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中国与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两国边界线绵延4300多公里,特别是东段边界一衣带水,毗邻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沛的水力资源为两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然而,两国近年来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开发,给界河、界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日益加剧。双方毗邻地区生态安全合作迫在眉睫。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生态安全 非传统安全
  • 简介:2009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举行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将我省对俄合作提升为国家级战略对策研究”。参加本届年会的有: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省社联学会部副主任丁伟国,学会副会长、学会前秘书长宿丰林研究员,省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所所长刘爽,学会副会长、

  • 标签: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年会纪要 俄罗斯 学会 中亚 东欧
  • 简介: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省第四次东南亚学会学术讨论会于2月21日至25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省内外近七十个单位的一百三十多名代表,对华侨史和华侨现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在将讨论中的若干问题和各方面的看法,加以综合整理,供进一步讨论时参考。一、关于华侨、华人和华裔的涵义问题(1)关于华侨的涵义,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凡侨居国外,从事职业的中国人及其子女,侨居时间在一年以上,其生活费用依靠在侨居地从事各种工作而获得的,都是华侨”。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由中国本土移居到国外去谋生或从事经济活动而定居的中国移民及其在外生长的后代,而与祖国尚有经济上或其他联系而又保留中国国籍的人们总称”。另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指移居国外而仍保持有中华民族特征和中国国籍的人,这一类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这三种看法分别强调了

  • 标签: 历史学会 中国移民 学术讨论会 移居国外 国籍问题 经济活动
  • 简介:2008年美国大选在即,经济问题仍将是选民的首要关注点。美国的政治版图和力量格局正在经历新的调整,党派政治分裂的局面难以改观。这种政治生态中的两极化与选民期待的“超越党争”的大选气氛相互交织,将会对美国政府的未来政策以及美国对外关系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美国总统选举 2008年大选 政治生态 美国对外政策
  • 简介: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具普遍性的存在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都与生态问题有关,文化也不例外。当全球进入"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时代的时候,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性构成了关于国家文化安全认知系统的新生态特征。文化生态安全是这一现代性的表征。文化生态构成的多重二元结构是文化生态安全构成的结构方式。内部性与外部性文化关系冲突是引发文化生态危机和国家文化安全危机的原因。塑造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和内部文化环境是维护和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文化生态保障。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的存在形态与结构样式,是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机制,文化多样性安全是文化生态安全实现的前提。中国要实现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在保护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安全的同时,实现从单一时空领域里的文化安全走向系统整体范畴的文化安全,在生态文明系统整体安全观的基础上,建构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性的新认知系统。

  • 标签: 文化生态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性 文化多样性安全 文化生态构成多重二元结构
  • 简介:本届年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黑河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召开。经过理事会的充分酝酿和会员表决,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已经产生。在此,我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指导与关心,对全体会员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新一届理事会将不负众望,恪尽职守,带领全体会员努力工作,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把学会的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全省的对外开放、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贡献力量。

  • 标签: 全体会员 区域经济 黑河学院 三实 省社会科学院 陆海
  • 简介:澜沧江-湄公河是从中国出境后流经国家最多,对周边关系影响最大的河流,水能资源和生态资源是其流域的两大优势资源,但对前者的开发和后者的保护长期未能协调兼顾,水能开发不断酿成生态环境恶化。本文试图从生态资源保护的视角探讨湄公河流域的能源开发问题,提出挽救湄公河生态资源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过去一味追求发展大中型水电和在河流主干道上修建拦河大坝的传统做法,把水能资源利用纳入发展小水电的轨道,同时,大力开发该流域极为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资源,运行多种新能源并行的开发机制。

  • 标签: 湄公河流域 能源资源 生态资源保护
  • 简介:随着南海区域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南海海洋环境面临沿海栖息地退化、过度捕鱼和陆源污染等巨大风险。台湾在南海问题上与大陆有着同样的根本立场和面临着同样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挑战,因此两岸在南海区域进行合作具有必然性。在合作机制上应确立基本原则、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及执法合作等方面的研究。以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所环绕的南海北部区域是两岸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两岸南海合作的核心区域及发展平台,在国内一体化进程中尝试将包括台湾在内的南海北部区域进行"一体化"构建,并对该过程中各单元立法协调机制进行研究,为两岸合作及整个南海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提供一个新思路。

  • 标签: 南海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海峡两岸 合作机制
  • 简介: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对传统国际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分析,总结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生态环境的新特点,初步探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模式选择,并在充分尊重区域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东盟人民币区域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地缘要求.

  • 标签: 中国—东盟 人民币区域化 国际金融 金融生态环境