当前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并使大国在中东的关系更趋复杂。

  • 标签: 伊朗核问题 战略对抗 以色列与伊朗 中东安全
  • 简介:中泰关系及展望李宁1975年7月1日,中泰两国正式建交,标志着中泰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年来,中泰两国政府和人民通过高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往,政治关系得到改善与加强,经济合作日益密切,有力地推动了中泰关系的发展。一、中泰友好历史悠久中泰两...

  • 标签: 中泰关系 两国关系 经济合作 发展时期 江泽民主席 建立外交关系
  • 简介:由于历史上文明进程的不同及其他原因,俄罗斯与欧盟之间既存在利益合作,又在诸多问题上存在着种种分歧。尽管俄罗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选择了回归欧洲的战略方针,双方的合作前景良好,但由俄欧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分歧,俄罗斯加入欧盟的可能性不大。

  • 标签: 俄欧关系 外交合作 挑战 前景
  • 简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两国由于历史、民族、驻军等原因,彼此之间矛盾不断。2008年俄格冲突爆发,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断交,随后退出独联体,俄格关系进入了冰冻期。近一年来,由于格鲁吉亚政局及外交政策发生了变化,俄格关系出现了改善趋向。

  • 标签: 俄格关系 格鲁吉亚 苏联解体后 2008年 俄格冲突 外交政策
  • 简介:中韩关系的发展潘志英一中韩两国自1992年8月建交以来,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国家关系中罕见的。在政治方面,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特别是江泽民主席和金泳三总统的...

  • 标签: 中韩关系 两国关系 江泽民主席 金泳三 国家关系 经济合作
  • 简介:中泰自古以来就是友好睦邻,其经贸关系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中泰经贸关系虽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但双边经贸关系仍取得较快的发展.回顾中泰经贸关系发展的历史,探讨中泰经贸关系的内在规律,从而预料未来,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双边经贸关系 对外经济活动 出口贸易 商品贸易 进出口结构 经贸发展
  • 简介:2016年,美国最大的事件之一莫过于四年一度的大选“花落特氏”。特朗普的强势崛起不仅对美国意义重大,对世界而言也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尽管尚未就职,但从特朗普的一言一行、

  • 标签: 美俄关系 特朗普 美国 大选
  • 简介:"9.11"事件后,一直处于对抗状态的印巴关系更呈剑拔弩张之势,但由于种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印巴间的紧张关系短期内也不会明显升级.尽管印巴关系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国内等因素的影响,但克什米尔问题仍是两国关系的最根本症结.

  • 标签: 印巴关系 克什米尔问题 两国关系 紧张关系 根本 对抗
  • 简介:中印关系时好时坏,其根源在于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纠葛没有得到根本消除.目前影响中印关系的焦点是两国边界纠纷问题、西藏问题和中巴之间的关系问题.

  • 标签: 中印边界问题 西藏问题 巴基斯坦问题
  • 简介:中印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交流史,共享两千多公里边界线,拥有二十五亿、占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印关系不仅对自身、对地区乃至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国际政治活动重心正逐渐从欧美向亚洲特别是东亚、南亚等充满活力的地区转移,对迅速崛起的亚洲新兴发展中大国中国和印度关系的研究愈显重要。

  • 标签: 中印关系 丛书 国际形势 发展中大国 政治活动 地区转移
  • 简介:本文依照不算历史旧账,着眼于未来的精神,对四十年来中泰关系的曲折发展道路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作者把这四十年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8年,由最初的相互隔绝通过亚非会议的接触出现了有限的缓和;1958—1969年,是对抗时期;1969—1975年,双方逐步调整政策,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5—1989年,中泰关系健康迅速发展,开创了友好合作的新时代。在对历史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引出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主要经验教训:第一,友谊的基础是相互接触、理解和信任。第二,不搞革命输出,把政党关系同国家关系相区别。第三,和平中立政策是第三世界中小国家谋求国家安全稳定的明智选择。

  • 标签: 四十年 和平中立政策 两国关系 历史分析 革命输出 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